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德国分数制【“借分制”让分数活起来】
 

德国分数制【“借分制”让分数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8:58 影响了:

  问题   过于依靠分数来评价学生和教学效果,这是传统教育模式中最让人诟病的一个弊端。它在评价上的单一是显而易见的,而粗暴的一面也不遑多论。一场考试不仅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也受到学生的准备状态、情绪、长短项,乃至试卷风格和难度的影响,但那个定格的数字往往带来一连串的后果。当然,即使最激进的改革者也不会彻底取消分数,那么,能否让分数更有“弹性”呢?
  
  云台中学
  在刚结束的语文测验中,上海浦东云台中学高三学生小陈考砸了。正当他沮丧不已时,他突然想起老师开学时讲过的一番话:“平时上课表现和学习态度可为最终考试成绩加分”。半小时后,他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刷新”的分数:由58分变为61分,成功地通过“申诉”让老师加了3分。据悉,云台中学不少学生像小陈一样,通过“分数协商制”改变了自己的考试成绩。有的同学课外书看得多,有的同学课堂表现一贯积极,有的同学勇于给老师“纠错”……根据规定,这些都可以成为为自己“讨”分数的理由。
  推出“分数协商制”的老师告诉记者,协商加分不是单纯为了分数好看,学生更要看重协商的过程,达到补缺的目的。陈炜校长认为:学生不借“糊涂分”,协商过程中要做到三“明白”——明白试卷为何丢分,明白该学科单元内没掌握的内容,明白今后该如何改进。在云台中学的老师们眼中,学生们要还的“利息”,就是发现自己不足的本领。
  蓬莱路第二小学
  说起允许学生向老师“借”分数,上海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师生可不陌生。几年前,一次英语测验,一个学习一贯挺认真的小姑娘离“良好”差了一分,她向老师成功“借”到一分,结果小姑娘经过努力,期终考试多考了19分。经过校方讨论完善,并引入了金融界“借款”制度,一套完整的测验“借分”制度在蓬二小建立起来,并沿用至今。
  在蓬二小,借分不可超过10分,每个想“借分”的孩子还必须和老师签订一份“借分签约合同”,承诺“所借的分数一定在下次考试或测验时还清,并保证用自己的实力考到××分以上”,除此之外,还要“请××小伙伴为我担保”。在校长季萍看来,“借分”之举,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自从学校首创了“集体借分”的制度,课堂上时常会出现一个小队一起为某一个队员“借分”的情形,大家主动争当小老师,承诺帮助伙伴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看着孩子们在学习中体现出的团结精神,老师们感到很欣慰,“好品质,比分数更重要”。
  在蓬莱路二小,借分有借分条件和操作的一套程序,其中的8项条件十分严密,如借分要有学生、家长或老师担保,他们负责帮助、督促借分人还分。如果借分后未能偿还所借分数,担保人负责帮助辅导借分人,促使其不断提高。借分有时间限定,一般为1个月,最多不超过1学期。这样做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鼓励借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信誉地及时还分。对老师——借分者而言,要对借分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且要公正、公平、合情合理,变借分为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起到催化学生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作用。
  建立借分制度实际是老师向学生发放信用工具,老师要求学生诚信,有责任心、有信誉,有实力还分,同时告诉学生借分具有透支功能,借分后如无力偿还将由担保者做思想工作并辅之补习与指导,共同承担偿还的责任。借分还可以集体借,因为以一个小组或向一个小队借分,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小学生合群的性格和合作的精神,起到用分数来资助集体的荣誉,共同发展自己的学业,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团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起到加强团体成员的联系、合作的作用。
  经过初步尝试取得成效后,学校决定在各年级的所有学科教学中采用“借分制”,结果全校共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成为“借贷人”,而且全部公开操作。尽管当初有些教师和学生存有想法,认为这样做是不是会滋长学生的虚荣心,成绩会不会变得不真实,然而经过一个阶段的试行实践,“借分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些顾虑也打消了。
  借分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常规评价的预设与控制体系,让学生从被动评判走向主动参与,从而激发内驱动力,注重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进而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借分制不仅是一种适合儿童异步发展的评价新举措,而且进一步为儿童创设了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评价环境中,儿童的个性特长进一步发展,对自己的班集体更加喜爱;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四(5)班龚娴同学的家长说,“借分制”鼓励学生积极性,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优秀偶尔考砸的学生,可以创造一个弥补的机会,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偿还,使学生学习更有目标,增强学生信心。
