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对照材料 >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9-07-30 04:25:24 影响了: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_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集

名词解释:1.教育学: 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 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 的人。

5.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 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6.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 容和方式 7.教育内容 :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 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 的结晶。

8.个体发展:广义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狭义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 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9.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 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

10.环境: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 发展的外部世界。

11.个体的能动性:是人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活动 的倾向和能力。

12.白板说:洛克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快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 样的。

13.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 的水平和需要。

14.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 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能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 会的改革与发展。

15.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 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 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16.教育目的:广义上是指存在于人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狭义上 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 以及课程与教学方面对 所培养人的要求。

17.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依据自 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18.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19.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 育的综合。

20.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者各 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 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2.课程:广义指所有学科,狭义指一门学科。

23.教学科目: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某一学科中选择出基本事实、基本概 念与原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心理顺序重新组织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

24.课程方案;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 件。

25.课程标准:指在一定的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 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 件。

26.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27.学科课程: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的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 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28.活动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 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地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29.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30.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3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 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2.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33.德育: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 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 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形成的道德品质、 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34.德育过程: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道德认识 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35.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_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具有 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在阶级社会里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性。

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 教育; (2)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指思 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2、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通过研究教育 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教育学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 展的客观需要。

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创立时期、发展时期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每个时期 都除了一批代表人物和著作,熟悉这些人物和著作,掌握他们的代表性观点,有助于提高学习者 的教育学修养。

3、教育要素:三个教育要素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种社会实践系统, 即为教育。

a)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 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

b) 学习者:学习者自身的特征: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 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 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 (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 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4)不同的学 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 率和质量。

c)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及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 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上述三大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

(教育要素指构成教育活动的成分和决定教育发展的内在条件,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其 构成要素有:1、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发 展和变化;2、学习者,以其接受教育影响后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来体现教育过程的完成; 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一 切中介的综合,如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 4、教育功能: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涵 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分别是: (1)教育通过传授、训练、陶冶、评价等方式对个体 和群体各方面的发展发挥激发、导向、奠基、重构、提高、矫正、完善、增值和选择等功能; (2) 教育所培养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走进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公民,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对社会 的维持和发展发挥适应、改革和改造的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根本功能,社会功能是育人功能 的延伸和转化。

教育功能有多重类型: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从作用的呈现方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形功能;负 向显性功能;负向隐形功能。

(2)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 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5、教育功能的个体功能:个体功能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 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陈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运用。教育 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是指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 是教育 本质特点的体现。教育的个体功能包括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培养人的功能,人 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功能,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的功能。教育的个体 功能是从教育对主体发展的作用而言的,实际是教育本质的表现形式,是教育功能的第一层次, 也是教育的特有功能) 教育功能的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是由教育个体功能所衍生的,属于 教育的衍生功能或者派生功能。

6、教育目的: (P59)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 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 归宿, 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题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 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 面的要求和指向。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的领域, 含有不 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 也标示这教育活动 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结构层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是整体教育意 欲达到的根本所在。7、单轨制:美国在独立以前,多数地区都曾沿用欧洲双轨学制。在 19 世纪后半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学制的变化与欧洲不同。原来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 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 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

该学制 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大学, 其特点是各级学校形成一个系列、 多种分段, 即六三三、 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模式。这种学制形式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因此 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8、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 、中学(包括中学预备 班) ;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 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

(双规学制是指以西欧为代表的一种现代学制类型。

双轨制设有两套学校体系, 一套为贵族和资 产阶级子女,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另一套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小学毕业后只能升入各种职 业学校,不能升入普通中学和大学。前者条件优越、学费昂贵;后者师资设备差,教学质量低。

两套学校体系形同双规,互不沟通。双轨制的优点是它的学术性一轨具有较高水平,缺点是不利 于教育普及。

)9、混合制(分支型学制) 这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在十月革命前帝俄时代实施的是 :传统的欧洲双轨学制。

十月革命后, 建立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学校系统, 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 又部分恢复了帝俄时代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 由此形成了动工有单轨学制 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 , 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

