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白轮船雷延中【对_白轮船_的再思考_邓大河】
 

白轮船雷延中【对_白轮船_的再思考_邓大河】

发布时间:2019-07-16 20:58:28 影响了:

2010 年第 期安徽文学

11

21

对《白轮船》的再思考

◎邓大河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江油 621709)

摘 要 《白轮船》对艾特玛托夫创作而言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始终关注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对善的深切呼唤是真诚

的、令人动容的,但要指出的是没有纯然的所谓“人类的善”,超越特定历史阶段而追求一种纯然的善是徒劳的。作品在进

行道德探索之中忍痛撕裂着人物,减少人物活动,限制人物活动圈,致使人物扁平化,人物更多的成分是某种道德规范的

化身。把人物限在各自世界中,各世界内容虽很充实,但世界的联系却是脆弱的,是易打碎的。这种联系在本文中顺利地

完成了作者艺术思考,发挥了其艺术功能,但其不足在于能否承担更为庞杂的世界。

关键词 转折意义 纯然的善 撕裂人物 脆弱联系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0)11-021-02

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以下简称艾)写于

70 年(前苏联时期)的《白轮船》可以认为是对艾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创作的总结,同时又是创新。因其道德探索的趋于哲

理化倾向,因其借助神话传说来探讨人生永恒问题而显示了

艾在七十年代创作的新倾向。基于这一点,我们说《白轮船》

对其创作而言是具有转折意义的。艾是一位积极进取开拓

创新的作家,他“不否定《永别了,古利萨雷》《白轮船》之前的

那些作品的特定意义。但也不打算在已达到的水平上停止

前进。”

的确,继《白轮船》之后,作者又开始了他艰难的跋涉,

《白轮船》所体现出的创作倾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加强。人

仍是其注意的中心,着重探索着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

并进一步把哲理寄寓在神话传说中。可以称为“现代神话”

的艾的作品《花狗崖》借渔女的神话,赞扬了人的自我牺牲精

神,探讨着生与死的关系。其作品《一日长于百年》寄托了作

者全部思索和理想,是作者“心灵的袒露”,呈现出多主题,借

助曼库特传说希望人人记得自己祖代的美德,借助科幻希望

后代人能达到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的高

度……。这种哲理高度的出现,是对《白轮船》《花狗崖》创作

经验的总结的结果,也是其“全球性思维”看待人类的结果,

他说过:“是到了用概括的世界观范畴,时间范畴,人类范畴

来丰富对具体历史现实的反映的时候了。”

艾的《断头台》是

一部基于现实生活又有广泛哲理概括的小说,借助对一对狼

的刻划,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类命运的忧虑。作品内

函与艺术特色都是多维的,显示出宏大的气势。对《白轮船》

后的几部代

表作品极其简略的概述可见这些作品都有《白轮

船》的影子,它们是对《白轮船》的丰富、拓展乃至超越。《白

轮船》是作者创作走向更深入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它的转折

意义是不可抹杀,不可替代的。

《白轮船》的转折意义就表明,作品中也其值得反思和再

认识的因素。

艾所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在他看来,人天性是

善的,“人从小就有仁爱——从爱母亲爱自己亲人,爱女人,

爱大自然,爱大地开始,然后升华到爱祖国,爱自觉的人道主

义爱人类共有的感情——同情,团结和互助。人向人学习善,

人的这些品质应当永远富有成果地哺育艺术作品”