  “借分制”利弊谈
  季萍(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借分制的积极作用比较明显。我校从1989年就开始探索“个性教育”,到目前已进行了三轮课题研究。每个孩子的个性、学习速度、学习效率不一样,怎样根据学生的差异,通过不同方式满足其求知欲望,让学生“异步发展”,这是教育改革中值得研究的,也是借分制的来由。
  当然,借分制只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效果如何,能否推广?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应当承认,在素质教育改革中,目前仍缺少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机制,分数仍然是主要评价指标。现在,学校普遍推行考试等第制,这是淡化学分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用活分数,不让学生的成长被分数束缚。借分制就是这样的尝试。
  董小苹(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借分制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和心理暗示。1968年,美国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他们到一所学校随机挑选了一些学生,然后跟老师说,这些学生很有潜力。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学校,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进步很大。原来,在这段时间中,老师经常有意识地给这些学生一些暗示,让他们感到“我行”。在这种暗示下,学生的潜力得到有效激发。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借分制其实也是一种暗示和激励,它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力。
  曹子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借分制让学生对自己的考分有一定的主动权,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但能否推广还要看实施情况。比如,能否借分,权力在教师手里,教师怎么掌握这个尺度?是否在客观上强化了分数意识而与素质教育相悖?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以此对照,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措施,就是可行的,否则就是不可行的。
  分数是教育改革中的敏感问题,但也无法回避。分数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掌握知识多少和学习的能力,“活用”分数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实行教改也不能一刀切。蓬莱路第二小学办学质量很好,开展教改课题研究的基础较好,借分制在这里可能会取得成效。而在其它学校,借分制就未必可行。“我要加分”,还是“我要读书”?
  钟文芳(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借分制”是评价制度改革下的一个产物。20世纪末提倡的素质教育使得人们对于分数有着一种禁忌,似乎讲分数就是应试教育,于是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要求开始取消百分制,而改用等第制,似乎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分数牢笼中解救出来。但等第怎么得到呢,不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小测验,仍然还是采用百分制,然后根据分数段将学生的成绩折成优、良、中等。于是就有了这种现象:89分的成绩只能是良,而90分的则为优。难道89分与90分之间的“1分”之差有优和良两个等第的差别大吗?也许这只是由于一个字写错了、一个单词拼错了所造成的,儿童之间的学习状况差别其实并不大,而一旦转化成等第,则是两个级别。
  对于学生来说,每个孩子都向往得优的成就感体验,假如因为差一分就变成良,或中、或及格,自然会非常懊恼,蓬莱二小给这些孩子实行“借分”,无疑会满足他们的成就感需要,有助于激励他们更加努力。但对儿童学习的评价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仅仅靠“借分”所能达到的。根本的,仍然应从儿童的差异性出发,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发展程度来对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而不是将89分、78分等“分数”转化为优、良、中之类的“等第”。在这个转化中,儿童学习状况的真实性被抹煞,这样做,不但不会消除儿童、家长对分数的追求,反而更加激化他们对分数的渴求。因为相差一分,成绩报告书上就可能降一个等第。因此,我们不可能仅仅是通过“借分制”来改革评价制度,促进创新教育,而是应该改变这种形式化的所谓的符合素质教育的等第制的做法。
  欢迎读者分享自己的思考并提出新问题(邮箱xiaozhangchina@126.com),及在杂志官网、微博“校长杂志”参与讨论,我们将在整理后请相关学校解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