苏联分支型学制是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端分叉,是介于双规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 的分支型学制。优点为有利于普及教育,又有学术性一轨高水平和职业培训扎实的优点。缺点是 统的过严,管的过死,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具体表现是学日、学时过多,课程过多,教学计划、 大纲、教科书严格统一,学生负担过多。

10、教学 P230: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独立思 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 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11、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 将 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 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12、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规定者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 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是学习者自我激励、 自我评估、 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包括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 13、毛入学率 P377:毛入学率是指某一级教育如小学这一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 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总人口之比。

14、全民教育:P395 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道德发展的需要; 是广义的, 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 性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 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原则。二、简答题 1、教育的个体功能 P34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社会化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生活技能;内化社会文化;形成社 会性的发展目标;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 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 A) 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B) 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C) 教育培养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A) 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B) 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C)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个体个性化必须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也只有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 社会化,才是健全意义上的社会化。教育必须在促进两者统一的基础上,平 衡两者的关系。

3)教育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A)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B)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1)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创新精神。

2)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 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4)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要克服教育负向功能,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需要 当做第一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P86-88 所谓全面发展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 使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 由多 种相互联系而又各有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

(1)德育 德育是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 , 是以人成长生活的意义及规范的内在建 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旨要,通过多方面的涵养和培养活动,向学生传授一定 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智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 教育活动 (3)体育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 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4)美育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的教育。3、当今世界教育思潮的演变。P386 1、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2、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3、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4、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其专业性表现何在? P125 (一)根据学术标准衡量,教师职业是一门专业性职业,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 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育人才为社会服务。原因如下: (1)教师职业资格取得得有严格的规定,在职前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 并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2)教师能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教师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提供服 务。教师这种角色和作用是其他职业无法替代的。

(3)教师拥有专业自主权。教师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从教,其职业 内部有专门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的差异。

综上所诉,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职业的特征,所以是专业性职业。

(二)其专业性表现在: (1)专业理想: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 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立项和信念,是教师专业行为的 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2)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 统,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补充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3)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教学设计 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组织管理能力等。

(4)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新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 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涯中形成 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积 极的自我体验等。

2、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分析教师角色冲突现象 的类型、原因和避免的对策。

(一)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教师作为一个学者,要学习教材、了解与教材有关的 信息,向学生讨教,以严肃的态度研究处理教材 2、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解决教学基本矛盾:知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 之较多,知之完善中充当主导者的角色。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高尚、更成熟,并且使学 生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较好发展。

4、教学设计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有这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 有这双重性质。

6、学生的朋友: 师生之间友情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更加亲近教师,教师也 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二)教师角色冲(运用角色理论分析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 教师作为一门专业职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是多样的,在每 个场合下游不同的表现: (1)角色选择 (2)角色扮演 (3)角色冲突 3、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有哪些?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表现形态有哪 些?P120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教育地位紧密相连。它不仅与人们对教育地位的认识 有关, 而且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与期望有关,还与它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及对社 会的实际贡献相关。

(1)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 a)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教师社会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b) 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形成统一的专业组织是认同教师专业和争取专 业权利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地位的提升,教师职业地位的提 高成为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前提。

c) 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教师的经济待遇应该相当于社会复杂劳动者所 享受的经济待遇水平。

d) 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既有硬性标准如高学历、 教师资格证书等,也有软性标准如道德要求、个性要求等。

(2)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在古代和现代社会的表现形态 a) 社会作用。古代教师依附于政治和经济,教师社会地位不稳定,但 社会作用如传承文化知识和培育下一代还是很大的;现在社会中教师的社会 作用仍然很大,担当着更多的角色。

b) 政治地位。在古代,教师的政治地位总体上是低下的,处于一个被利 用的地位。现代社会教师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不仅享有和一般人共有的 权利,而且教师组织的成立成为了保护这个群体权益的工具和组织。

c) 经济地位。自古以来,普通教师的经济待遇一直比较低下;现代社 会教师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经济待遇 在不断提高。 d) 专业地位。在古代,教师职业没有确定标准,进入门槛比较低;在现 代,各国都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教师职业从业标准。

