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三结合”|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三结合”|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

发布时间:2019-06-26 03:55:21 影响了:

  摘 要: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其中,思想性居于首位,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灵魂、核心和根本,统摄着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但是,思想不能凭空产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知识的传授中实现。趣味性是实现思想性和知识性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理念; 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55-03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任务,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凝练明显滞后。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是指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设定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在内的基本思想观念体系。[1]学者赵野田认为,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但其中“教学理念”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意义和价值。[2]本文首次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并尝试阐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的原因分析
  1.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功能和教学过程分析
  众所周知,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特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功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价值观念教育,还内含丰富的知识,理应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如果说,思想性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教”的内在诉求,而知识性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什么”的必要回应。不仅如此,基于思想和知识的关系考察,“无论是从教的过程、学的目的还是从思想品德内在结构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总是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2]。思想不能凭空而生,思想政治教育亦不是空洞的说教,思想只能从知识中生发出来。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需要兼顾知识传授,力图使思想性与知识性紧密结合。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传授学生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体现了“纲要”课“知识性”的要求;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体现了“纲要”课“思想性”的要求。正是在传授学生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可以说,坚持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是“纲要”课本身的要求。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亦如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涉及“怎么教”的问题。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学生感兴趣。如果学生认为毫无趣味,他们上课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实现。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兼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还必须考虑趣味性,意即使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者紧密结合。
  2.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认真钻研,努力探索,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但同时也要看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三大不良倾向:一是泛政治化倾向。某些老师过分强调思想性和政治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简化为政治说教,甚至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这表面上是重视思想性,但事实上,由于这种教学忽视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并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反,由于年轻人逆反心理作怪,过度的政治渲染有可能适得其反,降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二是学术化倾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某些老师弱化教学的思想性而强化知识性,甚至个别老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学术研讨课,单方面认为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实际上,“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3],思想性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特征,“追求教学的学术性恰好用知识性掩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思想性特征”[4]。三是枯燥化倾向。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严肃有余,趣味不足”,过分强调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而忽视趣味性,教学内容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以致“老师讲得累死,学生听得烦死”,这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迫切需要克服以上三种倾向。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并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正是克服以上三种倾向的有益尝试。
  二、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我们主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三结合”,但实际上三者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首先,思想性是第一位的,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灵魂、核心和根本。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性所决定的,也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突出思想性,把德育摆在首要位置,用思想性统摄整个教学过程。其次,传授知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思想并非是了无生机、全无内容的空壳,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最后,趣味性是实现思想性和知识性的重要保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可以显著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索然无味的状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