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项城市石榴害虫吹绵蚧的发生与防治】家里种石榴树风水好吗
 

【项城市石榴害虫吹绵蚧的发生与防治】家里种石榴树风水好吗

发布时间:2019-02-15 04:25:58 影响了:

  摘要介绍石榴害虫吹绵蚧的形态特征,总结吹绵蚧虫害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根据林业生产实践,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石榴害虫吹绵蚧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榴吹绵蚧;危害;防治;河南项城
  中图分类号S43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192-02
  
  石榴(Punica granatum)原名为安石榴,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姿优美,枝叶秀丽,果实籽多饱满,酸甜多汁,营养丰富。花、叶、根、皮皆可入药。石榴不择土壤,抗旱耐瘠,易于种植。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的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的中游,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暖适中,是石榴的适宜栽植地。近年来,石榴日益受到项城市人民的喜爱,被广泛栽植在庭院、田间、地头,或进行规模化种植。但石榴常易遭受多种病虫害,不仅影响石榴树体的正常生长,也降低石榴果实的产量与品质。经多年的调查发现,项城市境内为害石榴的害虫以蚧壳虫中的吹绵蚧较为常见。吹绵蚧,项城市俗称棉花虫、棉籽虫、棉团蚧,学名吹绵蚧壳虫(Icerya purchasi Maskell),属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原产澳大利亚,为害多种植物。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吹绵蚧虫害发生,在项城市对石榴危害严重。现就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栽植者日常管理参考。
  1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细长,长2~3 mm,虫体腹部橘红色,胸部黑色,前翅1对,后翅退化成匙形的平衡棒,能飞。触角11节,每节轮生长毛数根;腹部8节,末节有瘤状突起2个。
  雌成虫体为椭圆形,体长6~7 mm,体表橘红色或暗红色并有黑色短毛,无翅[1]。触角11节,腹部扁平,背面隆起,腹部周缘有银白色蜡质和纤维状蜡丝。虫体层层包裹,故很难见其真面日。
  雌若虫3龄,雄若虫2龄。初龄若虫体红色,2龄若虫背面红褐色,上覆盖有草黄色粉状蜡质,并散生有黑色毛。3龄若虫体红褐色,均属雌性,体表布满蜡粉和蜡丝。雄虫第2次蜕皮即化蛹。
  2危害特点
  为害项城石榴的主要是吹绵蚧雌成虫和两性若虫,常群集为害叶片、枝条和果实[2]。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刺入石榴的枝干、芽腋、嫩梢和叶片中吸取汁液,获得营养和水分,致使被害植株生长不良,造成枝叶发黄、枝梢枯萎、皮层粗糙,严重时甚至整株枯萎而死亡。吹绵蚧成、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堆积在叶面,易诱发煤污病,致使石榴叶片污黑,提早脱落,树势衰退,很少开花、结果。
  3发生规律
  吹绵蚧繁殖能力强,1年能繁殖2~3代,在冬季多以若虫存在,也有以成虫和卵的形式在叶背及枝条、树干上越冬的。第1代卵和若虫盛期为5―6月,第2代为8―9月。1~2龄期的若虫大多寄生在石榴叶片背面主脉附近,2龄期以后逐渐迁移分散于石榴枝干的阴面聚集危害,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3]。雌虫一旦固定取食后便终身不再移动,并分泌蜡质,形成介壳。雄若虫行动敏捷,经2次蜕皮后口器逐渐退化,不再危害,在树皮的裂缝或树干附近的草丛中化蛹。
  4防治方法
  吹绵蚧抗药能力强,由于体外包着蜡壳、蜡丝、蜡粉等,一般药剂较难透过蜡质层进入体内。因此,防治困难,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在实际生产管理中,要根据吹绵蚧危害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虫害。
  4.1加强检疫
  自然界中,蚧壳虫活动范围较小,其自身传播扩散的能力有限。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各地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石榴果苗交换、调运频繁,人为地远距离传播病虫害的机会日益增多。因此,调运的石榴中禁止带有危险性病虫。若在引进的石榴苗木中发现附有吹绵蚧等害虫,应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其加以消灭,数量大的可以用药剂熏蒸;数量少时,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保证引进的苗木不带有吹绵蚧。
  4.2人工防治
  人工合理修剪、整枝、除害是治理吹绵蚧直接有效的办法。夏季,将石榴树生长过旺、枝叶郁闭的局部及时进行修剪,以促进枝间通风透光,减少湿度,使其不利于吹绵蚧的生长,达到控制繁殖的目的[4]。进入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将吹绵蚧聚集密度高的枝条剪除,以降低越冬的虫口密度。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吹绵蚧,可用钢丝刷或竹木片刮除。对于剪下的有虫枝条,切勿乱扔,应集中烧毁。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抽发新梢,更新树冠,恢复树势。
  4.3药剂防治
  项城市吹绵蚧第1次若虫孵化盛期集中在5月,这时可进行喷药防治。因为此时大多数若虫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蚧壳更未形成,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效果好,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可用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 000~1 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800~1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任选一种药剂防治。每隔7~10 d喷1次,喷雾时叶面、叶背及枝条应均匀喷到[5]。连喷2~3次,可控制吹绵蚧危害。可在喷洒时加入0.2%~0.5%洗衣粉增加粘着性。
  需注意的是,药剂防治要依树龄与生长态势合理调整用药量。若连续性下雨及捕食性瓢虫大量发生时应停止施药。蜜蜂授粉期不要施药,以免误伤蜜蜂,影响授粉,降低坐果率。
  4.4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防治吹绵蚧,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办法,如释放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可以有效控制吹绵蚧的危害,应加以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5参考文献
  [1] 冯玉增,胡清坡.石榴[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2] 冯玉僧,张存立.石榴病虫草害鉴别与无公害防治[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
  [3] 卿贵华.石榴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 章士美.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 舒畅,汤建国.昆虫实用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