4、试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P164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1) 目的不同: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 验的精华; 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 个体教育性经验 (2) 编排方式不同: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 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3) 教学方式不同: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的种族经验; 活动课程则主要是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导去获取直接经验 (4) 评价不同: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活动 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联系: (1) 两类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两部分,活动课程和 学科课程都以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自己的根本目标。

(2) 内容上的互补性。活动课程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科课程内容滞后的不 足, 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在时间上的完整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中不同形式的 知识内容相补充、有机渗透,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 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互促性。两种学习方式的互促性是通过两者对学生产 生的不同影响在彼此之间的迁移而实现的。一方面,学科课程中的接受学习适合 于学生学习大量的间接经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活动课程中的从做 到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和自主选择。

(4) 功能上的整体优化性。活动课程内容的即时性、实践性、和从做中学的 活动方式决定了活动课程具有可以弥补学科课程不足的突出功能。两者互相促 进,利于学校课程整体功能的提高;同时,在任何一门课程中发挥好,都会促进 另一门课程的发挥。

两个课程整体优化的特点使学校课程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各 自的功能。

5、谈谈核心课程的优缺点,分析在何种情况下最适宜采用核心课程。P168 核心课程优点: (1)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2)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社会生活问题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 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3)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核心课程缺点: (1)课程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凌乱的、琐碎的 或肤浅的。

(2)学习单位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 影响。

(3)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 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

核心课程适用的情形: (1)核心课程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或中学。核心课程牵涉到多学科知识, 强调实用性问题的解决, 比较注重学生能力的考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 发展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拥有更好的能力,所以比较适用。

(2)核心课程应用于以社会问题学习为核心的课堂中。核心课程针对的问 题和核心便是社会问题的解决, 学生的学习必须以社会问题学习为中心,组织各 学科知识和自身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3)核心课程需要学生形成稳定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核心课程通常采取由 近到远、由内向外、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概念。学习那些接近生活环境的人类基本活动,如家庭、学校、邻居、当地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再逐渐扩展其学习 范围到本地区、本市、本国乃至全世界、 6、简述教学策略的特征和结构,并论述指导策略的现代意义。红 P124 7、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简述题)P306 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单位,也 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正式组织之一。

教育者将相同年龄和相近知识经验的学生组织 起来施教的教学方法,这种学生群体就是最初的班级组织。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是班主任、教师(任课老师) 、学生。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1)正式组织:班级组织的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 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每个班级组织都有工作目标,都要建立 根据班级分工的组织机构。

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 层是对全班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第二层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 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2)非正式组织: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 同的学习和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 自然形成的。学生的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四种类型: (1)积极型。这种群体的价值 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

娱乐型。

(2) 同学们由于情绪上的好感和消磨可与闲暇时间的需要而聚集在一起。

3) ( 消极型。

这种群体体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班主任、 班委会产生对立, 如破坏纪律、 发牢骚、 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4)破坏性。这类群体已经游离出正式组织,他们没有是非 善恶标准,常常对班级组织产生破坏甚至震慑作用。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中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比如教师与学生。角 色的多重性是班级组织角色结构中的基本特点。

学生的角色转换要求班主任和教 师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教育、引导、评价学生。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班级组织信息沟通的主体是单一性的,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班级也 要与学校沟通信息,班级之间要沟通信息,班级要与家庭沟通信息,还要与社会 沟通信息。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随着教育开放化,活动化趋势的增强,过大的班级规模就愈加凸显出其不适 应性: (1)不适应现代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趋势; (2)不适应现代教育以 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3)不适应现代教育开放的潮流。

8、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简答题) (一)班级组织建设 1)班级组织的设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具体 表现为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班级群体现有的发展水平。

