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浅谈州市电视台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质量:民生新闻稿件
 

浅谈州市电视台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质量:民生新闻稿件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5:07 影响了:

  民生新闻是指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在民生新闻这一理念指导下,各省、区、市电视台都在开办民生新闻栏目,或整合调整原有新闻栏目。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为模板,民生新闻栏目在各地电视台纷纷落地开花。目前民生新闻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民生新闻报道浮于表面,内在价值流失。现在很多民生新闻主要是一些日常小事,对这些日常小事的报道,有时是抢一时之先、吐一时之快,没有做深入调查和背景分析,只是浮光掠影。(2)偏爱负面新闻。为迎合众人的猎奇心理,过于关注反常、奇异或骇人听闻的信息,使人们看到一个不真实、被扭曲的世界。(3)“投诉热线”含金量太低,有时被人当枪使。(4)民生新闻以城市居民为核心受众,有失公平,也远离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鉴于电视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给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补充新鲜血液,做到与时俱进,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因此,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倡导“大民生”新闻无疑是今后民生新闻转型的努力方向。特别是在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体现民意,是做好“大民生”新闻的关键所在。
  不可否认,时政新闻缺乏亲近感。所以,将时政新闻民生化,或者说用民生视角来做时政新闻,这是解决民生新闻低俗的一个重要出路。要在时政新闻中找到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切入点,使一篇时政性很强的新闻具有鲜明的贴近性,令人倍感亲切。例如:前几年温家宝总理到西双版纳州视察时,我台在制作出的新闻中更多的是体现出民生的一面,这从时政新闻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各地电视台蓬勃兴起后,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名牌栏目,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云南电视台的《都市条形码》等,在收视率和社会反响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节目不仅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而且为我国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各州市电视台制作的民生新闻由于新闻采编人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差异的影响,各地节目的质量参差不齐。面对新形势,如何提升州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质量,如何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的风格,让其影响力持久呢?笔者认为,应用思想办节目,做有思想的民生新闻。
  一 呈现“看门道”新闻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今,民生新闻大战可谓令人眼花缭乱。打开电视机,名目繁多的栏目、各种样式的新闻尽收眼底。可新闻质量如何呢?形式单调,内容雷同,既无特色,又无新意,表面看似热闹,实则无鲜明主题。如何能站稳脚跟,赢得观众,成为媒体决策人和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新闻实践告诉我们,信息独家占有越来越困难。现在,没有一个电视栏目敢说自己有独享的资源。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不可没有独特的思想。这里的思想包括新闻选择的角度、报道的视角、记者的观点。简而言之,谁有了独特的视角、引人入胜的视点和创新的思维,谁就能在新闻竞争中占领制高点,谁就能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从共享资源中找出独家视角,写出有影响力的报道,才能显示出媒体的地位和记者的本领。
  二 呈现深度新闻
  民生新闻就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中的“民生”成了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市井”,新闻成了故事,仅仅满足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而这种新鲜感恰恰又是难以维持的。
  那么我们的民生新闻到底该播什么?两个字——民生。民生,不是某个人的生活,而是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等方方面面。在这当中,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换而言之,这是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相关大政方针的“平民式解读”,才是民生新闻最需要关注体现的“民生内容”。当然,关注大民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再关注老百姓的身边事,但在此类题材的处理上,我们要从个例中挖掘出值得整个社会思考、借鉴的点,不能只报现象,而要设法给出答案,突出服务性。
  三 呈现人文关怀新闻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已成为社会趋势。作为新闻报道,在实践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百姓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才能增强电视民生新闻的亲和力,树立电视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现在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百姓喜欢、从业人员追求,这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政策观念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更好地发挥媒体应有的作用。
  在做民生新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观众反映的问题题材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这就要求记者采访要扎实、深入、理性,不人云亦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展示,注重理论思辨性,更大限度地彰显新闻的力量,凸显人文情怀。西双版纳电视台开办的《新闻赶摆场》栏目,一直坚持以“人文关怀,关注百姓”为主,也就是说每一位普通百姓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先进落后,他的生存状态、生活空间,都是记者们应该关心、关注和报道的话题,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温暖温情始终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主旋律和主色调,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节目的始终。所以,西双版纳电视台的《新闻赶摆场》栏目自2006年开办以来,发挥自身优势,凸显地方特色,努力把民生新闻做活,每期节目都会征集一个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门话题,然后派出记者进行深入调查采访,从百姓中、从基层中、从民生中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闻题材,新闻内容涉及不同行业的经济成就、典型经验,以及百姓生活中的投诉、求助等,积极地发挥信息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提升新闻的内涵和品质。
  总之,州市电视台通过抓好民生新闻的选题,不仅可以提高民生新闻的关注度,而且可以有效地弥补民生新闻的不足,使民生新闻真正承担起关注民生的重任,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西贝.打造民生新闻的地方特色[J].记者摇篮,2009(6)
  [2]闫晓鹏.市县级电视台节目本土化策略研究[J].新闻传播,2010(9)
  [3]温建营.以民生新闻栏目为切入点创地方台特色频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2)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