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对照材料 > 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
 

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9-07-20 10:04:55 影响了:

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_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19 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赏析借景抒情, 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 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 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 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 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 雄健有力, “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 , 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 这也是建安风骨的 代表作。20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白话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赏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 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 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 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 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 ,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 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 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 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

大隐隐于市, 真正 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 得、寄情山水的情怀。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 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 ,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 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 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 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22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赏析??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 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 、 “风 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 哲理,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 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23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鉴赏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 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 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 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 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 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 个 “长” 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 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 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 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 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 的描绘中。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 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 (辰溪、 酉溪、 巫溪、 武溪和沅溪) 。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鉴赏借明月以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 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 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25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 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 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 直前!鉴赏思想感情(中心):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 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26 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 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 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 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 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 一览无遗!赏析??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 入题,赞叹东 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 地的壮伟。

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 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

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 攀登之雄心, 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会 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27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赏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 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 (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 身历逆境思家情切, 不免感 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 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 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 “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 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 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 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 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 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八月秋深, 狂风怒号, 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 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 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 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盗贼 的事来, 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 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 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 蹬乱踢,把被子蹬破了。

(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 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 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穷 苦人(读书人) ,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 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 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赏析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的高尚风 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赏析??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 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 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 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 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 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 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 不叫绝。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 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 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赏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 色”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 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 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 热爱和赞美之情。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 二十三年来, 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 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 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 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 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赏析 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 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 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 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 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 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 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32 观刈麦作者: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 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 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 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 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赏析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 表现了诗人对 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 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 的共同路数。

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 而是表现为作者 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33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 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 谁家新来的燕 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 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 总观赏不够, 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 白沙堤。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 于即景寓情, 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 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 集中而饱满的感受34 雁门太守行作者: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赏析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 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 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后句写守城 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35 赤壁 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赏析??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 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 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 巧,点染用功。36 泊秦淮作者: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赏析??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 的唐朝国势日衰, 当权者昏庸荒淫, 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 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 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 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 ,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 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 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37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赏析??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 阐 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 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 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

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 (王氏殁于 大中五年夏秋间) 。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 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 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 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 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38 无题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赏析??就诗而论, 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

然而历来颇多 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

起句两个 “难” 字, 点出了聚首不易, 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 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 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 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 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 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39 相见欢作者: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 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 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赏析 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 “断” 、 “乱” ) , 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 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 郁的感情。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40 渔家傲· 秋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 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 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 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 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 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 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 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赏析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 同时还表现出 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真 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 而更热爱祖国, 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41 浣溪沙作者: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赏析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42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赏析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43 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 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 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 身穿貂皮做的衣服, 浩浩荡荡的 大部队像疾风一样, 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 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 发微白, 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 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 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 瞄准西北, 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天狼” ,即喻指辽和西夏。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 抒写了渴 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44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译文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 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 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 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照着没有睡 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45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 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 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春社祭祀的日子近了, 村里吹箫打鼓的热闹起来了, 农家人布衣 毡帽,淳厚的古风犹存,好一派清新古朴的乡村风貌! 从今后,若是您(农家)同意我随时来拜访,闲来时我将会拄着 拐杖,踏着月色,前来叩门。赏析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 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 情国事。46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 肉分给部下享用, 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 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 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 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可惜壮志难酬, 白发已生!47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 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 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 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 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 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 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 (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 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 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让我) 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赏析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 而尾联却一笔宕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磅礴的 气势、 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 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 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 的壮歌。

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 民族气节。48 天净沙· 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赏析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 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 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 致。12 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 人描 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 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 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 更加深了悲凉 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 巧妙地连缀起来, 通过枯, 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 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 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 牵着一匹瘦 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 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 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 显示主题, 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 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还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 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9 山坡羊· 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 (潼关)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赏析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 亡, 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50 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 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 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 用。赏析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 由抒发离别之情 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 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 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 诗人的壮怀

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_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 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 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1: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 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 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 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 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 2: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 分)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 (1 分)营造了宁 静(或静谧、幽静等) (1 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 (1 分)的心 情。

(2)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 分) [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 (1 分) 。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 寂静。

(2 分)?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1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 情感的?有何效果?1 3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 一些表现手法。

4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同时这两句诗 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臵身仙境的情景(步 骤三)。

答题示例 2: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① ② 寒山几堵 ,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③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 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 怀。②“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志向。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1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 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 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 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2 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1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 “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 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 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 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 2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 “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 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 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 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岂” “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 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步骤三) 答题示例 3: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 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 漏、 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 羁旅之困、 怀乡之愁, 点明 “乱” 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 到极致。

答题示例 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3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 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 “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 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 、 “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 分) [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 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 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1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 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1: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 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答题示例 2: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 “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 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 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答题示例 3: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注]①: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3 分)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1 分)。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颔联写“荷雨” 、 “湿” ——下起雨来;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2 分,合情理即可给分)。

(2)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 分) [参考答案]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雨霁日出,波平如镜,爱水的“鸥” 尽情地玩乐。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 分)。诗人精神 愉快、神清气爽(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4 ?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提问变体: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 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 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 (步骤一) (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步骤三) 答题示例 2: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步骤一) 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 (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 明情感) (想像 1 分,画面描绘 2 分)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1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 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2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 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 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3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4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 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 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就是以小见大, 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 幻。5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 人却通过“小物” “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 ,联想到汉未分裂动 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 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 味,有风韵,可谓’ “半瓣花上说人情” 。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1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 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 分明。

答题示例: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 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 分)[分析]题目有两问, 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 不要求分析, 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 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 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案参考]?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 , (步骤 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步骤一)表露了作者 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二) [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 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 “ ‘折柳’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 活场景” ,那么就万无一失了。6

高考必考古诗文赏析_高考古诗词鉴赏考点

1)“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的一个字。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 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 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 个更好? [答] ①“阔”字更好。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 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此题只答“阔” 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 点。下同。) (2)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 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 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 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 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 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 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 意在彼”的基本特点, 又具有“言 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

答题要点:①找出诗中的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 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 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示例:问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 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诗中二、 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 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答:①第二联中的“片云”.以远浮天边,喻诗人漂泊他乡;永夜的“孤月”,喻诗人与月共远同孤。

第三联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风”是实景。②两联情景交融,营造了一个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孤寂 冷清的意境。③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洋 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用世的精神;同时从尾联看,诗人有一种老当益壮的情怀.但一生漂泊,终被遗 弃,大有连一匹老马都不如的怨愤之情。

(4)形象型题 设问方式:①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画了什么形象。②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④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诗词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诗词的形象, 要根据诗词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体会形象蕴涵的哲理。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中心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 征,结合诗句内容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要点: 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 (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 示例:问: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 首背西风。”与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头 深藏碧伞中。”两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试简析两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的情感特点。

[答]拟人表现手法。杜诗的“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而杨诗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 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5)语言特色型题 设题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

解题提示:这类题,不重在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因此要学会运用 本编“一(二)古代诗词的语言”中所介绍的答题用语。

答题要求:①用一两点或一二句式,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 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 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语言持色。

[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 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 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 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6)主旨型题 设问方式:①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是二者兼有,你 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②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就词中有关诗句,结合全诗加 以赏析。

解答提示: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 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

答题要点: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示例:指明五代·欧阳炯《江城子》一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历史无情淘汰,他们 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姑苏台上月”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挂了;暗寓警示后人 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辙了。

(7)技巧型题 设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 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提示: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说 过的一些表现方法。

①明辨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②辨明表现手法。A.衬托(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三种;B.象征;C.烘托; 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G.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等。③审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 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答题要求: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 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