2)班级组织水平的评价标准 A) 群体目标导向的积极性与成员对目标的内化水平。

B) 健康舆论对集体的整合性与对成员的参照水平 C) 人际关系的民主平等性与成员的归属感水平。

D) 共同活动的动机、目的、价值的中介行与成员对活动的积极性水平。

E) 管理与自我管理机构的完善性与成员的自主、自觉性水平,是班级形成 教育主题、教育力量的保证。

F) 班级成员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二)指导班级建设 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 1)专制型:这种类型的老师喜欢学生听命于自己,他们的话就是指示、命 令,对不服者动辄发怒、批判、威吓和谩骂。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总是怀着恐惧 的心情,循规蹈矩,战战兢兢地学习和生活着。

2)放任型:这种类型的班主任主张无为而治,而真正的动机是不愿意负责 任。

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宽容学生的一切言行,使学生错误地以为自己可以为所 欲为。这样的班级有群体但无组织,在精神上是疏远和离散的。

3)民主型:这种类型的班主任赞同自己与学生作为一个人是完全平等的。

他们善于倾听学生的批评,并且积极地接纳学生的合理性建议。

(三)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建设和培育良好的班级组织,发挥好集体的教育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培养集体意识,使班集体中的全体成员能够自觉按照集体的目标信念、 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集体、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确定“个人归属集体、献身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信念。

2)培育集体主体情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友好合作、乐于助人、平等交往、 相互团结,形成和发展热爱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具有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4)培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以及勇于批判错误舆论、善于坚 持正确意见、敢于接受新生事物、进取开拓的集体主义自决能力。

5)培育公民意识,使集体中每个成员自觉地意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扮 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9、以一个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实现班级主题性活动的教育价值。

班级活动可分为日常性活动和主题性活动,要真正体现主题性活动的教育价 值,在活动主题的选择和方式上还须注意以下方面: (1)主题性活动的确定要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班主任要努力形成以学生 成长为主线的活动系列, 主题的选择应来自于对学生当前发展问题的判断和成长 需要的知识,各项具体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进行,从多方面深入。

(2)主题性活动的开展应体现学生的全员参与和获益。主题性活动的开展 从准备、总结和反思,都是学生主动参与、建设的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 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这正是主题性活动的出发点。通过系列的主题性活动, 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全面参与,提升学生的素质。

(3)主题性活动要达到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新的体悟和变化,避免形式主义。

主题性活动要关注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活动的设计要吸引学生真实地投入其 中,那么不仅会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4)主题性活动的形式要丰富而富有创意。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组织特征和独特性,来选择活动方式。新颖、独特、有创意的活动方式, 则能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

案例 P166 10、试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论述题)P400 11、举例说明 21 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是: (1)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 (2)全民教育 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 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性教育,学校应当 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 (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 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二、教育民主化 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涉及的内容有: (1)加强地方分权、地方自治权、学校自主权 (2)家长、居民、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社会各部门参与教育管理,任 何一个利益代表都不占优势; (3)参与项目扩大,包括经费、课程、教学法、人事、决策等 (4)工商界、科技界、政界、新闻界等社会各界参与重大教育决策及科研 决策。

这种参与、自治的思想就是教育民主化思想的精髓。

教育平等观念的要点是: (1)教育平等不仅是发展教育所需,而且也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必由之路; (2)平等原则和能力原则是互补的,不应使一个目标屈从与另一个目标; (3)教育平等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皆有益无害; (4)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学到同样的知识,都可以得 到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 含义: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仁慈啊,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 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 要求: (1)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 (2)让学生学会收集、选择、处理 信息,进而学会创造信息; (3)促进学校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如摄像机、 电子学习台灯; (4)进一步建立信息库、信息网络等 表现: (1)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或颁布教育改革的政策法规,把信息教育课程 列入了正式课程,并增大了投资; (2)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教育全球化 特征:各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相互借鉴其教育发展和改革经验的 自觉性日益提高; 各国互相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的趋势日益加强,并由此带来各 国之间学历、学位教育水平大致衔接;各国都日益注重培育能使本国经济、科技 与世界接轨的人才等 基本的表现形态:第一种形态是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日益壮大的留学生 潮是其典型的表现;第二种形态是全球性的教育现象,如义务教育制度;第三种 形态是全球教育, 基于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得独立的跨国教育体系成为可能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_教育学基础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 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 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 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 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 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 要素构成 教育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 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 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 能 显性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 之相符合的结果。

