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常见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3:03 影响了: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抓好了计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可是,现在的计算教学虽然加强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基于对学生计算能力下降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教学存在着五大误区并针对误区研究对策,从而来解决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教学,存在误区,对策
  
  小学数学中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可是,现在的计算教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计算速度减慢,口算以及估算能力不强等,学生的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笔者经过深入的调查,认为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计算教学依赖于情境。
  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等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二、算法多样化变成“形式化”。
  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并不管思维水平是否有质的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牵引。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用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算法虽然多了,却没有适时优化。在计算时,有的学生甚至不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教师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三、课堂练习时间无保证。
  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片面认为现在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有机械、重复训练之嫌,翻来覆去说“算理”,挤占了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
  四、口算不讲速度。
  主要表现在,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浅薄,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有的二年级学生连乘法口诀也没有做到脱口而出,这样势必影响计算速度。
  五、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
  主要表现在,当前不少教师对于口算与笔算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理解不透,片面地认为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口算一般步骤少,运算过程简单,以至于不必在纸上列竖式就能在头脑中很快得出结果,于是就将口算看成简单的笔算。认为口算与笔算无质的区别,而仅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或是运算时间长短、运算步骤简繁的区别。致使学生口算策略单一,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纠正一些矫枉过正的想法和做法,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有以下对策:
  一、引入形式多样
  数学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如果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开展学习,学生能把计算当作一种工具,通过计算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计算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计算教学从情境引入,并就此展开有效的教学这是可取得。但是我们创设的情境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境时要便于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还要通过计算,形成计算技能。比如在教学9加几时就可以创设小猴子买桃子的情境。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3个桃子,算算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很容易想到一盒十个,应该先凑满十,再加两个。如果把这个情境里有格子的盒子换成篮子,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创设情境重要的是与生活相联系为计算教学服务,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相反,而有些计算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此时在教学中通过复习旧知进行铺垫是非常必要,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知识迁移规律,采用单刀直入的方法,把新知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以及比较等方法的运用纳入到自己的已有体系中。在计算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地尝试,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例如,学习“2250÷125”,已经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试练,暴露计算中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但是,在进行复习铺垫的时候,切忌设计一些暗示性,过渡性的问题,甚至认为设置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样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思维能力
  计算要经过观察、比较、想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其过程体现了思维过程的顺与逆,思维水平的高与低。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提倡独立思考。新课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是为了提倡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展示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结果,老师不能引导学生寻求“低层次算法”。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不仅有原有认知结构作基础,还有自身的思维潜能作基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要舍得放手,要相信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多独立思考,尽可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计算遇阻时,再让学生互议互启,老师尽量作问题的共同研究者参与学生的探讨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尝试所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