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初中数学差怎么补_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初中数学差怎么补_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2:27 影响了: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转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如何做好课堂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行为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影响,教师主要扮演着知识占有者和输出者的角色,学生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掩盖了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天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像春风迎面扑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观念,而且要转变教学行为,真正使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暴露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过程,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统一。
  1 思想态度与教学基本功
  态度重视与否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只有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投入,才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深入挖掘教材,广泛地搜集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每节课内容的教学方法,以至于教学过程中节奏明快得当、方法灵活多变、内容处理到位、教学目标达到。
  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而得体的教态、精炼的语言、条理的板书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充满信心,讲究仪表,注重提炼语言,合理设计板书,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久而久之才能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2 教学理念
  2.1 教学目标是能力的培养
  要知道,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造力的人才,而一味的知识灌输,却只能让学生沦为知识的仓库和做题的机器。因此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而注重过程教学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真正使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暴露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事实的认可、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不但要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3 教学方法
  3.1 遵循认知规律:特殊→一般→特殊
  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新授课遵循的是一般→特殊,教学内容是知识到题,对应的教学方法就是讲练,学生掌握知识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缺乏感性的认识,是典型的“灌输式”教学。习题课遵循的是特殊→特殊,教学内容是题到题,对应的教学方法还是讲练,不注重题型的归类与一般方法的总结,不注重每道题所用到的知识点、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从而使学生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学生掌握知识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能形成理性的东西,是典型的“就题论题”。
  3.2 遵循教学原则
  在遵循常规性的教学原则即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等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学习、内化、贯彻新的教学原则如尝试原则、合作原则、返悟原则等,注重学习的过程即问题的设计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结论的得出过程、知识的巩固过程等。
  3.3 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
  虽然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鉴于教学规律和新的教学理念,在一定时期内我们提倡以下教学模式供大家参考使用。
  (1)概念课:提出实际问题→引出所需知识→感受知识特征→教师适时命名→学生归纳定义→教师指导规范→应用、解决问题。
  (2)习题课:师生提出问题→个体尝试解决→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订正规范→学生返悟简记。
  尝试感受是问题解决的开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通常有下三种类型的尝试:(1)例题型尝试;(2)习题型尝试;(3)试题型尝试。
  合作讨论是问题解决的桥梁,促进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加快学生思维的进程。以下时机需要合作讨论:(1)问题在个体尝试解决后;(2)学生群情激昂即意见难以统一时;(3)学生迷惑不解即难以听懂时;(4)似懂非懂即难以表述时。
  规范返悟是问题解决的结束,达到学生理性认识的目的,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返悟的内容:(1)问题解决所用到的知识点;(2)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问题;(3)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4 教学内容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新知识点的生长点是什么?(2)新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3)利用新知识点解决了什么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流程:
  (1)通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构造知识教与学的框架。如笔者在进行《函数》一节的备课时应明确三部分:实例感受、得出定义、举例领会。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引入方式,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即本节课的知识切入点。如笔者在进行《函数》一节的引入是利用实际生活的实例引入。
  (3)选择可类比的思想方法。如在学习几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先学习了判定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它是学习其它三个判定定理的基础,学习的方法是类似的,都是先构造全等三角形,然后再用预备定理。又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4)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性、可操作性与可接受性。不能只是用空洞的理论来指导,而更重要的是实效性。
  (5)查阅材料,取长补短。只有在自己尝试备课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有批判性吸收别人的东西,否则很难认同,更谈不上输出,只能是比着葫芦画瓢。
  5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达到教师教的过程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学的过程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故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中建议学生合上课本,尽量给学生提供可尝试感受的直观情景,使学生有足够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出原汁原味的结论。(2)把握课堂节奏,师生活动时间分配得当。(3)教师提出问题但最好不读题、不做任何提示,问题解决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真正给学生尝试、合作、讨论、解决的机会。(4)反对一问一答式、齐声回答式的提问。(5)问题及解决尽可能地书面化与图形化,反对长篇大论的口述。特别是几何题,在讲解时一定要有可参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6)数学推理的每一步过程都有其原始的依据,没有显然除非公理。(7)课堂任务要当堂完成,课下巩固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