基于这

种认识,艾的作品总是写普通的人,在普通人身上发掘伟大

高尚善良的品德。从作品来看,总以道德的善的最终绝对胜

利而告终。《白轮船》把善恶推向两极,意在惩恶扬善,呼唤

善的归来。他要达到的是一个无恶的纯善的理想境界,人的

确也有向善性,有对善的渴求性。不过,所谓善即指符合某

种道德标准,与某种道德标准相背即为恶。在阶级社会里,

这个道德标准不可能不带上阶级烙印,没有超阶级的善,超

阶级的恶。我们认为善与恶是辨证统一的,没有恶就无所谓

善,没有善就无所谓恶,善与恶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

者在一定时候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里,我们并不反对对善

的呼唤,要指出的是没有纯然的所谓“人类的善”,超越特定

历史阶段而追求一种纯然的善是徒劳的。

对善的肯定,是通过小孩自杀来实现的。作者一方面用

小孩自杀的行动来保持了作为善的化身的性格完整;另一方

面又希冀于拯恶,文中用小孩企求神鹿给姨父带去小摇篮,

以期护林员奥罗兹库尔的重新做人,但奥罗兹库尔在恶的路

上没有止步。作者虽把小孩视为大人,但并没有与恶做直接

斗争(甚至不屑于斗争),而以死使自身的完整而告终。这是

否可以体会到“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呢?作者期待着用善

的灵魂去感化,这当然是无效的。艾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

者,《断头台》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作品中用现代“耶稣”

阿夫季去劝说贩毒者,反而被活活地钉上了“十字架。”

读完作品,我们会隐隐感到,作者在进行道德探索是,忍

痛撕裂着人物,尽管小孩、莫蒙及奥罗兹库尔较为鲜明,质而

言只能叫扁平人物,其他人物更是模糊,有的仅露一次面。作

者一方面减少人物活动,一方面又把人物限在各自活动圈内,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种处理有利于其哲理思

考,人物更多的成分是某种道德规范的化身。那么这

样的处

理是否可以认为体现了黑格尔的一种思想呢?即:艺术是绝

对精神的显现,是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作者把道德的

善作为绝对胜利的东西,然后再把善与恶用了一些代表来建

构艺术世界。这种为了哲理思考而割裂血肉丰满的人物,是

否有一点图式某种观念的味道呢?在这一点上与茅盾的《子

夜》有相似之处;《子夜》想用形象来回答当时“机械派”“进步

派”的两种意见,说明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下转第 48 页)

文 学 评 论2010 年第 期安徽文学

11

48

四首诗以离别之情一以贯之,而举出大量的送别意象,

如“蒲萄带垂”、“豆蔻连枝”、“蜘蛛作丝”、“芳草结弃”、“黄乌

飞飞”、“准水去来潮”等等类比烘托,将离别时的遗恨、惆怅

抒写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

王运熙先生对这次集体唱和于体式创变的重要意义作

了肯定:“萧子显的《春别》共四首,出第三首(共四句)句句用

韵外,其他三首都隔句用韵。第一第四两首均为四句,第二

首六句。简文的《和萧侍中子显春别》和元帝的《春别应令》

是同时唱和之作,每人每题都作四首,各首的体制完全相同。

由此可以窥见他们多么热心于七言新诗的制作。由于他们

的努力,隔句用韵的七言诗至此宣告完成。”这些诗作完全可

以视为唐人七绝酬唱赠答诗歌的先驱。

三、采用联句方式赠答,是齐梁赠答诗体式上的又一创变

联句,赵翼《瓯北诗话》谓“六朝以前称为连句”,“由两人

或多人共作一诗,联结成篇,是比较典型地体现诗歌集体性

的形态”,联句起源很早,学术界一般认为肇端于《柏梁诗》。

六朝,自晋代贾充与妻李氏《定情联句》起,数量丰富,形式亦

不断完善,主要有一人一句、一人两句、一人四句连缀成诗三

种形式。自齐梁起,一人四句的形式成为联句诗创作的主流。

“人各赋四句,分之自成绝句,合之仍为一篇。谢脁、何逊、范

云、江革辈皆有此体。”(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创作时,大多

限定一韵,每人四句,皆有较完整的意思,可以独立成篇。《谢

宣城诗集》中所收联句,皆五言四句,韵脚统一压平声。如: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谢

