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初中生群体中创建自主学习微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生群体中创建自主学习微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6-22 04:11:06 影响了:

  摘 要: 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获益的常常只是他周边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作者在教学中尝试稳定化这种帮助并形成微环境,以期学生可以在一种合作学习中实现自主学习的效应和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群体 自主学习 微环境 举措 成效
  一、概念的界定。
  微环境中微是微小、微观的意识,是与班级宏观环境相对而言的概念,具体来说,3—5人的规模,微环境下合作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式,它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小组一起学习,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活化资源,共享成果,互助互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中的微环境,与合作学习概念的不同在于强化这种合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一种“场”,让学生更多地在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仿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使得学生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学习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上形成良性循环。
  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是指主动预习、复习,形成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去的能力和习惯。
  二、理论依据。
  1.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 al development)。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今天一个孩子在合作中能作什么,明天他就可以单独作什么。”他主张教学中应该经过共享的理解使学生共同建构知识,从而通过合作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教师、学生、同伴的作用和地位都获得了重新解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创造者,同伴不再是他人学习的旁观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2.在维果茨基的基础上,费厄斯坦提出了中介学习理论(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
  费厄斯坦把“中介学习”描述成“一种质性的交互作用——当自己介入学习者、儿童和整个世界时,使得世界更容易被儿童所理解”(李晖《一项基于合作式课外阅读的教学实验报告》,《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3期第94—95页)。而每当个人为传送或促成理解,谨慎地介入到刺激和学习者之间时,就会出现“中介学习”。在教会儿童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时,他们就能学会怎样从学校和日常生活的学习机会中获益,逐渐成为主动的、有效的、独立的学习者。
  3.莱夫的观点。
  莱夫认为:“知识内含在团队或共同体中,与‘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的学习隐喻相对应的教学隐喻是建立‘学习共同体’或‘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源自这样的认识:人的心理认识是有限的,与其他人和事务的合作是必要的,世界的复杂化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人学会批判性思维,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在多变的环境中解决难题,在团队中有效工作。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课堂鼓励学生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他人积极互动,进行自我指导性学习,充分利用环境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从中获取信息与知识,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目标是促进集体知识的建构并以此方式支持个体知识的增长。在这样的学习文化中,突出强调的是学习的共享和学会学习。”(李晖《一项基于合作式课外阅读的教学实验报告》,《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3期第94—95页)
  三、初中生群体中创建自主学习微环境的必要性及举措。
  1.可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
  初中生总体来讲比较好动,基于此,课堂的教学手段不能太过单一,时常变换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笔者经常举办辩论赛、课本剧的表演等活动,学生也积极响应,参与度高。为了与同学进行更为深入的合作,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角色的分工把握互相取得一致认同,在具体演练中,他们甚至能就一个词语的分歧而大加论辩,甚至到处查找资料,企图说服对方。就人物造型的把握,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反复推敲,甚至咬文嚼字。在最近的一次辩论赛中,其中一场论题为《成大事者要不要拘小节》,正方观点是“成大事者不要拘小节”,反方观点是“成大事者要拘小节”,双方就小节不是细节和小节能够转化为细节进行深入论辩,尤其对小节和细节两个词反复论证,互相说服,论辩非常激烈,双方都能举出有力的例子来证明己方的观点。
  多种阅读活动的设置将学生导向文本,学生不是被动,而是主动进行阅读,从中获取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从老师这里得到的。学生的热情转化为对文本的理性把握,久而久之,也能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信。这一切源自于学生想要为团队争光,想要在团队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进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举例来讲,有一位男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笔记几乎没有,作业经常缺交,默写自然也是一塌糊涂,但自从一次辩论赛上,他精彩的语言表达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同伴尊重的眼光之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还能及时上交,恐怕微环境在这位学生身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一篇《加拿大契约学习对我们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启示》文章中可以看到国际上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中一些不太愿意向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在小组内部解决掉,而且这种化解是即时性的,毕竟学生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之学生和老师要多得多。
  教师在宏观把握小组分工时,会特别注意小组目标的设置,小组目标给学生一个共同学习的理由,责任到人确保每个学生学会新的知识或技能,这两者创造了一个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学生合作,因为小组能否达成既定目标取决于小组每个成员的学习或成功,所以,小组每个成员都会全力以赴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基于责任到人的小组目标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学习小组和确认每个小组的分数来实现的,每个小组成员在学业测试中都为自己的小组挣分,得分多的小组或平均成绩高的小组将得到学业上的鼓励。因为小组目标的实现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学习,这种结构强化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的相互帮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