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论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论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8:55 影响了:

  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为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综合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重视发散思维是形成地理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总结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般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研究表明,创造性不仅受认知因素影响,而且还受个性的巨大影响。比如,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都是创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倾向。实际上,良好的创造性个性是多组相互对立品质的和谐统一,在培养学生独立性、强烈的兴奋性、高度的冲动性和幻想性时,必须同时培养顺从性、情绪的稳定性、自制性和面对现实性等特征。
  
  二、在诱发联想中开发
  
  诱发学生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构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具体方法有:
  比较联想。教师可诱导学生由一类地理事物联想与之相似、相关甚至相反的另一类地理事物,通过分析、比较,从而深刻掌握地理概念、特征、规律。如比较土地资源和国土资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暖流和寒流等概念;南北美洲地形比较;宝钢和鞍钢区位条件比较;英国和日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条件对比。在教学中可通过示意图、表格等让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培养思维的科学性、新颖性、深刻性,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朝横向发散,纵向深入。
  辐射联想。教师可利用国内外的重大地理事件作为触发点,让学生的思维向四面八方辐射,进入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如关于“南水北调”,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南水北调?有何地理学依据?路线及其优劣如何?我国历史上有没有实行过?国外情况怎样?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相应的材料,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收看电视专题报道,然后分组讨论。其最终目的是挖掘学生思维的动态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三、在强化发散思维中开发
  
  发散思维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没有一定的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教师可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消除思维定式影响,想别人之所未想,求别人之所未求,标新立异。开拓创新的具体方法有:
  逆众开拓。教师可利用某种方法作为发散点,鼓励学生对现成结论不盲从、不唯书、不唯教师、不唯权威,而是从另外的角度重新思考、分析问题,找出缺陷与不足。新教材下册内容许多都用案例来分析,这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普遍适用性。不少案例具有个别性甚至特殊性。如京九铁路的区位就不能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青藏地区铁路的区位。通过对教材结论、对规律演变过程、对教师结论的怀疑,以及对课文活动题的开拓,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反向性、深刻性。
  多维发散。教师可通过由内到外辐射发散,或由外向内作辐射“聚集”,调动学生的思维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过去、现在、未来,已知、未知。动态、静态等多方面展开发散,最后进入全方位思考问题的境地。学生收集奉化地区的基本区情,从区位、地形特点、气候因素、资源分布、河流流向、人口数量与素质状况、经济基础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图与城市方案模型,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证原有的布局存在的局限,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以促使该地区经济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迈进。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锻炼思维,其最终目的是开发学生思维的立体性、周密性和条理性。
  
  四、在加强聚合思维中开发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思维的聚合密度越大,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有效,因而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也更容易学好地理。采取的具体办法有以下两种:
  选择训练。教师在精心设计与选择练习内容中,聚合适量典型的题目,指导学生巧练,通过精讲与巧练相结合,让学生从多向性的、不同的角度思考之后,在所提出的众多假设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或几个较优方案。选择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题目,如怎样保护海洋环境、如何解决宁波地区的交通拥挤。问题的答案也要保持一定的多元性、开放性,多给学生以鼓励。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进行判断、评价和聚合思维训练的过程。其目的是锻炼学生思维的决断性、深刻性和严密性。
  综合训练。教师设计地理学科内综合及政史地综合甚至大综合的创造性思维练习。训练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发给学生中国行政区域底图,让学生在底图里再画上几种地理要素(如地形、河流、气候、矿产、城市);以该图为原型,在图上分析主要气候类型、山脉、河湖、矿产、农业带等的分布大势,分析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原因;然后结合“人口”知识,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还可分析我国各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及怎样进行保护。地理教材很多内容还与很多学科有联系,教师在平时需注意这种联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接受,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须以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为前提;重点放在课堂,采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