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语文教学的“情感共振”】 著名初中语文老师
 

【语文教学的“情感共振”】 著名初中语文老师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4:23 影响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了达到此目的,很多人一直致力于探讨教学策略,探讨教学艺术。笔者认为,无论何种策略或艺术,其基本点当是教师强烈的责任心,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无与伦比的热爱,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呵护。教师要用心灵与学生沟通。尤其是语文教学,担当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更应该让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脉搏一起跳动。一句话,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情感共振”。
  
  一、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声音
  
  传统的“师道尊严”总是顽固地贮存于教师的心灵一隅,并时不时地发生畸变。很多教师都信奉“君子不重则不威”,认为作为“君子”,如果不被“别人”尊重则没有威严;作为教师,如果不被学生尊重则无威严可存。那么,如果要被学生尊重,首当其冲的条件是与学生保持距离。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教师们大多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即使身为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时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成见:我是在育人,我是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我是正确的一方,而学生永远都带有错误。语文教师就更不用说。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兼带思想教育,许多语文教师认为自己本身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带着这样的心理定势去接近学生,难免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疏远感,学生会对教师敬而远之,何谈心灵的沟通?要“倾听”到学生的声音,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多变的思想。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思想多变,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对事、对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甚至有些偏激的看法。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多变的思想,达到与学生心灵的默契。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独特的“语言”。比如说学生之间通用的校园流行语,校园流行语变化快,花样多,隐晦性强。如“留学生”是指“留过级的学生”,“特困生”是指“上课特别爱睡觉的学生”等等。做教师的如果不能了解学生思想的话,就很难了解这些流行语的真正含义。即使有的被教师破译出来,但此流行语往往已不再流行。难怪教师们惊呼:“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教师若能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爱听的歌,看看学生爱看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与学生聊聊他们关心的话题,就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减少代沟,增加与学生的亲和力。上课时不用仅仅局限于“行走”在三尺讲台,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讨论,参与学生的讨论,而不要仅仅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游离于学生之外。也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内容不限,相信学生能谈出不少教师所没有想到的话题。
  2.让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考试方式等课程建设内容,请学生参与讨论、制定。学生有学生自己的知识形成领域,已经掌握的就没必要重复;学生有学生自己的接受方式,为此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教学大纲要遵守,学生的意见也要尊重,二者结合,定能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更好更快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容易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用清晰的讲课思路与学生情感交流
  
  教师讲课要有清晰的思路,步伐不要太大,让学生不知所云。教师讲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心去建立一个教学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先讲后讲、详讲略讲要建构合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正在讲授的内容,能根据现在的所讲内容预测下一步要讲的内容。如果教学结构建构合理,学生自然能正确预测将要讲的内容,这会激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思路清晰,学生自然会明明白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跟随教师进行知识共鸣、心灵共鸣、情感共振。
  1.教师思路清晰,传达给学生时,就要有足够的提示语。如:讲授《大学语文》①中的第一篇《孔孟语录》,其中的“孔子六则”中有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说,过去的都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在向前奔流。一个“的”字结构“过去的”,涵盖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表现了孔子深刻的洞察力。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应和了《周易》里的一个思想:“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反映古人积极入世的心态。解释孔子的这一则语录,需要涉及到对古代思想的综合介绍,这就需要教师讲课思路清晰,中心突出,转折不要突兀,这样学生才能跟得上教师的思路,把知识渗入到自己的心田,与教师的心灵节拍合起来。
  2.整个讲课程序要有始有终,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不是有头无尾,让学生不知所终。如《渔父》这篇文章,一般讲课程序中自然会包括对屈原生平、思想的讲解,会讲到他对理想的坚持,会讲到他在阻碍面前不改初衷。讲到此时,自然会讲到隐逸思想的代表渔父来劝解屈原的过程,然后被屈原拒绝,屈原最终怀石自沉。如果说对讲屈原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构思。但教师毕竟是在讲《渔父》这篇课文,重点要讲的是通过屈原与渔父两人的对话,显示两人人格的对比。如果教师只讲了对屈原生平和思想的介绍这一条线,如果因为这条线涉及到了对渔父等人的评价而认为已经完成了对《渔父》一文的教学任务的话,那么只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始无终的印象,这样的教学程序应该说是不完整乃至不成功的。
  3.让学生参与分析课文的全过程。上文说过,讲课要难易适中,对于容易的可略讲或不讲,对于难的要重点的详讲细讲。这些详细讲解的内容教师也不要一味地自己讲,教师讲得再生动,也难保学生没有走神的时候。所以,教师要把课文难点化成问题来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对分析课文全过程的注意力。如:讲《垓下之围》中的“霸王别姬”一段故事,教师可让学生想象一下项羽这个人,本是一个七尺男儿,“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位英勇重义的男子,却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样的时刻,他会怎样对待自己心爱的妃子?他的依依不舍、他的柔肠百结、他的“泣数行下”,所有这些举动会不会有损于项羽的英雄形象?这些举动表现出了项羽性格中的哪一个方面?是不是每一个有情之人都会有这样的举动?学生通过自己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会从对项羽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转而成为对项羽形象某些方面的首肯,从而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提高了参与的兴趣。
  
  三、用难易适中的讲课内容与学生情感共振
  
  一篇课文,当然要涉及到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也当然会有学生早已熟知的知识点。所以,教师讲课要做到难易适中,要让学生始终听得懂,要让学生始终有听下去的兴趣。要达到此目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先了解学生知道的程度。并不是说教师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心灵动向都已经了如指掌。教师与学生毕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需要随时随地地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理解。进行一篇新课文的教学工作,教师最好把本篇课文中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问题,在正式讲这个问题之前先问问学生对此问题的掌握程度,以做到授课时心中有数。
  2.仔细分析难点。就是说,要让学生听得懂。对于学生一点也没有掌握或接触过的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难点来讲,而且要仔细地讲,做到真正“解惑”。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教材的课后提示里多次提到了“意象”一词,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一个知识点。对此,教师应该详细解说“意象”的意义,意象的功用等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意象”就是诗歌中在新的组合中获得了新的意义的词汇或词组所显示的形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外界的客观物象猝然撞击的产物,诗人通过形象的选择、提炼,重新组合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在诗歌中就是那些蕴涵着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意境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情景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分为实境和虚境;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是在形象景物以外,再看到一种超过形象的美。对理论反复阐述透彻,然后可举些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的例子来印证理论。在此基础上,再对课文中所出现的大量的意象一个一个地进行分析,如“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意象组合的群体显示了一个贫穷与苦难的旧中国。反复阐述,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耐心与专注,会感觉到是与教师在一起攻克一个学术上的难关,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经验去接受这个问题,说不定有的学生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自己原先写文章时也曾不自觉地运用过意象,只是当时自己不知道罢了。
  3.略讲或不讲学生已熟知的知识。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始终听下去的兴趣。学生已熟知的知识原则上是不讲,需要用这些知识来起串联作用时就要略讲,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以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要让学生听得懂,更要让学生有听下去的兴趣,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已烂熟于心的问题最好闭口不谈,否则,是在浪费教师自己讲课的时间,是在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是在浪费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是在疏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是在隔离他们的心。
  “多少年来,人类一直将教育当作是塑造人的有效工具和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②教师在运用教育工具育人时最根本的原则应该是要做到教师与学生“情感共振”。只有这样,教师的心,学生的心,才能互动。教师的心为学生而操劳,学生的心为教师而共鸣。心会跟心一起走,情会与情共振动。■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所选文章皆出自于本教材.
  2.陈佑清著.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