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新课改中“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探究 继续教育教与学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探究 继续教育教与学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7:47 影响了:

  与以往历次改革相比,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改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了深到反思。
  历史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学生学习方式改进的前提。教法改进是手段,学法改进才是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用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因此,无论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首要的是变革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1.转变教师角色,走向新的教师观。传统观念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参与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帮助、指导学生收集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参与、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做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友好、融洽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历史教育教学的力量。
  2.营造师生合作的民主氛围,走向新的教学观。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调查、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学生全面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它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合作学习”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3.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走向新的学生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断言:“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装填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更要充分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找出学生的共性与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构建师生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从而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一代学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将引出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变了,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才。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如开展课堂讨论、辩论会、编历史剧等活动。
  三、反思
  1.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要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这些传统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要从本质上加以转变,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但在教育教学中随处可见“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如:某些教师面对新教材,总觉得新教材“体系”不够完整、知识内容太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补充很多旧教材上的知识,自己认为补得多、挖得深,能体现教师的水平,在学生面前才有底气。殊不知,这已违背了教改的精神,加重了学生负担。这些现象对一线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错误的导向,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2.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课堂,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一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在认真审视、反思之后,我发现: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表现为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最终无法实现教学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当然,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经过广大教师长期的、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才能最终完成。
  (作者单位:上海市开元学校)
  责任编辑:王 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