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思路及想法_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思路及想法_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发布时间:2019-02-20 03:48:48 影响了:

  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针对本省国有林场实际,本文初步提出浅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1 黑龙江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 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1)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
  (2)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
  (3)基础设施落后,自我积累难以建设。
  (4)人员包袱沉重,职工分流困难。随着国有林场承担任务的转变,造林任务和木材采伐量不断减少,客观上造成人员过多,负担沉重。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7178人,其中在岗的10284人,下岗的6874人。
  3 造成当前国有林场困境的原因
  (1)林场定性不准确,身份边缘化。在人事、工资制度上按事业单位管理,但事业费供给无保障;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按企业对待,林场职工在加入养老保险、就业等方面都遭遇到重重困难,下岗职工难以纳入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其国有性质也限制了林场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2)自然环境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各种冰冻雪压和山洪自然灾害的发生,破损严重,投入严重不足。
  (3)结构调整不到位,经营机制不活。近20年,尽管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但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基本失败,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4)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全省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规模不等,最大的24万亩,最小的不足5000亩,设置不尽合理。
  4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1)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与前提,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林场改革谈不上深化,也就没有突破与进展。
  (2)调整国有林场规模与布局。对同一地区国有林场数量较多、单个林场经营规模过小的,要减少机构设置,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管理效益。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3)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富余职工安置是深化林场改革最大的难点,林场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提供生活保障。各地制定解除分流人员的补偿标准,对“三无林场”,国家、省、市财政安排资金予以解决。
  (4)切实做好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障工作。解决职工养老保险应作为深化林场改革的突破口,存在的问题是欠缴费多、参保“进门费”高、政策不统一。
  (5)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债务问题。国有林场利用银行贷款造林,并已划为生态公益林的贷款本息,建议由省政府按程序核销或暂停息挂帐;二是拖欠工资问题。对改革后重新聘用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在职时拖欠的岗位工资,应纳入林场的收支预算逐步加以解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