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西方技巧吟唱的中国故事 幼儿故事有趣的3-4分钟
 

西方技巧吟唱的中国故事 幼儿故事有趣的3-4分钟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0:34 影响了:

  《西施》这一千古流传的中华故事,古今文人多有涉猎,但由中国人编剧、打造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西洋歌剧演出还是第一次。《西施》虽然使用了西洋歌剧的形式,但在音乐上与中国观众没有丝毫隔阂,整部剧在变幻的旋律、气韵中孕育着充沛的力量。
  全剧最大的亮点,最突出、最精髓的应该说是音乐,它在整部作品中令写意与立境展示出唯美动人的艺术效果,尤其是音乐上的多次高潮,其层层推进对演唱者来说是具有很高难度的。
  《西施》是著名作曲家雷蕾的首部歌剧作品。她的《渴望》与《上海一家人》等多首知名影视歌曲,其旋律早已被国人所熟悉,被誉为“乐坛神笔”。此次的《西施》,剧中的音乐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性灵,赋予了全剧一种独特的质感。雷蕾相当注重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剧中的旋律明显包含了一些人们熟悉的民族民间的音调,如使用了钟、磬、萧等大量的民族乐器,很多音乐是以古曲形式谱就,呈现出清新、细腻、唯美、流畅的中国美感。这对于很多不习惯听西洋歌剧的观众来说,这样的音乐令他们深感听觉舒服,产生了很高的审美愉悦。特别是这样的音乐能够把西方的美声唱法和中国女性的柔美完美结合起来,使音乐带来的历史感、年代感、地域感更加传神。
  《西施》中最重要的一首咏叹调《绸缪》,是由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来的咏叹调,独具中国韵味。它旋律优美,调子飘逸、隽永,朗朗上口,没有一点俗气,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非常动人。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唱段:一是西施被沉江时,她要求摘掉眼罩,在生死的最后关头,请求人们告诉她祖国的方向,并哀婉深情地唱起全剧的最后一首咏叹调――《请你用手指向越国》。“请你用手指向越国,请你将心朝向越国......我的祖国,请你张开手臂拥抱我......”。.乐曲最后是西施用生命在呐喊。这一段的再现部在A小调上主题升华,并最后落在高音B上。那种发自生命的最后呼喊,那种内心的苦痛似乎字字催人泪下,令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触摸到,深深打动现场所有的观众。随后,西施身着淡蓝色越服向舞台深处缓缓走去,在江水中渐渐失去了踪影,全剧也由此进入到了悲剧的最高潮,坐席间传来抽泣声。一曲终了,大家仍沉浸在对西施命运的悲悯中,久久不能释怀。另一个是越王勾践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影子之歌》。歌声在压抑中蕴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爆发力,一个蒙受屈辱的复仇战神呼之欲出。这是非常好听的唱段,表达着勾践烧灼的内心。
  雷蕾在旋律创作上的另一大特点还在于,整部歌剧中抑或描摹意象,抑或抒发情感,优美的旋律时常出现。《西施》贯穿整篇的主题音调就是那代表着越国的旋律:完美的拱形旋律结构,小调主和弦上行后过渡到属和弦各音下行,开放结束于属音并自然过渡到主音使得旋律再次重复,忧伤的期待感贯穿在整部歌剧中,令人感伤。尤其是它在剧中反复出现,细腻抒发了西施在不同情境中的心情以及柔弱的女子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如“正在用绳索捆着那柴草,天上的三星啊,出得这样早…..让我可怎么好......”,这段《春江花月夜》中的旋律在整部剧中出现多次,另外《绸缪》之歌也是多次响起,令人感觉到了它的魅力,即思乡的魅力,对祖国怀有深情的魅力。特别是当妹妹郑旦被残忍杀害,肝肠寸断的西施耳畔又响起了这首熟悉的曲子,场面感伤,触动人心,观众席上始终鸦雀无声。
  歌剧《西施》首度把流传已久的中国题材搬上西洋歌剧的舞台。那么庞大的气势、精致的灯光和景致,非常令人震撼。不过它在音乐上与中国观众是完全没有隔阂的,该剧在北京成功上演八场,引起了广泛反响,同时也赢得了很多知名人士的美誉。一些观看演出的音乐界人士对歌剧《西施》十分认可并指出:虽然这部歌剧在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方面还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但它对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还是具有成功的示范意义。雷蕾在谈到关于《西施》的音乐构思时也说:“探索东西方艺术潜在的共同规律,将表面上完全不同的艺术语言结合在一起,用西方的艺术形式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神韵是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全剧要散发出浓郁的诗意和深沉的浪漫,没有西方歌剧中语言的隔阂,又不像是流行歌曲那样没有节奏和内在音韵的感觉是很有难度的。写作时曲调在我的心中实际上已经上演了无数次”。
  专业人士一致认为:《西施》是一部西洋歌剧,用歌剧这种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可以看成是西方艺术开始和我们国家文化相融合,也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一种方式。实事求是地讲,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不是文化大国。把文化作为一种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也只有我们的文化为外国人认识并认可了,才真的是我们国家的强大和被认识与认可的体现。但是,艺术作品如果不能走向自己的人民,所谓“走向世界”只能是一种貌似时髦的标榜,或是自欺欺人的假象。在我国,剧作家过去是尝试过西洋歌剧的种种创作手法的,如前几年,谭盾他们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就搞了个歌剧《秦始皇》,并在大都会歌剧院上演,我最不喜欢的是歌剧中的人物用英文来演唱。很多评论家都指出《秦始皇》的曲调太多模仿意大利歌剧《图兰朵》的地方,显得乏味。而美国《华盛顿邮报》乐评家肯尼科特也毫不客气地指出此剧在创作上着墨于西方歌剧的模仿较多,没能避免模仿的缺陷。虽然褒贬不一的看法很多。不过,能有一群充满热情和各种能耐的人齐心合力,有这些实干家搞歌剧还是非常令人尊敬、欣慰的一件事情。只是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实,就要不断调整思路,把握国际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发展中调整、发展自己。
  虽然,有些业内人士认为《西施》未免太通俗,在音乐与戏剧的结合上还存在着前者轻而后者重的情况,音调虽优美,但角色的情感抒发强于性格深层特征的刻划;咏叹调还有歌曲创作的痕迹,说白与唱腔的转换有时不够自然,某些艺术细节的处理亦有粗糙简单之弊;在配器方面,排除交响乐团演奏的因素,序曲部分各乐器音色之间亲和力相对比较弱,有些粗糙而难以融合,好在幕中人声部分的优越遮盖了配器的不足。如果能够让配器的色彩像旋律那样,帮助作品的每一部分去写意、立境,这部歌剧将会有着更集中的情感表现。但更多的人还是认为其音乐平易近人,很多咏叹调朗朗上口,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当前的中国歌剧市场来说,能做到好听易懂实在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西施》更大的意义正如编剧邹静之所说:大歌剧这种形式是通向世界文化的一个通道,用这个通道去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让中国更多的音乐爱好者通过自己熟悉的中国艺术去了解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歌剧。以后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到歌剧,也让歌剧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西施》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通道来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其实,无论是歌剧创作者还是喜爱歌剧的观众,我们不妨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部新歌剧的诞生。无论是褒是贬,我相信那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现场观众的掌声就是对这样一部歌剧最好的肯定。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从业者加入到中国歌剧的发展当中,用现代的艺术观念与传统艺术,创造出更多我们国家自己的舞台形象,传达出中国精神。
  也许,对于中国原创民族歌剧新高潮的到来,我们还是可以静静期待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