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中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探析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探析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发布时间:2019-04-05 04:16:49 影响了:

  摘要: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真正布置好每节课的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作业设计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构成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完整体系。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新型的数学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宽广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难题。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多研究教材、课辅、选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项作业。每一门学科的作业设计与布置都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但其中相同的是教师都应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即作业设计的科学化进行思考,使作业富有镇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我们早就提出过数学要“精讲精练”,因此我在设计每一道数学作业题之前,都会深入研究教材,立足本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能力,做到教与练同步,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适当的思维量和思维强度训练为主轴,在翻阅大量的教辅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道题目。并且与其他数学教师展开讨论,相互探讨为什么要选择这道题,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题目。通过商讨后,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案,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一精心设计的作业,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达到能力训练的指标。
  二、作业设计要立足“双基”,重视基础性作业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简单的基础性的作业,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进行强化,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否则学生失去“双基”,其他便无从谈起。同时,简单作业又能兼顾后进生,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作业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有很大的差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业应该分层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对作业难度的分层次设计,才能保证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提高。(1)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2)设计阶梯型题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思考难度循序渐进,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必做题”和“选做题”“附加题”。这样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作业时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可做,同时也使后进生缓解了原有的心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而优等生进能一步提高探求能力,获得成功感。
  四、多设计开放性的数学作业
  开放性作业是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探究性、层次性、发展性、创新性等特点,是一种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备的开放。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我采用:①写数学日记或周记,这种日记或周记可以写刚学过一种解题法的体会或对一个公理、定理的认识。这个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会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与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②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问题,思考解决方法是否已经是最好,或者换个角度,仔细分析,对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和筛选。这样就可以训练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思维能力。③一题多变: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变,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变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为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变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可以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广,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等。
  五、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数学作业
  实践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和实践来完成的作业。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用数学符号解决生活问题。这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能力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我采用:①观察总结:按分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联系实际,以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视察、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业。如象棋盘上“马”走到某一点至少需要几步?学生都通过观察、实践、相互讨论后寻到求解法。②调查报告: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考察、调查、询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如数列中的分期付款问题,通过到银行调查收集数据、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③操作实践:对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借助必要的实践操作活动,既能丰富学生感知,又是探究、发现规律性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讲到排列组合问题,两把软锁子锁两辆自行车的锁法有多少种?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行车这个熟悉的对象进行操作实践发现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师要重视设计应用型作业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设计应用型作业能让数学与实际生活问题和实物模型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提出猜想,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机械的被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对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作业设计能力。把富有创意的、形式新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理和增长才干的乐趣,这样我们一定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合格学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