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2009高考冲刺阶段总复习之历史]
 

[2009高考冲刺阶段总复习之历史]

发布时间:2019-02-14 03:51:38 影响了:

  一、研究考纲课标、明确备考方向,是提高高考备考实效的基本前提。   课标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法定”文件,把复习的目标限定在此范围内,也就把握了复习的方向。
  1、增加了对初中历史课程考核的要求:
  今年《说明》在表述中增加了这样一句话:“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表明命题者会关注初高中历史课程、课标以及内容的内在联系,将初高中历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考查,有意识地补足高中由于讲授专题史而在主干知识上出现的大的断层的缺陷。
  2、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旧高考的命题特点:
  在《说明》中,有这样的话:“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实际是强调考查考生的史学素养、历史观的能力,同时也说明新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将非常重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时序性。
  这样也矫正了目前课程标准及教材专题板块所造成的学生严重缺乏通史概念的不足,便于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认知。同时对考试内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即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
  二、对以后阶段复习备考的建议
  1、构建知识体系
  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在科学史观的统领下分层次进行。既有宏观的科学史观构架,也有微观认知的通史体例和把握。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规律。中观: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微观:把握历史史实、概念。
  ①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高考关注史学动态的新特点。
  如:近代欧洲的现代化历程:(从现代化史观的视角出发)
  经济上――机器化、工业化
  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大众化
  ②通史加专题复习,注重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立足考点,以课标和考试大纲为依据,而不是以教材为依据。强化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切勿偏离教材,过度关注热点与专题,成无源之水。从知识内容上看,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各专题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以及历史概念和阶段特征。
  在复习的过程中,优化专题,以通史为线索,构建知识体系,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这样,既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的同时。又梳理单元知识,进一步巩固落实了考点要求。尤其要关注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转折性、标志性的事件、思想或人物。需要指出的是,必修模块之间内容的联系整合要适度,切忌大量扩展通史知识。
  
  2、突出“新材料、新情境”,重视情境类题型: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图片类、地图类、图表类和文字类等题型的设置,侧重于学生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学生能够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叙述、理解和证明,产生对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并独立地提出不同看法。主要是提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历史解释和评价能力。
  3、对解题方法与答题规范进行研究
  要抓住关键,规范训练,精心讲评,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即应考能力与技巧。
  ①、训练是提高学生应考能力的主要途径。
  训练应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练什么,围绕考点及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题目。二是怎么练,以解决“方法”问题。要“精练”,应提高训练题的质量,控制训练题的数量,不搞题海战术。同时注重总结答题技巧、培养解题能力,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答题方式规范化训练,答案逐步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四是总结错题档案,搜集整理学生出错高的题目,重新编成试卷,形成对方法、思路、和规律性认识。
  总之,各种训练都应重在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卷面安排以及书写规范等。
  ②、精心讲评。
  二轮复习中要特别重视对非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不能简单地归纳讲解各种题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要在影响学生解题的内容词、条件限制词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上进行归类、比较。问答题题目中所含有的概念大致有两类:一是历史学科中常用的社会科学概念;二是历史学科试题中常用的限定解答内容和方式的概念。对这些概念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审题的质量和答题的效果。
  4、紧跟热点,不能闭门造车。说明的《题型示例》,关注当今世界发展的大事与大势。所以适当关注与教材重点知识相关的时政热点,也就成为高考前的必然。
  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处理好热点专题与同类点的关系。在专题的选择上注意与热点问题结合,寻找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热点专题的同时,注意同类问题的拓展和延伸。切勿盲目追逐热点,忽视学科主干。
  如周年热点: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美建交30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长效热点: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现代化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等。学科热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生态史观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