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研究应用_五大类口服降糖药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研究应用_五大类口服降糖药

发布时间:2019-06-13 04:12:51 影响了:

  【摘要】 目的 探讨各类口服降糖药的研究应用。方法 通过参考各文献的研究资料。结果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应用不同。结论 为临床医生合理选用口服降糖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研究应用
  
  糖尿病是指长期血中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慢性或终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一些症状。其主要危害可导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和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近年来口服降糖药物有了较多的新进展,为临床更好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更多选择。现就口服降糖药物的研究应用分类详述如下。
  1 胰岛素分泌促进药
  1.1 磺酰脲类 作用机制是以促进体内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为主,其次还可增强胰岛素与靶组织及受体的结合能力及减慢肝脏对胰岛素的消除,同时可通过促进生长抑素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目的。甲苯磺丁脲属于第一代磺酰脲类药物,其降糖作用较弱,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现已逐渐被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第二代所取代,其中格列喹酮因其通过肝胆排泄,故更适合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第三代格列美脲为长效制剂,每日服用1次,患者依从性好。以上药物适用于胰岛素至少存在了30%正常B细胞患者,肥胖者不宜首选,开始治疗宜小剂量给药,后可增加剂量。服用以餐前半小时服用最佳,因服后1.5 h药效最强,餐后1 h血糖最高,故2个高峰重叠就可以取得最佳疗效。但胰岛功能差,妊娠应急状态下,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对磺酰脲类药物过敏时应慎用。增加体重、低血糖是其常见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反应等。[1]
  1.2 非磺酰脲类 是一类新型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也称餐时血糖调节剂,它能够恢复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有效模仿胰岛素生理分泌,起效迅速,持续时间短,进餐时服用可控制全天血糖波动,减少并发症,对体重影响不明显,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也不会引起蓄积。还可防止对B细胞的过度刺激,从而起到保护B细胞的作用[2],此类药物主要以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格列类为主,其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低血糖发生率低,过敏反应少见。
  2 双胍类
  此类药物以抑制肝脏葡萄糖的生成、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肠道吸收葡萄糖为主,其次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肿瘤的发生[3]。目前以盐酸二甲双胍为主,国际糖尿病组织推荐双胍类作为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并贯穿于始终,不论患者是否超重、偏瘦。但有明显禁忌证患者例外。其主要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为常见,可致维生素B12吸收减少,乳酸酸中毒通常少见。
  3 噻唑烷二酮类
  其降糖作用机制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具备减轻对B细胞的“糖毒性”和“脂毒性”作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研究显示:小剂量噻唑烷二酮类能显著降低血压水平,降低微量清蛋白尿的作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制中毒神经兴奋性,调控细胞凋亡,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治疗作用[4]。临床以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多见,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空服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降低作用。常见主要不良反应有增加体重和产生水肿。
  4 α-糖苷酶抑制药
  通过可在小肠上皮刷状缘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从而抑制寡糖分解为单糖、减少淀粉、糊精和双糖在小肠中的吸收而达到降低血作用。常见临床药物有: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饭前、餐时服用,从小剂量开始后再逐步增加,作为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不增加体重,还可延迟或预防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的转变,降低血管事件的发生[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如肠道多气等,不过坚持服用或减量可减轻这些症状。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反应,但合用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素降糖药时例外。如出现低血糖、应口服葡萄糖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小于18岁、妊娠及哺乳期患者禁用。
  5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有效改善机体聚醇代谢通路异常,从而发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作用[6],为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新途径。主要药物有依帕司他,其不良反应还在观察中。
  参 考 文 献
  [1] 胡红琳,王长江.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的应用研究.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8,(4):4.
  [2] 马立萍.非磺酰脲类促泌药(格列萘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8(4):48.
  [3] 陆祖谦.双胍类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治疗价值重新认识.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8(4):34.
  [4] 郭启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临床研究.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8(4):17.
  [5] 肖健,郭启煜.α-糖苷酶抑制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0,8(4):39.
  [6] 朱依谆,殷明.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8:39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