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放射性肠炎诊治指南 [放射性肠炎的诊治与中西医治疗]
 

放射性肠炎诊治指南 [放射性肠炎的诊治与中西医治疗]

发布时间:2019-04-25 04:20:14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77-01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中西医治疗 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根据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发生在发射治疗期间或是在接受发射治疗2周后,如停止发射治疗,病症可在数周内消退,无后遗症;慢性者多发生在发射治疗后2年以内,平均在发射治疗后6—8个月,65%在第1年出现症状,本病属于中医“暴泻或久泄”的范畴。
  放射性肠炎的诊断一般不困难 有放疗史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 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 即可明确诊断 放射性肠炎的晚期表现和癌肿的复发与转移需作X线钡剂检查 肠系膜血管造影 内窥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以资鉴别
  (一) 诊断要点:
  1: 有明显的发射治疗史。
  2: 症状
  (1) 早期症状:由于神经系统对放射线的反应,早期即可出现胃肠道的症状。一般多出现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累及直肠者伴有里急后重。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白细胞减少等。持久便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便秘少见。偶有低热。痉挛性腹痛则提示小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充血,严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
  (2) 晚期症状:急性期的症状迁延不愈或直至放疗结束6个月至数年后始有显著症状者,均提示病变延续,终将发展引起纤维化或狭窄。此期内的症状,早的可在放疗后半年,晚的可在10年后甚至30年后才发生,多与肠壁血管炎以及扣续病变有关。
  结肠、直肠炎的表现常出现于照射后6~18个月,主要症状用腹泻、便血、粘液便和里急后重,大便变细和进行性便秘或出现腹痛者提示肠道发生狭窄。严重的病损与邻近脏器形成放射性肠炎瘘管,如直肠阴道瘘粪便从阴道排出;直肠膀胱可出现气尿;直肠小肠瘘可出现食糜混于粪便中排出,也可因肠穿孔引起腹膜炎腹腔。由于肠道的狭窄和肠袢缠绕可发生肠梗阻。如果小肠受到放射线严重损伤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血样腹泻。但晚期表现以消化吸收不良为主,伴有间歇性腹痛、脂肪泻、消瘦、乏力、贫血等。
  3: 体征 早期或损伤较轻者,指诊可无特殊发现。也可只有肛门括约肌挛和触痛。有的直肠前壁可有水肿、增厚、变硬、指套染血。有时可触及溃疡、狭窄或瘘道,有严重直肠损害者形成直肠阴道瘘。同时作阴道检查可助于诊断。
  4: 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所见病变分4度。1度:直肠、结肠黏膜可见轻度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易出血;2度:肠黏膜有溃疡形成,并有灰白色痂膜,黏膜出现坏死现象,有时也有轻度的狭窄;3度:可见肠腔严重狭窄,出现梗阻;4度:形成直肠阴道瘘或肠穿孔。X线检查:肠道钡剂检查有助于病损范围与性质的确定。但征象无特异性。
  (二) 临床分型
  1: 轻型 全身无明显症状,靳肛门灼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以黏液便为主,血便少,结肠镜下见直肠黏膜充血水肿。
  2: 中型 中等度贫血,消瘦,大便次数较多,肛门坠痛兼有腹痛,黏液血便较多,直肠黏膜糜烂脱屑,黏膜表浅小溃疡。
  3: 重型 肛门坠痛剧烈,血便多,黏液便少,伴有重度贫血消瘦,直肠黏膜脱垂及肉芽状物出现,或见黏膜有较深溃疡,或见半环状纤维化直肠狭窄,排便困难。
  (三) 治疗原则:以保守治疗为主,仅在出现危及生命的外科方面的严重并发症,且经系统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时,方可审慎的考虑手术治疗。
  (1) 中医治疗
  1: 湿热下注 治宜清化湿热,调气行血,方用各根据芩连汤加减。
  2: 寒湿内停 治宜温化寒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3: 脾胃虚弱 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方用参苓白术散合黄土汤加减。
  4: 气血两虚 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加减。
  (2) 西医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收敛解痉:可用巅茄合剂 复方樟脑酊 石榴皮煎剂(石榴皮30g加水200~300ml煎制50ml 每日1次口服) 阿斯匹林可有效地控制放射性肠炎的早期腹泻 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2. 局部镇痛剂和粪便软化剂:有显著里急后和疼痛者 可用2%苯唑卡因棉籽油保留灌肠 或用温石蜡油保留灌肠或温水坐浴
  3. 激素灌肠:琥珀酰氢化可的松50mg加200ml温盐水保留灌肠 可用于结肠、直肠炎者,特别是里急后重者有效
  4. 骶前封闭疗法:0.5%的普鲁卡因40ml 维生素B6100mg 维生素B1200mg α—糜蛋白酶2~5mg 链霉素0.5g 每隔5~7天封闭1次 治疗1~3次 可使疼痛明显减轻
  5. 止血:低位肠出血可在内窥镜直视下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剂止血 部位较高的出血点可作去甲肾上腺素4~6mg或新福林10~20mg稀释于200ml温盐水中保留灌肠 或用凝血酶100~1000单位加200ml温盐水中保留灌肠 大量难以控制的高位出血需作外科处理
  6. 抗感染:有继发性感染时 需用抗生素
  7. α2巨球蛋白:隔日肌注α2巨球蛋白6ml或每日肌注3ml 持续2个月为1疗程 用药后粘膜出血和疼痛明显好转 溃疡趋向愈合
  (四) 预防
  1: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应积极辅以中药药物治疗及免疫调节疗法治疗,尽可能减少放射量。
  2:放疗时应尽可能的采取最佳的照射位置,减少对邻近组织的照射。
  3: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等并发症时,急性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 何永恒 实用肛肠外科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8—213
  [2] 邓长生 夏冰 炎症性肠病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9--37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