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迫击炮杂谈:迫击炮
 

迫击炮杂谈:迫击炮

发布时间:2019-02-12 04:31:36 影响了:

  迫击炮是火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也是火炮家族中体积最小的一种,可谓家族成员中的“小不点”。迫击炮与其他火炮不同之处:一是其炮弹由炮口装填,依靠炮弹自身的重力下滑,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炮膛底部撞针而使底火发火,点燃发射药将迫击炮弹推出炮口(其名称“迫击”即由此得名);二是其没有反后坐装置,因此整个迫击炮质量轻,结构简单,易拆卸,可以人背、马驮,凡是人员能够到达的地方,迫击炮都能伴随而上;三是其弹道弯曲,是一种曲射武器,可以对遮蔽物后面或山背斜面上的目标实施攻击。
  由于迫击炮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其射速快、威力大、使用方便,无需特殊准备即可投入战斗,并可在较复杂地带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灵活、可靠地使用,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据统计,二战期间,地面部队战场死亡人员的50%以上是由迫击炮造成的。随着技术的进步,迫击炮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其在现代战争中仍不失为一种必备的武器。目前,迫击炮仍是各国的主要步兵武器装备之一。
  
  迫击炮“成长史”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军围攻俄军驻守的中国旅顺口时,双方的堑壕相距很近,俄军将47mm海军炮装在带车轮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一种质量11.5kg、射程500m的超口径长尾形炮弹,有效地杀伤了日军,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用于作战的迫击炮。1918年,英国研制出“斯托克斯”81mm迫击炮,其炮弹类似于现代迫击炮弹的同口径尾翼式炮弹,全弹质量3kg,内装炸药0.6kg,初速130m/s,射程1900m。1927年,法国对英国的这种迫击炮进行改进,制成了法国版“斯克托斯”――布朗德式81mm迫击炮,同时设计出更加合理的迫击炮弹,使其射程增至2200m,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它是最早具备现代迫击炮基本特征的武器。
  二战中,迫击炮的应用和发展非常快,苏联、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大量装备和生产这种武器,其口径有50mm、51mm、60mm、76mm、80mm、81mm、90mm、107mm、120mm、160mm、245mm、300mm等,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火炮,使迫击炮形成了中小口径和大口径系列。中小口径系列的迫击炮一般采用前膛装填方式,而大口径炮采用后膛装填方式。迫击炮弹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除杀伤榴弹、爆破榴弹等主弹种外,还有燃烧、烟幕、照明、宣传、长弹和炮榴弹等特种弹。
  
  1980年代至今,世界各国的迫击炮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小口径迫击炮的质量因材料的改进而轻型化,如奥地利生产的81mm迫击炮,采用飞机用轻合金材料,成为当今同口径迫击炮中质量最轻的迫击炮之一;射程也在逐步增大,60mm迫击炮最大射程达5000m,81mm迫击炮射程超过了6000m;同时还出现了微声、无炮口烟的52mm无声迫击炮,便于隐蔽发射。大口径迫击炮更是有了突破性发展,一种是配有自动装填机和地面导航装置,采用多种炮弹,既可当迫击炮用,也可作榴弹炮使用,并具有反装甲能力;另一种是自行迫击炮,它既有坦克、装甲车的机动能力和三防(指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措施,又保持着迫击炮火力灵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落户”在中国
  
