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从传统到创意
 

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从传统到创意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4:02 影响了:

  [摘 要]大型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礁》的成功运作,给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和突破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在保留传统艺术品质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时俱进,传承精髓,创新形式,包装宣传,与市场挂钩,与本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组建高水平的艺术文化创作团队,使传统的文化形式得到传承,焕发新的活力,为其它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开辟了一条路。
  [关键词]传统艺术 传承 创新 创作团队
  《刘海砍礁》作为花鼓戏精品剧目曾红极一时,但戏剧的境况与观众的需求却随着时代日益变迁,传统花鼓戏慢节奏的表演形式已难以迎合年轻人追求感官刺激的需求,令它在戏剧舞台中活跃的生命光环渐显暗淡。然而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樵》的上演则令我看到了花鼓戏在崭新艺术环境下所能释放的大能量与大魅力,本文通过由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礁》切入和对话,探讨《刘海砍樵》从传统到创意走出的探索之路。
  湖南花鼓戏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地方风味,因为形成一种鲜明的艺术特色,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内容个性突出、演唱生活自然、旋律流畅悠扬、生活气息极浓令观众感受到真实切实的艺术魅力。湖南花鼓戏表演融合戏、乐、舞于一台,将戏曲歌舞化、歌舞戏曲化的进程提升到一定层次,从而适应观众的审美情趣。《刘海砍礁》作为花鼓戏精品剧目曾红极一时,《刘海砍樵》作为湖南的本土艺术,其内核自然积淀着深厚的湖南文化底蕴。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和艺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更迭挑战,曾经辉煌的花鼓戏在内容不断丰富多彩和手段不断翻新的繁荣艺术市场的今天,却是日渐式微。
  面对花鼓戏日渐式微的现状,为了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创作者们几经思考和实验,经过多年实践与积累,我们终于欣喜的看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 新刘海砍樵》在2010年横空出世,为舞台上几近没落的花鼓戏注入一针强心之药。《天门狐仙· 新刘海砍樵》立足于湖南本土的文化底蕴和自然山水的清雅俊秀,中心舞台搭建在溪谷之上,如同一颗横卧的古树浮于涓涓溪流之上,与周围的天然山石完美相融,从而将营造一幕幕令人惊异的奇幻场景变成自然而然的境界。整除剧目用骄人的成果昭示着一种突破,一种焕发生命活力的再生,一种在精英化、市场化、本土化创造性综合下的艺术传承的成功。《天门狐仙· 新刘海砍樵》正式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来,开创了有史以来的世界首台以高山峡谷为真实背景的音乐剧的艺术先河,集合中国著名山水实景演出的极具影响力的创始人梅帅元以及享誉全世界的著名华人作曲家谭盾两位艺术大师之力,将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的精妙空前成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大声的告诉这个世界花鼓戏的魅力在这个时代将继续延续并日益焕发更灿烂的光芒。
  该剧的成功可以谓是传统艺术与旅游经济成功结合的典范,此举令花鼓戏这一传统艺术在实现自身传承发展的同时,更好的宣传其魅力与特色,扩大综合影响力,真正实现了艺术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双赢,这是传统艺术在传承中探索的结晶,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手段投石问路而激起的浪朵涟漪。
  在借鉴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 新刘海砍樵》的成功模式后,从市场经济和文化共融的角度进一步改良和完善,加之极具创造实力与影响力的策划团队,挖掘本土传统文化精髓并结合市场需求,让创新艺术表演形式与传统戏剧内核紧密融合,当这一切都凝聚为一体时,我们终于看到一部演绎出集民族性、科幻性、艺术性、震撼性于一身的舞台艺术的视觉盛宴,这便是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樵的诞生。其剧本在尽可能忠实原著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突出神话性和民间性,而精英化的创作团队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导演名家陈蔚担当总导演、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编剧冯柏铭任导演,60年国庆担任音乐总监的张魏承担音乐总监,周正平担当舞美灯光设计师,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蓝玲任服装设计……再加之以高达3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如此具有现代审美需求的创作模式配合符合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运行,无一不令这部魔幻音乐剧成为见证花鼓戏时代大突破的又一标杆。
  1、 传承精髓,创新形式
  就以上例子来看,中国传统艺术与旅游经济挂钩,确实是为自己的发展传承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两个《新刘海砍礁》都继承了《刘海砍礁》这种珍贵的民族精神,所以他成功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也必须保留和发展民族艺术素材,传达美好的感情和民族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永葆青春,永放光芒。
  中国传统艺术离不开传承,但也离不开突破,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 新刘海砍樵》和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礁》的艺术精神都没有变,但是它的形式却发生很大的变化,它是在国内最顶尖队伍的精心策划与创造下,创设出了美轮美奂、气势磅礴的艺术形态,给观众呈现一顿丰盛无比的艺术大餐。传统的花鼓戏《刘海砍礁》失去活力的原因便在于形式上被拉扯于过去和当下间而未有相应的改变,而《新刘海砍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正是与时俱进的力量。
  2、 精心包装,扩大宣传,建立高水平的艺术文化创作团队。
  其次,两部剧的敢于包装、大力宣传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一个艺术形式的内在多么高深与优雅,只有由一个高水平文化创造创作团队运作,才可能创造出如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 新刘海砍樵》如此空前的成功,才有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礁》作为新时代标杆的精彩战果。在市场经济下有投入才有回报,我们并不是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定要有如此大的投入,才能保证其传承,而是讲一定要重视中国艺术文化,要善于对它进行包装,扩大宣传,使更多的人走近它,关注它,真正爱上它。
  3与市场经济接轨,与本土文化发展相结合,以达成共赢。
  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本地经济发展提供的经济支持,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文化离不开经济基础;艺术的发展必须与经济挂钩,特别是要与旅游经济挂钩,力图在实现自身传承发展的同时,更好的宣传自己,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达成双赢的目的。“刘海砍礁”这种传统的花鼓戏形式之所以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就因为他推行了市场化运作模式,与本土文化融合,与旅游结合,这是一种综合的享乐,是一份艺术的智慧,更是对艺术和传统、经济与文化发展与综合的大视野。
  中国传统艺术唯有立足于时代浪潮跌宕之中,理清自我发展的真正适合的道路,从这个新的时代与国际化的背景中寻求突破和理解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与“时”之时。而所谓进步,则需要契合观众审美品味并融入发展的趋势当中,不断在发现了的时代之路中兼容并蓄完善自身,这才是我们所说的与时代同“进”之进。只有兼顾“时”之契机,把握“进”之步伐,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中国的艺术拥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内涵,并且能够汲取来自这个时代中各类最优越的艺术形式,我们相信艺术与文化的魅力不曾消退,更坚信中国传统艺术将在时代的打磨下愈发光彩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墨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 2009
  [2] 陈刚, 关于湖南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J]. 艺海 2010.05
  [3] 谭松.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精神家园[J]. 中华手工. 2006(03)
  [4] 钟志金,钟志金民族艺术创作与传承研究文集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2.
  责任编辑:蒋晗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