脁)风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饮春虽以,钦贤纷若驰。(江

秀才革)……由谢脁、江革等七人联结成篇,韵脚虽各有不同,

而统一押平声“支”韵。故而,这种联句活动,就成为亲朋好

友之间的同韵集体唱和,是交流思想、传情达意的诗歌赠答

活动。有些甚至不是同时同地之作,如谢脁《阻雪联句遥赠

和》。有的干脆把每人

所作四句以绝句形式收入别集,如何

逊《赠褚都曹联句》云:“君随结客专。我乃倦游归。本愿同

栖息。今成相背飞”。《答江革联句不成诗》云:“日余乏文干。

逢君善草札。工拙既不同。神气何由拔。”俨然便是独立的

赠答之作。

齐梁文人集体活动较多,又比较注重诗歌的游戏、娱情

功能,以竞争为乐,露才扬己的心理需求也很突出。因此,联

句赠答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有意识地将韵律引入唱和,为和

而和、竞和僻韵的风气也开始产生。有梁一代,有 53 人留下

了约 180 多首和诗。参与唱和的人数及和诗数量大增。但

是,在这种集体创作的场合中,诗人因视野受限,题材选择范

围狭窄,情感表露要温柔敦厚而不致于失仪,所以作品多为

应景之作而格调不高。

齐梁赠答诗在诗歌体式上的创变,正符合了“在乎文章,

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的

时代潮流。诗人们虽无力改变自己生活的窄小格局,无法将

视野投注到更广阔的天地中。但他们确是有意地在求新求

变中求得艺术技巧的提高。齐梁集体赠答风气之盛为他们

提供了合适的契机。如此一来,极大地锻炼了诗人刻画技巧

的精细,诗歌形式的巧妙,形成所谓“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

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

诗》)。将赠答诗的创作在艺术上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

潮。在赠答诗创作手法和技巧不断提高的同时,赠答诗的交

际应酬性质也被大大加深了。换言之,赠答诗在淋漓尽致地

展现诗歌的审美功能的同时,功利色彩也愈加浓厚了。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09sk396

参考文献:

[1]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日·兴膳宏.五言八句诗的成长和永明体诗人.东方丛刊,2002

年第 2 期.

[3]王运熙.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

[4]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

察其文学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5 期.

(上接第 21 页)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压

迫下,更加殖民地化了。虽然有吴逊甫等典型的出现,但也

不难看出急于对社会争论的回答而使一些人物有图式呆板

味。《子夜》是出于对社会分析,由当时大讨论所致,而 60 年

代的前苏联国内的确也掀起了道德大讨论,作者是否也有急

于用形象来阐明他的回答呢?虽然作者没有明确表示,不过

从作品中可有所体会。如果说《白轮船》中有形象地再现某

种观念或者作者赋予形象某种观念而使人物失去更为复杂

的血肉

之躯的倾向,那么《花狗崖》中这种缺陷更明显了。《花

狗崖》把哲理性、寓意性推向了极端。作者一开始就把四个

人用一只小船载向了远离人世的大海上,又笼罩在一层云雾

之中,这样以使人物能更好承担其哲理思考,船上三个人为

了小孩能生存,为了下一代能延续,先后跳入了大海,他们的

死是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显示了作者对生与死的哲理思考。

小说淡化了情节,但有抽象演绎的特点,人物也显得绝对化。

作者把人物限在各自世界中活动,对各自世界又有自由

丰富的叙写,因而各世界内容很充实,但世界的联系却不甚

紧密。孩子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是作为现实中的莫

蒙爷爷的爱,与莫蒙爷爷的世界的联系也在此并有着鹿母的

故事。不过这种联系是脆弱的,是易打碎的。一打碎,便实

现了其艺术价值,这种脆弱的联系是有利于表达作者思考的,

不过这种联系在《白轮船》中顺利地完成了作者艺术思考,发

挥了其艺术功能,但也显示出其不足:能否承担更为庞杂的

世界?有人指出艾的《一日长于百年》用一条“记忆链条”把

两个沉重的世界连在一起,形成一种“杠铃结构”,这细弱的

记忆链条担起两头沉重的世界是力不从心的;也有评论者说

艾的《断头台》第三部分有游离之感,大概问题也在这。

上述是对《白轮船》的一点反思考,相比于《白轮船》所具

有深刻意义内涵和艺术价值而言,这些都是不足道的,瑕不

掩玉。艾是一位奋斗不息的作家,正因他不断率勤耕耘,才

产生了一部部引起轰动的作品;正因他对人类深沉的忧虑,

才有作品深遂的思想;也正因为他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又不

断吸收其他人的创作经验,才有丰富美丽的艺术世界,从而

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作家。艾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思想艺术

价值以及艾自身不断创新开拓的精神,都会给我们以众多的

启迪。

注释:

①艾特玛托夫自述.

②古奇凯.作家——时代的良心.

③易晓明.论艾特玛托夫的文学意识.

文 艺 理 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