  追击炮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也非常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抗日军队曾装备使用一些国产迫击炮,包括八路军造82mm、150mm迫击炮,蒋造82mm、83mm迫击炮、三七式53mm迫击炮、三一式60mm迫击炮、二ο式82mm迫击炮、三三式120mm迫击炮及晋造60mm迫击炮、75mm迫击炮、150mm迫击炮,同时还使用过缴获的法国布朗德60mm迫击炮和81mm迫击炮,美M1式和M2式60mm迫击炮、81mm迫击炮,日造北支一九式82mm迫击炮和九四式90mm迫击炮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60mm迫击炮、82mm迫击炮,它们是一线步兵作战的重要支援火炮之一,能在任何复杂地形条件下有效配合步兵作战,尤其适用近战、夜战。典型的战例是我红军在强渡大渡河时,用仅有的31发82mm迫击炮弹,发发命中敌桥头堡,有力地掩护了17名勇士渡过大渡河;还有,1940年在官家脑战斗中,我八路军迫击炮分队仅用一门82mm迫击炮,勇敢地接近敌人,在距敌几十米的地方,以88.5°大射角对敌实施突然猛烈炮射,配合步兵全歼日本山板大队。此次战斗充分显示了迫击炮适于运动战、游击战的优点,是我军对敌作战必不可少的一种武器。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迫击炮经历了由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发展历程。
  1941年,国民党兵工厂参照美造60mm迫击炮设计出第一门样炮,1942年命名为三一式60mm迫击炮。解放后,我国于1961年在该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改进设计,命名为63式60mm迫击炮、63-1式60mm迫击炮。
  1950年按苏联图纸资料设计出53式82mm迫击炮。1961年开始自行研制设计82mm迫击炮,1967年定型,命名为67式82mm迫击炮。1976年开始新82mm迫击炮的研制,命名为83-Ⅰ式、83-Ⅱ式82mm迫击炮。
  1980年代至今,我国迫击炮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新60mm、82mm迫击炮先后研制生产,并经改进后命名为PP87式82mm迫击炮、PP89式60mm迫击炮。
  我国大口径迫击炮的研制也在日新月异,不断地发展,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迫击炮之操作
  
  迫击炮按照使用要求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小口径迫击炮,口径在60mm以下,总质量不超过20kg,最大射程300~2600m,配属到连、排级;二是中口径迫击炮,口径在75~100mm,总质量34~68kg,最大射程500-6000m,配属到连、营级;三是大口径迫击炮,口径在100mm以上,最大射程560-8000m,配属到营、团级。
  中小口径迫击炮为便携式,大口径迫击炮有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
  中小口径迫击炮由炮身、座板、炮架和瞄准装置4大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炮身用于装填炮弹和击发底火,在发射药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作用下赋予炮弹一定的初速和飞行方向。座板是迫击炮的后支点,射击时承受后坚力。炮架用于支撑炮身,是迫击炮前方的两个支点,同时与瞄准装置配合,赋予迫击炮所需要的射向和射角。瞄准装置用于装定射击诸元和瞄准目标,并与炮架相配合,赋予迫击炮射向和射角,是保正迫击炮射击准确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门迫击炮由一个炮手班组成,炮手班由班长、副班长和若干名炮手组成。班长负责指挥战斗,并在其他人员扛炮、背炮机动时负责携行必要的备附件。副班长协助班长指挥并兼任一炮手,负责瞄准,扛炮、背炮机动时负责携带瞄准镜和炮身。二炮手负责炮弹装填发射,协助一炮手瞄准,并在扛炮、背炮机动时携带炮架。三炮手负责射击时炮弹的整装和传递,扛炮、背炮机动时携带座板和铁锹。其余炮手负责检查、擦拭、整装和搬运炮弹,行军、战斗时携带若干发炮弹及有关工具。
  发射时,各炮手所处位置也有规定。班长位于便于指挥的位置;一炮手在炮的左侧,面向瞄准镜;二炮手在炮的右侧,面向前方;三炮手在二炮手右后两步处,面向前方蹲下.其余炮手在三炮手右侧依次各一步处,面向前方蹲下。实际战斗时应根据当时敌情、地形,灵活地确定位置。
  迫击炮弹发射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发射前,按照指挥员口令认真检查和准备炮弹,检查弹种、装药号数和配用引信是否符合口令要求,一炮手按照指挥员口令瞄准。
  (2)听到发射口令后,二炮手从三炮手手中接过炮弹,右手握定心带部分,左手握尾翼,将弹尾装入炮口并立即将手松开向后收回,禁止手从炮口上方越过,更不许将头部伸向炮口。
  (3)每次发射完后,一炮手重新进行瞄准。为了防止炮弹重装发生膛炸,二炮手在装填炮弹后迅速低姿用手扶右架腿,通过发射时的震动判定炮弹是否发射出去。
  
  编辑 曾振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