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时实践教学【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时实践教学【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7 04:03:07 影响了:

   [摘要]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存在的实践教学涵义界定不清楚、教学环节不规范、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本文主要依据师生反馈信息和自身教学经验,剖析制约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发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实效性 师生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深化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尽管各高校都在进行着积极的实践与研究,并已取得较大成绩。但是,实践教学涵义界定不清楚、相关人员不够重视、师生互动不强、教师间沟通较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发挥。
  一、厘清实践教学内涵,构建“五位一体”的责任链条
  目前,高校和学界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比较混乱,有的把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有的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单纯由学生完成的教学活动,没有形成基本的考量标准。这不仅妨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而且还影响了任课教师之间的教改交流以及学术界对实践教学的调研。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涵义是增强其实效性的首要前提。判定实践教学内涵的标准“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以及是否以学生作为主要活动对象。这样,既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采用的带有实践性的辅助教学手段区别开来,又明确了实践教学是比社会实践更广泛的内涵。
  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定位的不准确直接影响了其受重视的程度。长期以来,高校普遍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当成课堂理论教学的点缀,其地位更无法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相提并论,这直接影响了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实践教学成效的发挥。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明文规定:“要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这项举措在各高校执行后,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的现象大有改观,但效果仍不尽人意。实践教学课时少、实践活动经费不足、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大打折扣、个别学生作业存在抄袭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行为,而且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构建学校、开课学院、教研部(室)、教师、学生“五位一体”的责任链条。其中,任课教师居于链条的中心位置,上承领导部门,下启授课对象,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总设计师。教研部(室)作为直接管辖任课教师的领导部门,应当在主任的领导和组织下,听取和总结教师实践教学的经验教训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确定基本规范。分管全校思政课教学的院级领导部门负责统筹思政理论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上传任课教师和教研部(室)的意见和建议,下达学校的相关指示和指导性意见。以教务处和学工部为主的校级领导部门负责下拨实践教学经费,为实践教学展开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和精心编排,并将其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势必成为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动力源泉。
  二、精炼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活动形式
  总体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在每一轮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过于单一或者过于庞杂、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具体而言,受授课人数众多的限制,任课教师通常只能统一组织部分学生进迁社会调查或参观访问,安排其他学生自由选择其他实践形式,或者直接布置所有学生自由组队分散进行社会调查。有时候甚至先确定活动形式,再选择实践内容。按照这样模式运作,绝大部分学生在四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仅能参与一至两种形式。
  内容需要通过形式展现出来,形式只有承载内容才得以饱满,否则就是空洞的内容或无谓的形式。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至少符合下列一个要求:教学重点、疑点或难点问题,以及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根据大环境和大背景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思政课教师应当在紧扣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实践活动形式。
  1.社会实践
  对社会热点进行问卷调研是最直接了解社会的方式,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参观考察历史遗址、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名人故居、民营企业等场所,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现实的质感认识。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人数统一组织或者安排学生自行前往。采访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通过他们口述的形式回忆亲身经历,可以使学生以直接触感的形式接近鲜活的历史或现实,并通过与之沟通交流深化认识。
  2.课堂实践
  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纪念活动进行主题演讲,凸显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教材上涉及且在学界存有争议的问题或教学中运用的现实热点案例可以进行讨论或辩论,可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场应变和语言表达能力。思政课中的重要史实或案例可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以穿越时空的方式感悟此时此景。
  针对教材上某些重点或难点内容在规定课时内不能讲授完整或透彻的部分,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做主题讲座以深入或拓展理论认识,也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或已毕业的校友做报告或开交流会,通过倾听和交流,帮助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校园生活向职场工作的转变,帮助他们解决如何面对激烈的升学和就业压力、怎样与同窗和同事融洽相处等问题,协助大学生认清社会现实,化解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困惑。
  3.校园实践
  研读经典著作,观看影像资料。课堂理论教学中无法完成阅读的重要学术著作和无法完整观看的影像资料,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时间给学生列出参考范围、备选主题甚至是具体篇目,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变换捕捉历史信息的渠道,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汲取知识的自主性和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观看影像资料的实践形式尽管寓教于乐,但影视剧为了吸引观众或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往往添加一些虚构成分,学生仅通过此渠道易造成对历史的误解。因而,教师在采纳这种形式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查找资料辨识信息,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师生互动力度
  方案实施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被纳入课内学时,改变了长期以来在课外完成的情形,获得了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实行情况看,实践教学不如课堂理论教学规范,特别是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的环节,任课教师反馈学生信息不及时,导致学生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也不了解其他同学的活动状况,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成效。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和偏见,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从设计教学计划到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统统规范和完善起来。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以前,任课教师应当做好总体规划和周密布置,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经费预算、运行时间安排、沟通与联系方式、人身安全教育与保障、论文书写规范、例文示范、提交作业方式、预防作弊措施等。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性别分布等因素进行微观调整。没有制订计划,或者计划制订得不完善,都易造成实践教学活动的随意性或超出掌控范围,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发挥。
  在实践教学执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实践教学日趋完善和人性化。教师可以通过电话、QQ、MSN、博客、课程网站等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碰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递交作业后,教师应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前,及时将批阅结果反馈给学生,并采取自愿与择优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根据授课班级人数和论文质量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成果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并进行展览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参考。在实践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还应作一个包括实践教学选题、调研地点、实践成果完成情况、学生的反馈信息、成绩分布等方面的总结报告,为以后继续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经验和教训。
  四、加强教师之间交流,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调整后的高校思政课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具体课程。它们在教学内容、侧重点和目标等方面各具特色,但其实践教学都以活色生香的社会作为共同的活动平台,实践主题重复、活动形式类似、教师指导学生吃力等问题普遍存在。
  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任课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尽量避免实践主题的重复,或者在确定类似甚至是同一主题的情况下,可就如何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如何评判学生实践成果的标准、如何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等具体问题进行商榷;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承担思政课的学院及其下属各教研部(室)召集全体任课教师对本学期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和系统总结。另一方面,每一门思政课程都跨越多个学科或领域,而任课教师的教育背景和研究专长通常仅涉猎一至两个学科或领域,这对于讲授庞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指导学生多样化的实践选题都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到实处,就更加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其达成途径只能是不断地进修学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无论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还是对于广大学生,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随着实践教学活动及其科研活动的深入,针对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切实增强实效性的手段和举措,将会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
  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度党建与思政课题的研究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