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学习名师当回归语文的价值本位]
 

[学习名师当回归语文的价值本位]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0:27 影响了:

  苏派教学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教学特色和育人理念而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士的关注。在小学语文领域,更是名师荟萃,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无不令人向往:从五六十年代就已名满天下的斯霞、李吉林、王兰,到八九十年代享誉全国的张庆、于永正、朱家珑,再到新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青年才俊孙双金、薛法根、薄俊生等,这一代代在小语界辛勤耕耘的开拓者们以爱执教,用情育人,谱写了无数动听的教学乐章。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他们为苏派教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为所有一线小语工作者点亮了教学的明灯,照亮了一条教学通衢,为江苏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苏派名师的教学案例经常成为一线教师教学的范例,这些名师的教学风格也让许多教师争相效仿。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感叹名师的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可在自己的课堂中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呢?我们应该填补哪些衔接的缝隙呢?我们究竟要从名师们的身上收获些什么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呢?
  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于一言一行
  纵观苏派小语名师,他们都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处处体现了“以生为本,以爱育人”的共同特征。无论他们的课堂结构如何变化,无论他们的教学设计如何独到,但相同的都有一点,那就是在教学中融入了一颗赤诚的爱生之心,处处闪现着为学生生命成长而教的智慧光芒。“倡导高举教育现代化大旗,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苏派教学的价值主张,是所有苏派名师教育行为的核心理念。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代代苏派名师们的毕生追求。归根结底,他们都在直面孩子的生命存在,都在用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启孩子的生命智慧,丰满着孩子的生命价值。
  一、直面生命的存在。当我们站立在讲台前,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学生,他们虽然长相不同,性别有异,甚至天赋有别,但他们都是人,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独特想法和生活习惯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要做到目中有“人”就必须直面这种差异,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因而,我们看到斯霞老师一直坚守“童心母爱”;李吉林老师也说自己是长不大的儿童,儿童让她追寻教育的最高境界;张兴华老师也主张守望儿童的圣洁心灵;薛法根老师更是 “把孩子当成孩子,不把孩子看成孩子”。
  二、开启生命的智慧。当学校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工具,她所发展的不再是生命自身,而是迎合社会需要的个体的社会化 ;当学校忽视了她本来的职能,学生成了一群被动的升学者和盲目的就学者。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也是可怕的。我们应当还原教育的本真,要摒弃功利的教育,不以单一的高分数标准来衡量学生,在教育行为中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力、思考力、合作力,重视并鼓励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用生命存在的价值来看待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生命的成长。
  三、丰满生命的价值。每一个生命个体终将要回归社会,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怎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成长,并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要考虑的大课题。江苏教育人正在不断地探寻和实践追求着,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充满光明的教育未来:“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学校成为每一位学生获得生命发展的平台。孩子们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经验,打开思路,获得收益,丰满自己的生命价值,为今后的成长和幸福的人生奠基、服务。
  教学不是一味模仿,要锤炼于一课一得
  理念的实现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运用自己有效的教育行为来落实自身的教育主张,实现教学价值。而课堂教学正是集中承载了教育者的这种理念。学习名师们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搬模式,不是一味模仿,而应该从深层次去发现他们课堂中的共性和差异,分析他们课堂教学的原点和归宿,提炼出每节课中的价值与收益,从而更好地让名师的课堂实例成为一种优质资源,引领一线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 教学实践。
  一、学习“激情”,课堂焕发生命的光亮。名师们的课堂总是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课堂教学需要“激情”,有了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双向互动,有了它,学生才会乐于倾听,勤于思考,敢于言说。当激情融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也就注入了生命活力,更加魅力四射。
  执教《大江保卫战》, 为体会解放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我指导孩子把握好文章由“沉重”到“高亢”的感情变化,引导孩子的情感与文字紧紧相应,时时同步。课堂激情似火,熊熊燃烧;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我带着忧伤、深沉的语气去引领学生去读、去品,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母爱的伟大,受到感染和熏陶。课堂激情如水,汹涌澎湃;执教《孔子游春》,我又领着孩子们一起“坐”到了泗水河畔,聆听先贤的教诲,课堂激情若风,遒劲浩荡……
  “文章不是无情物,化作字句总关情。”不同的文本,别样的感情,语文教学当依据不同文本的感情类型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或清风拂面,或壮怀激烈,或泉水叮咚,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滋润他们的情思,启迪他们的心智,焕发出课堂生命的光亮。
  二、学习“精致”,课堂生发生命的光彩。“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苏派教学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课堂教学的“精致”,不求纷繁复杂,包罗万象,只为聚焦核心,做足功夫。
  1.课堂导入重兴趣。导入是课堂的起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开端,整节课的成功与否和课堂导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名师们的课堂教学都十分重视和学生的沟通,以趣导入,与文相连,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石。
  在执教《槐乡五月》时,我播放槐花图片,质疑激趣,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为突破口,迅速把握文本阅读的主题,教学设计精简,呈现实效。
  《恐龙》一课,我请学生解说恐龙的特点,进而介绍文中的几种恐龙,解说配以图片,为学生打开一片学以致用的天地,令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更加充实。
  2.拓展延伸重需要。语文教学中适度拓展,补充文本,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感悟,可以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递进,升华感情,同时也可打开他们的视野,巩固并提升学习的成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