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内部控制适应性原则的理论依据
 

【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内部控制适应性原则的理论依据

发布时间:2019-01-18 04:03:02 影响了: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状况,指出促进课堂互动,是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的主要途径,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交互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模式。为了促进有效的课堂互动,师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如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情、激发、激励原则以及平等性原则;学生则要遵循参与合作、有序竞争、学以致用原则以及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互为用的原则。
  [关键词]英语课堂 互动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一、前言
  
  随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意识到:一堂英语课的成功并非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是否面面俱到,语言点即语法、词汇搭配的介绍是否详细透彻,而是取决于学生能够接受多少知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否得到了练习和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混淆了三个概念:教学在课堂上的输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输入、学生对英语的交际输出,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输出大量的语言信息,学生就能够全盘接收,并且按照教师的预期输出语言。因此,过分地强调教学方法――即教师输出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实际上,这3个概念相互影响但并不完全相同,学生对英语的输出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目标。课堂教学,是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遇到阻滞,会向教师求助。这时,教师的信息输出具有更加实用意义,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的语言输出、学生的语言输入、学生的语言输出这3个环节之间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出,其他两个环节都是辅助性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一项互动活动,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好机会。本文试图探讨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在互动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都需要遵守的一些原则。
  
  二、英语课堂教学互动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其实践方法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概念、论点等,问题留待他们去探究(Williams,2000:49)。学英语并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英语当作一种培养学习者能力的手段。教师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任务,学习者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把学习和使用英语知识与个人的经验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依靠自身知识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建构自己对事物和观点的认识与理解,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训
  2.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发生在学习者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之中,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是重要的互动对象。有效的学习秘诀在于交互双方的知识和技能处于不同的水平(Williams,2000:40),学习者通过与知识技能强于他的教师或者伙伴交往是提高其能力的最好办法。根据这一理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人经历各不相同,在许多方面,一个班上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处于不同的水平。师生之间或者同学之间在不同方面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成为必要与必然。在英语课堂上,学生者通过与教师或者同学之间的英语交流彼此影响,去认识世界,并不断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提出,学习者是各不相同的,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更加与众不同。人本主义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时,要为学习者提供安全的环境而不是增加焦虑,教师热忱地对待学生和设身处地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减少防御性学习(Williams,2000:35)。根据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一个接受的容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把他们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学习的内容要体现他们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通过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个人相关的话题,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整体素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能力。
  4.社会构建主义模式
  社会构建主义模式的要义是:知识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而处在中心位置的当然是知识构建的主体――学生,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构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Williams,2000:43)。根据社会构建主义模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过程与经验(即丰富的语料和语境),由学生自己进行意义的构建。除了提供过程和经验,教师还应通过语言互动来引导学习者对有意义的刺激做出合适的反映、帮助他们理解任务的意义和目标、促进他们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和能力以及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等。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社会交互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模式都强调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强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相互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者是自己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这样的课堂既创造了活跃的学习氛围,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另外,由于课堂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待学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反馈到教师方面后,教师会体悟自身教学效果,也会从中受益,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三、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的原则
  
  1.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真正而充分的教学互动,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主导性原则
  在大力提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改变学生的依赖思想。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监控者,可以起到反馈性指导的作用。具体方法有: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活动的开展,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如筛选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化原创性的教学材料来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写作等各项活动,以优化其语感能力。其次,在活动中,教师应能控制活动的节奏和时间,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交际活动,即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交互方式如双人合作、小组活动等,以保证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提高其言语交际能力。
  (2)激情、激发、激励性原则
  首先,教师讲课要充满激情,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感染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激发原则体现在教师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激发”学生的潜能上。教师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学生的积极思考所得出的答案可能会给教师一个惊喜;教师富于智慧的讲解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反之学生的主动提问可能会使教师出乎意料,从而引发新的、更加深入的探讨。再次,坚持激励原则,推动后进学生。树立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评论意识,对学生言语能力的点滴进步做出敏锐反应和及时的表扬,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坚持激励原则,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特别注意鼓励、帮助内向型学生冲破自己设立的屏障,给他们提供更多用英语进行双向交际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都能畅所欲言。
  (3)平等性原则
  首先,教师要时刻把自己置于与学生一样的语言学习者的地位,参与他们的活动,体验他们的感受,更深刻地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敏锐地感觉到他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去教他们。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借任何理由偏向或歧视部分学生。同时,学生之间也要友好相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民主平等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学习精神。只有在师生心平气和、坦诚相待的状态下,才能深入地讨论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潜能,以获得最佳学习效益。
  2.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而言,所要遵循的原则是:
  (1)参与合作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他们积极投身于教学活动中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合作,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必须相互依存又必须个人参与负责。由于课堂上需要训练的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应提高学生的活动比例。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请教,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小组间的合作能减少压力,营造自然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口语表达的流利性。此外,学生之间的参与合作,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了学习动力,加速了英语学习的进程,建构了学生自己的语言体系。
  (2)竞争有序原则
  英语课堂活动中,学生互为对手,互为目标,彼此竞争,实现“双赢”,目的在于使每个小组在竞争中把任务完成得更好。每位学生不仅要发挥自己在语言上的交际能力,而且还要关心其他学生发挥各自的语言交际潜力。学生之间相互促进,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构建能力。竞争能促进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和情感上的力量。这使得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大的任务,发挥最大的效能。
  (3)学以致用原则
  学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这种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即学以致用的能力。应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又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才真正学会使用语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创设条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实践其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活用所学的语言,把语言学习变成运用语言的交际行为,从而逐渐获取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
  3.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互为用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语言教学的走向,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互动式教学理论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需求而设立,更多地强调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是个提供服务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辅助者,他的责任是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促使学生的课堂活动有效达到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主导,只是教师主导作用在于实现学生主体,而学生主体又反过来活跃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因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发挥更高的积极性,学习上少走弯路;这是因为教师刺激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从教师来说,可以收到教学相长的结果。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他虽不唱主角,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不但要有组织能力,还要有引导、应变能力。他不仅仅要准备如何将知识传达出去,而要运筹帷幄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需要什么知识、应该习得怎样的能力,学习过程中以什么学习方式进行认知、练习与运用,老师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些都需要事先进行周到的考虑。教师的大量工作转移到了课前准备工作上,而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其工作的重点是组织、激发、鼓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如何组织、激发、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教学活动,这也是交际法教学对教师的又一能力要求。
  
  四、结语
  
  课堂互动教学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遵循了语言与教学的规律,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开动脑筋,心领神会,轻松愉快地增强英语的交际能力。课堂教学互动过程,实质上是人际互动,教师是参与者,学生也是参与者,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这种互动,逐步促成英语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过渡,促进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董明.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30.
  [3]杨雪燕.西方有关外语课堂过程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 2003,(1):57.
  [4]赖非.促进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J].山东外语教学,2006,(4):85.
  [5]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22.
  [6]卢春燕.互动与主导:外语教学的核心[J].山东外语教学,2003,(5):89.
  [7]刘红梅.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性――行动研究报告[J].山东外语教学,2008,(1):75.
  [8] Williams, Marion & Burden,Robert 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