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真诚的爱撒向带病的花朵] 图片制作带字
 

[真诚的爱撒向带病的花朵] 图片制作带字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1:56 影响了:

   [摘要]亲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还是幸福家庭的源泉。良好的亲情观和良好的亲情氛围能够促进中学生性格的完善与发展;反之,不良的亲情观不利于中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亲情价值观教育不管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 亲情 亲情教育
  
  曾记得我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刚办完母亲的丧事返校。当我读到课文的结尾时,刚去世母亲的辛苦的一生仿佛历历在目,很多情景在脑海中一幕幕放映起来。我的眼泪情不自禁流出,声音哽咽。但当时有的同学竟嬉笑闲谈,流露出从未有过的人情寡淡。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为自己也为我的学生。时下有的同学对别人失去亲人的悲伤置若罔闻,有的对于老师带病上课也认为理所当然,更有甚者对家长的教育拍案而起,拂袖而去,离家出走,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一线教育的中学教师,在面对着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不禁开始反思我国中学生的亲情教育。
  
  一、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亲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还是幸福家庭的源泉。亲情,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亲情观和良好的亲情氛围能够促进青少年性格的完善与发展;反之,不良的亲情观不利于青少年各方面的成长,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
  中华民族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荀子说:“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成,国无礼而不宁。”我们的祖先就特别注重社会公德和做人准则,他们崇尚礼仪,敬老尊贤,待人礼节。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孔子特别强调爱敬之心应由对自己的父母开始。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爱亲敬亲,是顺道而行的善行;不爱不敬,是逆道而行的凶德;不爱敬自己的父母而爱敬他人者乃别有用心,属于“凶德”,只有先爱敬父母而爱敬他人者乃仁人之心方为正德。”《中学生守则》也对孝敬父母作了明文规定,所以“人类不灭,孝道永存,人性不泯,孝道永昌”。
  一个人的中学时期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极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亲情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导致中学生中有些人亲情意识淡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中较少换位思考。这是值得我们关注、思考并加以研究的。一家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研究,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
  《实验心理学》一书认为缺乏情感的智力是残缺的智力。《基础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学习知识,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者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孩子如果缺少了亲情的关怀和教育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开始变得内向,孤僻,厌学,心理和生理发育失衡,德、智、体发展滞后,在素质、品德教育和个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甚至自我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为人之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育人塑魂之重任,上述种种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如不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就有可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普遍的亲情教育显得迫在眉睫。
  