隐性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学生:这里的学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 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学生的发展: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 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 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 、 “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 , 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核心课程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 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殊教育学 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 门要求的课程。

隐性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 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 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教学的含义: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 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 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 道德性格, 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 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 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 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 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 的一种安排基于人的社会化、适应社会要求来主张社会本位的价值取 向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 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 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 业自我的形成本专业资格证书等。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 训练、掌握专门的知识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二、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有目的地培养人才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 征。教育人的工作是由多方面的力量协调来完成的,教师 是通过教书来育人的。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通过承担 各门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们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引 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学生主动地、有 效地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来促进学生健康、快 速的成长。

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 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2.合理的 专业知识;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4.崇高的专业道德;5.强 健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 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 教师的职业形象 :1.教师的道德形象;(榜样示范作用) 2.教师的文化形象;(文化的传递者、维护者);3.教师的 人格形象。(性格、气质、兴趣、对学生的态度)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尊师就是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 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 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 爱 生就是爱护同学,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也是 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现阶段的 师生关系强调的是相互配合与合作,而不再是以教师为主 导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民主平等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 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 意见。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共享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快乐、 成功、 失望与不安,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 发,是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

试述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平等 (4)主动沟通,善于交往。

(5)教师努力提高自我修养。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

第二,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禁区, 如"个性发展"、"选 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 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 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与选修课 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 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而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 课程创生取向 6. 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 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课改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课程设置上,由强调 课程的工具性,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 而转为强调人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由强调知识能力转 为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编制 上,由以学科系统为依据,而转为以社会实际为依据;在 知识内容上,由强调学生学科的系统知识,转向强调知识 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由强 调以教师为中心转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对话策略:2.对话策略: (1)对话概念:课堂教学中师生 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目的在于通过这种交流和沟 通达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形式:问答(提问)策略及其运用——包括发问(问题清 晰, 措辞精炼, 一次一问, 注意难易, 由易到难) 、 侯答 (教 师发问后要留出时间供学生回答) 、叫答(回答问题的机会 均等原则,或分组原则)和理答(生答后,肯定或表扬正 确,而弄清错误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四个环节。讨 论策略及其运用——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 方式,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各自的观点形成对某一为题较为 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 主要观点: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考虑 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 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课程组织应该 心理学化。

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当代教学新观念有以下六大趋势: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像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情感教学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 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 1. 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 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 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 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 性的教学模式。

3. 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 性,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

4. 师生关系的品质。罗杰斯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 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 (1)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 要学什么; (2)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 (3)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4)维持某种滋 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简答: 信息社会的教育呈现哪些主要特征: 1.学校将发生一系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 念 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2.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 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 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 5.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 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 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的表现: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性、独特性和 创造性的形成。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 所在的思想主张。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个人自身的发展出发来确定,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等 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 分,具有激进和非激进之别。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认为教育 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从而使个 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

代表人物: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论述 教育对个体的负向功能 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 一,过重的学业负担、唯“智”是举的做法,使学生的压力 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不能忍受的边缘,严重摧残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造成了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和心理问题的大量 出现。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教育的 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教育对个体发展产生负向功能的根本原因:教育系统内部 各要素之间关系失调(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克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关键是进行教育 内部。首先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需要 当作第一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要改革不合理 的教育制度,如整齐划一的管理制度、扭曲的考试制度等, 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再次,要 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如教师素质不高、课 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当、师生关系不民主,压制学 生的主体自由等。

我国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人的发 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 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 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 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 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1. 德育: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 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 品质教育的总称。

2. 智育: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 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3.体育: 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 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4.美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各育相互渗透,相互联 系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教师职业的基本体特征: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作为专门职业有三个基本特征: 1. 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 育 2.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 专业权力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