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浅谈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苏州博物馆要门票吗
 

[浅谈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苏州博物馆要门票吗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3:24 影响了:

  摘要:博物馆开展小志愿者活动,不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自我的平台,而且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介绍了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讨论了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意义,对博物馆如何持续有效地开展小志愿者活动作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 中小学生 志愿者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博物馆志愿者的行列,积极投身于公众文化服务之中。其中,有一类非常特殊的人群,虽然个子小、年纪轻,脸上依然稚气未脱,却活跃在服务观众的最前沿,成为博物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便是博物馆小志愿者。然而什么是博物馆小志愿者?小志愿者到博物馆能为社会、为公众做什么服务?博物馆开展小志愿者活动有何意义?博物馆应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志愿者活动?在博物馆工作大力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作相关的探讨。
  一、“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的现状
  博物馆小志愿者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以博物馆为平台,利用自身兴趣和特长来服务大众的中小学生,他们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传播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志愿精神,从而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
  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早在1996年辽宁省教委面向全省中小学开展的雏鹰行动中,旅顺日俄监狱旧址陈列馆就成为了旅顺口区登封小学的社会实践场所,与其建立了志愿服务关系。之后,小志愿者活动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中国科技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广西省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内蒙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都陆续开展了小志愿者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受到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欢迎,还获得了公众的一致肯定和广泛赞誉。
  其中,湖南省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于2004年初,为配合湖南省博物馆实施中小学生团体免费参观而开始启动,之后每年都招募培训了一批中小学生参与馆内陈列和临展的讲解以及观众服务等工作,2008年获得了“2007年度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称号。广西博物馆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志愿服务队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博物馆开展劳动、参与馆内及社区展览、讲解,成为了宣传“记住家乡、热爱家乡”的宣传员,2009年荣获了“牵手历史――首届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提名奖?。河南博物馆小志愿者团队至今已成立五周年了,每位小志愿者都是在每年暑假期间通过“国宝讲解小明星暨小志愿者选拔活动”挑选的,目前人数已超过120余人,中国文物报、香港大公报、河南日报、河南商报、郑州日报都相继跟踪宣传。而中国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活动自2008年以来已经连续开展三年,目前成为了该馆的品牌教育活动,在今年5月31日“体验科学,快乐成长”活动中,小小志愿者为胡锦涛总书记讲解,受到了总书记的赞扬与鼓励。
  虽然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会反响良好,部分博物馆的小志愿者活动已逐步走向持续化、规范化、品牌化,但是由于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开展历史不长,大多数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还处于空白状态,整体还处在初级的发展时期,所以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一些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一般是由教育人员兼职管理。参与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的未成年人构成比较单一,大部分是小学生,初、高中生较少。大多数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的工作岗位比较单一,主要是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博物馆为小志愿者进行培训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培训内容比较单一,不够丰富,培训形式多以讲授式为主,不够多样。很多小志愿者服务持续时间不长,导致组织流动性较大。
  二、“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1.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中,大批的青少年广泛参与博物馆公众服务,除了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人提供服务,实现自我价值之外,也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在传递爱心、参与公益事业中,小志愿者们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相互沟通、团结协作的意识。此外,由于博物馆志愿者由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成员组成,中小学生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大家庭中来,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与互相交流的机会,扩大了他们的生活空间,拓展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
  2.彰显博物馆公益性,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推动博物馆走向社会更好地服务未成年人
  通过开展小志愿活动,不仅为博物馆免费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将博物馆的公益性与志愿者精神二者完美结合,而且让博物馆了解了中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听取到小志愿者对博物馆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有效搭建起博物馆与未成年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此外,在志愿服务中,可逐步养成中小学生终生关注博物馆的习惯,激发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增添其历史人文知识,使之成为普及人文知识、传播优秀文化的使者,从而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配合学校开展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
  3.提高公众志愿意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小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不仅使每一位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也给予了他们心灵的洗礼。翻开博物馆的留言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观众称赞他们“语言流畅、口齿清晰”、“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并有感于他们身上所传递的志愿精神以及对优秀文化的热爱。可以说,通过开展小志愿者活动,在全社会起到重要的辐射作用,有利于在全社会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加强了公众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有利于加强核心道德价值的凝聚力,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对博物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博物馆开展小志愿者活动不仅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自我的平台,而且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说,于志愿者、于博物馆、于社会是三赢的好事情。在“志愿者精神”日渐普及的今天,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加入到博物馆小志愿者的行列,如何在博物馆中持续有效地开展小志愿者活动?结合我国博物馆小志愿者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成立主管机构,健全运行机制