  二、亲情观缺失的原因
  
  1.父母不和或与孩子长期两地分离
  有一些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家庭,在情感介入和情感反应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缺少同情和安慰,情感距离较大,双亲关系疏远、冷漠,缺乏情感共鸣。同时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或者因为工作原因与孩子两地分离,这也导致了学生亲情感的缺失。在我所任教的班上,我曾对几位心理健康存在严重缺陷的同学做过较全面的个案研究:
  学生A,男,从小父母离异不管孩子,A跟年老的外公外婆过,初一,在梦中见到了妈妈,并说要回家了;初二,外公去世,听别人说妈妈打电话来说要回家,并欣喜地告诉老师和同学;初三,外婆去世,妈妈何时回来呢?
  学生B,男,自己一开始上小学,爸妈外出打工就没有回过家,跟爷爷过,现在生活都没保障了,逼得晚上翻越学校围墙偷生柑子充饥;
  学生C,女,父母离异,在习作中写道:“我妈有钱,但我不喜欢她有钱,虽然我需要钱,但她的钱我不稀罕,我要的是我真正缺少的爱――母爱。在妈妈那里我总是很想气她,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她在乎我的存在。”
  上述这些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家庭背景培养了这些特殊的学生群体(不排除社会和学校的影响),他们自生活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者,他们有的生活在永无休止的家庭矛盾中,有的甚至成为父母双方的“出气筒”,有的跟着继父继母过着难为情的生活,有的温饱不能保障。这些千差万别的不幸,只会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灵创伤,导致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的产生。
  2.父母不正常的心态对学生亲情观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很多学生父母的心态是不正常的,这导致了学生家庭的行为控制方式极为不健康,经常采取放任、混乱、刻板的方式对待孩子,混乱而又严厉的行为控制最终导致了学会对于亲情的冷漠、扭曲、甚至为此产生反叛心理。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是父母过度焦虑心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巨大影响。父母的过度焦虑就表现在他们过多的夸大现实的严峻性,把自己对于社会的危机感转嫁到子女身上。就导致了他们对于孩子正常交往行为进行限制,从而导致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态。其次,是急于求成的心理对子女亲情观进行了抹杀。很多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子女的身上,抹杀了子女的兴趣影响了子女的个性形成,很多家长习惯于把自己很多所谓“一生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而导致的对其期望过高,求全责备,使得子女形成了急功近利、贪慕虚荣的个性。
  很多父母牺牲自我心理严重影响了子女的独立生活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比如子女在学习以外的一切都由“专职服务员”代劳,这导致他们自己认为当然没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和必要,必要的生活技能当然难以发展起来。同时,这也致使子女不懂得尊重父母。因为父母天长日久的服务性劳动往往会被子女忽略、习以为常。他们也许会依赖父母的照顾,却并不一定因为这种依赖而感激或尊敬他们。相反子女往往因为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一事无成而看不起他们。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亲情教育
  
  那些由于亲情感缺失而导致心理不良的学生,他们虽然与我们同处一个校园,同坐一间教室,但他们的情感寄托在哪里?他们真有属于他们的一片蓝天吗?缺少父母呵护的他们,怎能安心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呢?不能安心学习又从何而有好的成绩?继而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又从何而来?如果我们教师对他们的教学方法稍有不慎,那么他们的“越轨”之举就在所难免了,因为在他们眼里,书上说的与老师讲的都离他们的现实太遥远了,他们没有得到真情的呵护,他们又哪知世间真情为何物?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世界。他们无比信任地把这颗大星星交给我们――做老师的人,要是我们做老师的人,在心里像他们对待我们一样,把无形的信任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与和谐。”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如实的接受学生,并且理解学生感情的话,就会产生又意义的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亲情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教师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法去育人,在生活中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作为师者多为这些特殊学生设身处地的着想:如果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如果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如果我们再多一些假设,我们就会不知不觉的走进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同喜同悲,同忧同乐,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感情成为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
  苏霍姆林斯基同时又告诫我们:“没有感情就没有教育,但情感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方法和分寸。”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通过心理、行为不良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促使他们从心理忧郁、情绪低落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降低学生行为的强迫症状、孤独感、过分敏感和过度焦虑;消除其社会交往中的敌对行为,培养学生的亲情观,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让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并使得他们能够与周围的亲人分享这种快乐.
  如前所述,不正常的家庭及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也是导致学生心理行为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可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使家长了解和体验到健康的家庭功能对于教育儿童心理行为不良的重要价值。在家长对学生不良行为和心理进行咨询过程中,教师应对家长进行家庭咨询和治疗策略指导,促进亲子之间的言语沟通和积极的情感介入,帮助家长调整对学生的行为控制程度,达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分苛刻,使学生从父母或其他亲人那里获得积极的鼓励、理解、安慰和支持,感到家的温暖。为学生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的转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让他们回到爱的怀抱中来。把对父母的爱推及到周围人的爱,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个人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教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燃烧起来而不是让他们腐朽下去。只要我们把融融的爱洒向他们,让那些带病的花朵沐浴在阳光雨露下,就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参考文献:
  [1]教育科研,2002,10.
  [2]詹万生.新德育,2007,(9).
  [3]周军民.直击新课标.鄂教版.
  [4]赵志毅.亲情教育:一个亟待关注的领域.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