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让语文教学在探索中走向深入】 走向深入
 

【让语文教学在探索中走向深入】 走向深入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2:50 影响了:

  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的自我探索,将学习过程变成积极参与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
  由此可见。中学生探索意识的激活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对于学生学业的完成和思维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笔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去引导学生的探索行为。
  
  一、激发兴趣,激活探索之欲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心理学的规律宣称:在你打算吸引儿童参与某一活动之前。必须使儿童对该活动感兴趣并积聚为活动所需的全部力量。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悬念的设置、教学机智的运用等教学策略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索之欲。
  第一,巧妙设置悬念。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学生认为对课本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时,以一个恰当的问题设悬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学生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以能引起争辩的问题设悬,可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当学生满足于从一个角度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设悬可使他们出乎意料地感到兴奋,并引起积极思维。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学生都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村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那里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并没有明确的交代,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也不注意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从课文中找答案。于是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的过程。事实证明,一些熟视无睹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能充分地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二。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本质是促使学生在承受学习压力与痛苦中,能创造学习的品质与乐趣。学会用健全的精神去应付复杂的学习活动,并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某教师在上《哨子》一文时,突然有一只蜜蜂嗡嗡地从外面飞人教室,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了过去。机智的教师不是大吼一声,而是环视一下课堂说:“同学们,卡廷先生的柳笛声实在太动听了,你们看连蜜蜂都被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能给这只小蜜蜂表演一下口技哨子吗?”学生说:“能”。于是他们表演了各种各样的口哨,还用吹口哨的方式唱歌。学生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而此时蜜蜂早已飞离了教室。于是这位教师做了一下总结:“文中的卡廷先生以吹响柳笛的方式帮‘我’走出了困境,而我们也用口哨送走了迷途的小蜜蜂。这哨子是多么神奇啊!”这样机智的处理,不但排除了意外的干扰,而且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领悟课文的意蕴。可见,教学机智的随机性和巧妙性的融合常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往往能即刻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氛围,赋予探索之风
  
  探索意识的养成有赖于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而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在课堂上,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探索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以愉悦、高涨的情绪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之中,而教学空间游刃有余,教育者的牵引指导,则能为学生的探索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
  第一,处理好课堂教学“布白”,鼓励学生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巧妙的“布白”(即一定的教学空隙)留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过程。能使教学“虚实相生”,于“无画处竟成妙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和盘托出。而应留给学生一点空白。有些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实际,在课文的难点关键处,精心地设置疑问。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思维,进行再创造,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通过师生双方的质疑、释疑,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故乡》一文时,有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提出一个问题:“灰堆里的碗碟是谁埋的?”针对学生的质疑,钱老师精心地设疑,“是不是‘我’埋的?”“是不是杨二嫂埋的?”“是不是母亲埋的?”一环套一环地引导学生释疑,从而使学生产生极浓的探究兴趣,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寻求答案。尽管到最后也没有破这个“悬案”。但学生在依据课文思索、讨论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无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创设契机,放飞学生想象之翼。合理科学的想象,立足事实,能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是探索知识的一种思想实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完结之时,设置一定的空间给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课虽结束,但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在继续,可达到言已尽而味无穷韵效果。如课文《孔乙己》结尾并未明确交代孔乙己的结局,只是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明可能没死,“的确”表示肯定死了,那么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到底如何呢?提出问题之后,我就启发学生联系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和品行进行积极的信息加工,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布置他们在课后写成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结果大家在文章中各抒己见,或说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或说无钱治腿而痛死;或说活活饿死;也有学生说他没有死,不但治好了断腿,还中了举人……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激活了思维,不但训练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并使课堂富有勃勃生机。
  
  三、培养能力,锻造探索之才
  
  会渔者方能真正体会渔之趣,会书者才能深刻体会墨舞乐,只有学会自主探索才能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而自主探索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就会产生解决它的强烈愿望,而这正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变过去“问导”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导问”的新的教学方式。刻苦钻研教材,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首先感知教材。要在语文学科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一定要使学生熟知教材。如果学生对教材生疏,教师再好的启发也是徒劳的,学生只有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重视如何使学生感知教材。如在讲述鲁迅的《孔乙己》时可让学生思考:“谁是杀害孔乙己的凶手”;讲述泰格特的《窗》时可修改结尾,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既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促使学生熟知教材。
  其次引导发现。教育的首要目标,应是不断地唤醒和弘扬人们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的冲动。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语文学习也应该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它正适应了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教师的作用也相应地由过去提出问题转变为提供背景材料,指导引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用心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孔乙己》中围绕“谁是杀害孔乙己的凶手”,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认为“短衣帮”是凶手,有的认为丁举人是凶手。答案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地思考、探索。在上《窗》一文时,把修改后的结尾展示出来,让学生品味、思考,学生很快发现“只见秃墙”的结尾更能突出近窗病人的无私善良,更能表现远窗病人的自私和冷漠,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续写课文结尾,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而探索意识的激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是回答一切问题的百科全书,而应该在相信学生蕴藏着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探索方向和方法的正确指导,把学生的探索意识激活起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出来,从而让语文教学在探索中走向深入。
  (作者单位 江苏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