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满与空”讲评】满与空
 

【“满与空”讲评】满与空

发布时间:2019-07-08 03:50:59 影响了: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周国平说:“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请以“满与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满与空”这一题目,从结构上来看,是并列短语,在为文时,“满”与“空”二者兼有,两者都要涉及,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从内容上来看,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生、历史、文化,而且要能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看待事物,看待社会人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我们知道,满与空,既可以是实实在在事物的充盈与空乏,也可以是抽象意义、精神层面的“满与空”。很明显,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更强调后者。为了便于考生动笔,出题者给出了一段引言,当今社会,“满”的是什么——利益、万物、世界、日子、头脑,“空”的是什么——真理、美、上帝、生命、心灵。这一导语意在引导考生思考我们的社会现状:充斥着追名逐利,而缺失的正是真善美与精神的充盈!
  在写议论文时,要有鲜明突出的论点,明确表达自己对“满与空”的理解。一考生借鉴台湾作家张丽钧的《执虚如盈》,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将自己的人生分为“执满如空”、“执空如空”、“执空如满”这样三个阶段,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手法,虽化用了名家的结构,但行文时自有一份风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一考生采用第一人称,以瞎子阿炳的口吻,说出了对满与空的见解:虽然“我”阿炳在物质上是贫乏的,是“空”的,但在凄风苦雨中,还有《二泉映月》陪着“我”,“我”的精神却是富足的,是“满”的,一生足矣。一考生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为素材,写自己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不倒翁的里面被装得太“满”,结果行不通,最后得出自己的感悟:有时“满”不一定是好事,只有留出一片空间、一块“空白”,才能立于“不倒”的境界……总之,要注重对文章主题的挖掘,注重对语言文采的提升,注重选材、观察视角,力求写出自己的新意。
  【考场佳作】
  满与空 乔一萌
  后院儿里有一古长廊。
  廊壁有空、有满。满处雕龙画凤,或腾跃,或静憩,神态各异,色彩斑斓,煞是好看。空处呢?空处是壁上开的小木窗。有人觉得,在这美丽绝伦的墙上开几扇窗,空空荡荡的,太过突兀,损了这份满满当当的图画的美。空,总没有“满”来得实在;窗,总没有图画来得精巧。
  事实上呢?
  月缺之夜,一抹似有若无的月色斜照入空窗——这本没有什么,空的么——但是,当窗外那抹腊梅的倩影轻轻巧巧地在窗上勾勒出一幅梅影图的时候,你就不得不佩服工匠的巧心了。
  枝蔓曲折,盘旋交错,梅花点缀于其中,梅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时,倘若能捧上一壶茶,邀上三二好友,漫步在这变幻流动的梅影间,聊些私密的事,或是和着情境,清唱一曲,该是多么惬意啊!
  片片天窗,窗窗揽入一枝梅,纵使一旁龙飞凤舞得再绚烂,那份满当,怕是再也比不上工匠那别具匠心的“空”了吧!
  人心,亦是如此。当我们以白日里一颗“满”的心行走于人生之廊,往往只能看见一幅纷纷扰扰的龙凤之图,此图有一面华美、一种满,但啧啧赞叹之余,总会觉得心里空空的。唯有月圆之夜,怀有一颗静若止水的“空”心步于廊中,抛却杂乱的心绪,才能欣赏到空窗中那傲然清丽的“疏梅筛月影”啊!
  这时,工匠真正的用心也明了于胸了。倘若你真有一颗清明的心,你一定不会错过那株窗外的梅,而那份清丽脱俗、灵动典雅的美,也将充盈你的内心,使你获得一份安然与慰藉!
  又想起几年前看一画师作水墨画,大大的画布上只留下一点点的墨痕,空白反而留下许多。见我不解,他笑着说:“这画呀,讲究个留白,这样,真正有心的人才能懂得空白的玄妙。要是满了,画意反而没有人去领悟了。”
  是啊,这画啊,要留些白,这满的画意才会被悟出、被领会到。
  这墙,不能都画满,得开片空窗,这夜夜月满才能被你看透。
  这心呐,不能都装满,得有“空”的时候,这时,人生长廊里的“疏梅筛月影”才终究不会被你错过。
  【点评】
  本文在开篇便以清灵脱俗的散文化笔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一古长廊有空有满,错落有致,煞是好看。小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没有仅仅描摹画面,而是以此为基点,发散思维,联系生活,以古长廊、作画来喻人生,从而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立意也较深远。
  满与空 张静
  朋友有一只青花瓷小碟,其上雕刻的图案,兰花伴蝶,线条柔畅,是明朝宣德年间的佳品,于某日闲逛古玩店偶得之。本是喜悦之事,却不见他有喜色,反倒有些惆怅。问之,才知这碟与一茶盏是一套,而今有碟无盏,岂不扫兴?
  听罢,我淡然一笑。世上行事皆如此,追求圆满固然是好事,可若一味固执地不留遗憾,倒不如空空一身,无牵无绊,落得自在。
  不禁想起,幼时与母亲上山拜佛。佛堂前香烟缭绕,殿下祈福者无不呢喃自语,祈求佛祖的庇佑,更有甚者跪达半炷香时间,祈福还未停歇。轮到母亲,净手、焚香、合掌、拜跪,每一步简洁又不失虔诚。下山时,我问母亲:“求了什么?”母亲憨憨一笑:“什么也不求,只扣心安。”
  当时年幼的我,不懂母亲。既然什么也不求,又何苦攀那三千多级石阶到佛祖面前?现在的我,才明白母亲那份“什么也不求”的心。
  车水马龙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一不为利来,无一不为利往。房子、车子、票子,成为所有人的终极目标。看看我们的生活,被欲望挤得满满当当,连喘口气的空隙都没有留下。
  看看书吧!书店里琳琅满目地摆满各色畅销书:《成功的捷径》、《成为亿万富翁的秘诀》……我在这五光十色中寻找周作人的《苦茶》、梁实秋的《雅舍》不得,只好无奈地从人群中抽身而出。收银台前的长长队伍,人手一本宝典秘籍,我似乎听到一声长长的叹息。
  喝喝茶吧!寻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未果。不甘,又深入僻静幽深处探寻,倒真让我寻到了。欣然踏入,冷冷清清,藤椅上也布上了一层细微的灰尘。荼社主人闻有人声,从内阁而出。“我们要关门了,不做生意了。”他摆摆手,见我疑惑,只得又解释:“没有客人,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人呢?”他用手指向对街,豪华气派的酒店门口进进出出的客人。
  太满的生活,让看书、品茶成为一种奢侈。我们认为的充实,当繁华落尽之后,空留寂寞的悲伤。给自己一点空闲,一个喘息的机会,什么也不求,心才会真真正正的充盈。
  朋友告诉我,碟子送人了。我问,舍得?
  他笑,不觉空落,反倒圆满似的幸福。
  【点评】
  与其固执地追求物质的“满”,倒不如无牵无绊、“空”落自在,这是本文的论点。可小作者匠心独运,并未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朋友得到一只青花瓷小碟,却还想追求圆满,“有碟无盏,岂不扫兴”这件小事起笔,并联系幼时与母亲拜佛的生活片段,以及自己对当下的思考:太满的生活,让看书、品茶成为一种奢侈。再次点明物质化社会充斥着“满”,精神上空空如也。最后再次回到朋友将碟送人这件事上,照应开头,印证观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