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如何发挥初中语文第二课堂的作用] 初中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记录
 

[如何发挥初中语文第二课堂的作用] 初中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9-02-06 03:45:09 影响了:

  语文教学是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作用而言,语文第二课堂是语文第一课堂的有益促进,是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的补充,它使相对封闭的传统语文教学走向开放,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空间,使语文教学阵地变得更为坚实、广阔。在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反思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语文第二课堂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初中语文第二课堂的作用?笔者认为:
  
  一、学习空间更加开放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知、情、意、行”完整的统一。学得课堂上的知识,只能算完成了认识的第一个飞跃,而要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个更重要的飞跃,语文第一课堂的作用就显得捉襟见肘。因为第一课堂的学习、训练一般都局限于某个章节或单元的范围,多半是刚学过的知识,而语文第二课堂的容量则大得多。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最好场所,学生可以广泛地、综合地、跨学科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听说读写的种种技能独立地开展活动,使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完成认识的第二个飞跃。如:学习文言文《晏子使楚》,在课堂上分配角色、指导朗读、介绍故事的背景,这些只能让学生加强对人物的了解。如果指导学生组织排练演出,学生则不仅要了解故事背景,体会人物的情感,还要了解古人的服装,舞台的道具,学习舞台的表演艺术,多方面、多角度地感受作品的文化,由表及里地领会表演的艺术,与作品的内涵。再如,组织一个辩论会,从辩题的确立,观点的提炼,论据的筛选,语言的组织,辩论的形式,都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个性的舞台。学生们在宣泄某方面热情的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也促使他们产生多了解各方面知识、多探究的强烈愿望,最终使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
  
  二、学习兴趣更加浓郁
  
  第二课堂的开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地挥洒个性,表现自我,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乐于自主参与语文活动和语文学习。例如,有一次,我在上《枣核》一课时,讲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心理传统,讲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学生对此不怎么理解,我便提议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资料,然后写出小论文,期限是一个月。没想到,学生热情很高,写的论文很有质量,有的还写了几千字!由此,我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语文第二课堂的开辟,使学生拥有了一个极好的发挥潜能的平台,让他们乐于沉醉其中。
  因此,第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从不同角度把学生带进了容易融入的情感世界。配乐诗的欣赏,名著讲座课外交流,“我们讨厌班级里的哪些行为”的大讨论,都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充实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创造力更加提升
  
  创造力来自于实践,而第一课堂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难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语文活动立足于实践,又给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条件。学生的很多创造思维和创造才能都在这儿得以施展。我曾在学生学过《陈毅市长》和《长征》(电视剧本节选)之后,要求学生学写短剧、学演短剧。原本只为让他们实践一下,可学生交上来的短剧作品却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位同学的《乘车》从挤上车、抢座位、闹开窗一系列车上常发生的事,谴责了自私自利、缺乏公德的人,作品立意并不深,但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这个剧目在经过“乘车族”的七嘴八舌的集体修改之后,进行排演,再加工的剧情、人物、语言更具有感染力。看后观众捧腹大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表现出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学校开展的争做主持人的活动,许多学生从找话题,找采访对象,设计采访方案,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例:“怎样看待中西文化在校园内的碰撞”“白色污染警示人类生存危机”“青少年着装对传统的挑战”,这些既新鲜、又有思想的讨论,是我们在第一课堂无法看到和得到的。每一次语文活动中老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和参赛者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却是他们创造的过程。为了求新,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追随者,得到好评价,他们往往会绞尽脑汁去设计,去组织,去准备,而这全身心投入也必然会有创造火花的随之进发,应该说,语文活动课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实施的条件,创造的实践。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就是创造、创造、再创造的过程。
  总之,语文第二课堂的作用,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精神和自学方式,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我们要做好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积极转变。
  
  (责任编辑 刘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