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高校体育app如何刷距离 [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
 

高校体育app如何刷距离 [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

发布时间:2019-07-18 03:53:09 影响了:

  【摘 要】针对高校组织体育俱乐部的现状,本文通过了解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需求和行为,以及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等资源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高校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制度的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体育俱乐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52-01
  
  面向21世纪体育教育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既要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需要,体现体育教育的时代性、多样性、终身性的特点,还要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的要求。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体育教育应把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力求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寻找一个能够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方案。俱乐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觉自愿地组织在一起,不受教学计划的束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 传统体育教学
  在我国,较为典型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五种,即“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型(分段型)和分层型。“三基”型,以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的传授和掌握、增强学生体质为教学目标,以原班级组织教学;一体化型,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为教学目标,把早操和课外锻炼活动与体育成绩挂钩,使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并列型,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体育能力为教学目标,兼顾学生体育基础的个体差异性;分段型,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将整个体育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分层型,从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和体能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大学体育教育的规律,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按其体能状况及其体育基础的差异划分教学层次班级进行体育教学。
  二 校园体育俱乐部
  1.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一种融国外大学体育俱乐部活动与国内传统体育教学两种特色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体育教育行政或实施部门组建的体育教育俱乐部;二是由学生社团组织或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前者一般设置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期间,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后者则设置在教学期间,或者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后者,即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体育俱乐部,是学生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途径,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补充。
  2.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作用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参加俱乐部的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组织能力及个性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出现不仅没有削弱体育课的地位,还加强了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俱乐部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加强俱乐部的活动能够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三 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不足
  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中,对于体育教育的功能普遍存在认识不足,仍然停留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标的生理层面上,对体育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因而造成体育俱乐部活动偏重于学生身体锻炼,对于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品德等因素缺乏强有力的培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
  2.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场地设施不足占首位。由于高校的扩招而引发的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与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人均活动面积减少、现有场地的利用率不高,以及对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制约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活动全面深入的开展,限制了学生选择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占用
  调查显示,有些学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占用。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造成教师和教室的紧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用,有的班级几乎全部被占用。学生每周两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使得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时间大打折扣。
  4.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发展不均衡
  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管理。在高校体育俱乐部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俱乐部活动计划性不强的现象。对各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不仅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而且缺乏相互间经验的交流和借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体育俱乐部联合会组织。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可采用自荐、推荐、选拔和竞选的方式组织,采取会长负责制。由会长安排副会长、指导员、干事等各级负责人。
  可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束缚,形式多样,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赵均.中国高校体育教改势在必行[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4)
  [2]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3]翁惠根.体育教育改革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继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