  为确保博物馆小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开展小志愿者活动之前,博物馆应在其教育部门内成立主管机构,挑选具有亲和力和责任心、富有学生工作经验的教育人员担任小志愿者工作管理人员,负责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中规划、宣传、招募、培训、指导、管理、考核和表彰等相关工作,并作为枢纽和桥梁与小志愿者进行联络和沟通。博物馆还应制定和完善博物馆小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不仅规范博物馆小志愿者的招募、面试、培训、考核、表彰等相关的工作,同时对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加以规范,使小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对外招募
  目前,虽然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比较多,但是参加博物馆小志愿者的人数并不多。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手段,让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知道博物馆是他们奉献爱心、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了解博物馆小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以及意义所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不断扩大博物馆小志愿者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例如,可采取和学校、社团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合作,由其负责宣传、推荐甚至初选;可利用电视、平面、网络等媒体公布招募信息,对优秀小志愿者的事迹进行报道,征集设计小志愿者的标志、口号、服装等;可在博物馆内或者馆外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摆放易拉宝等。
  3.提供各类培训,抓好日常管理
  博物馆小志愿者可谓是博物馆形象的代言人,其志愿服务的质量应符合博物馆公众服务的要求。所以,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小志愿者队伍,博物馆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系统提供各种培训,另一方面应坚持不懈抓好日常管理,对小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及时的督导评估。
  为了让参与的中小学生更快地适应小志愿者组织,并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在上岗前博物馆应给小志愿者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概况、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志愿者、小志愿者管理制度、服务礼仪、文博基础知识、陈列展览内容介绍、服务岗位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等。由于小志愿者一般包括了小学生和中学生两个群体,所以培训时也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提供与其年龄特点与认知层次相适应的内容。在上岗服务期间内,博物馆还应不定期地组织小志愿者外出参观、学习和交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促进其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外,可针对小志愿者年纪轻、缺乏生活和工作经验等特点,开展自我成长、团队建设、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从而不断加强小志愿者自动自发、沟通合作等意识,提高其临场应变的能力。培训的方式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示范等,还可针对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等特点,采取新老志愿者座谈、观摩优秀小志愿者服务、场景模拟、专题讨论等方式,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培训效果。
  在开展小志愿者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如下情况:由于小志愿者还尚未成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有的在培训和工作期间遇到困难或者产生了与参与前预期的反差后,容易半途而废;有的在工作中不能达到博物馆工作的要求,影响了服务质量;有的觉得工作比较枯燥,变得倦怠与敷衍了事。所以博物馆管理人员要经常主动与小志愿者沟通交流工作与生活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平时对于他们服务时的表现情况要及时进行督导规范,年终时可根据业务考核成绩、出勤情况、工作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确保小志愿者服务质量。在提供工作岗位时,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成长的规律,在中小学生可做、能做的范围内,尽量丰富工作内容。例如,可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表现力等特点,安排他们给中小学生讲解、进行现场表演、辅助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指引观众参观、参与观众调查等,一方面,可以拉近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工作兴趣。在安排服务时间时,考虑到小志愿者特别是中学生志愿者在上学期间学习压力较大,周末各种活动安排较满,可将服务时间集中安排在节日长假、寒暑假期间,一方面,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使其服务时间得以充分的保障,提高工作出勤率;另一方面,可缓解博物馆参观旺季时人手不足的情况。
  四、注重激励肯定,加强团队凝聚
  为了有效地调动小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博物馆应及时对小志愿者进行激励肯定,将奖励机制与规章制度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形式可多样化。例如:公布观众的表扬、评选优秀小志愿者,举办表彰大会,颁发证书和奖品,组织优秀小志愿者外出参观学习等。通过这些奖励使小志愿者感受到服务的价值,产生服务的自豪感。
  由于小志愿者的年龄、学历和服务时间各自不同,相互之间比较陌生,为了增强小愿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加“博物馆小志愿者”的集体凝聚力,博物馆可为小志愿者设计标徽、工作服或标志物等,在小志愿者服务或活动时使用,平时可积极开展各类团队活动,例如OB拓展训练、讲解比赛、联欢会等,设立“小志愿者意见留言簿”,开设博物馆小志愿者QQ群,在小志愿者生日或者节日特别是“六一”儿童节和“五四”青年节时发送贺卡或短信,注重加强博物馆与小志愿者之间以及小志愿者与小志愿者之间的沟通联系,逐步培养他们先进的群体意识,从而持续吸引和保留小志愿者,不断扩大小志愿者队伍的规模。
  五、开展多方合作,争取社会关注
  小志愿者活动是否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光靠博物馆单方的力量是不够,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的配合、家长的理解、社会的关注等都是缺一不可。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可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奥运会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关注、甚至参与志愿者工作。目前,我国也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开展志愿精神教育,2009年7月教育部还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强调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而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社区服务和社区实践也已被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所以,博物馆可充分利用目前的良好契机和浓烈氛围,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方支持与关注。例如,可主动邀请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共建志愿服务基地,将小志愿者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者寒暑假实践活动项目,共同开展招募、培训、管理等相关工作。通过报名学生或者在网上家长学校传递《给家长的一封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与成才观,关心支持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在举办小志愿者招募仪式和表彰大会时邀请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出席,对孩子给予殷殷期望和充分肯定。平时定期与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小志愿者表现情况,并在年终时给予积极配合的学校、家长颁发特别奖励。同时,邀请媒体进行跟踪宣传报道,推荐小志愿者参加社会上各类志愿者评选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以上举措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开展多方合作互动,从而形成育人整体合力,搭建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平台,巩固志愿服务的教育效果。
  相信,在“三贴近”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在博物馆工作者的不断实践中,未来博物馆小志愿者活动将会持续完善,推动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和社会向前进步,而博物馆小志愿者们也将会茁壮成长,真正成为优秀文化的小使者、志愿精神的传承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