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航天开拓者的童年|开拓者
 

航天开拓者的童年|开拓者

发布时间:2019-02-21 04:19:34 影响了:

  翻开许多科学家的自传、回忆录或是查找他们的有关资料,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童年时代,受家庭长辈们的熏陶,启蒙老师的谆谆教导,或某一事物的启迪,揭开科学的奥秘,最终登上科学高峰的。
  ▲一百多年前,德国的奥托・李林达尔,在13岁时用羽毛编织了一对大翅膀,绑在肩上跃跃欲飞,后来他制造了滑翔机。
  ▲航空先驱者莱特兄弟,幼年就喜爱飞螺玩具(类似我国的竹蜻蜒),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用橡皮筋作动力使之飞向空中,后来又喜欢放风筝,虽然他们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但非常勤奋好学,看到鸟儿飞翔,他们想到了人类飞行,他们终于在1903年制成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一个农村护林员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没有过过舒坦的生活。他在十岁那年,得了严重的猩红热,听力完全丧失,无法继续求学。从此,只好在家里由母亲教他读书,阅读向旁人借来的数学、物理书籍。他对飞向其他行星世界或宇宙空间漫游非常痴迷。有一次,他读了一本题为《作为星际航行工具的火箭原理》的小册子,发现书中有许多错误概念,他提出有说服力的见解。从此,他开始了对火箭原理的系统研究,认为只有火箭才是实现宇宙航行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就是通过这位科学家孜孜不倦的探求,人类终于揭开了世界宇航史崭新的一页。

  ▲现代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从小就具有创造才能,敢于探索,他和同学们一起想造出比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结果汽车没有造成,反而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致使数学、物理考试都不及格。有一天,他读了《进入星际空间的火箭》这本书后,很感兴趣,但由于他的数学、物理基础差,书中的问题解答不了,他为此而十分苦恼,这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从此下决心刻苦钻研数学,并很快成为班上名列前茅的高材生。后来他从事火箭研究工作,领导制造的“土星”火箭,把“阿波罗”载人飞船送上了月球。
  ▲第一个在月球上踏下了脚印的阿姆斯特朗从站立在地球上起,就想能离开地球。还是幼儿时期,他爱做空中飞行的梦,每当醒来后就想:“要像梦里那样做一定能飞起来”。于是他站在床上,屏住呼吸向上跳,可是不知跳了多少次,总是“扑通”一下摔倒在床上。“我想在空中飞”这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9岁起,无论什么形状,什么种类的飞机他都喜欢,简直是着了迷。14岁时,他已能做模型飞机了。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他登上了月球,完成了人类登月的伟大计划。

  看完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呢?也许你会想,航天技术都这么发达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再过十五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中国将会在空间干什么呢?据预测,人们将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建造太阳能发电站,人们将向月球进军,派航天员到火星上去实地考察……
  这一切,将需要愈来愈多的航天专门人才。艰苦的任务将落在当代少年儿童的肩上。
  希望各位有志于太空的小朋友都能来这儿“加油”,“少年频道”将助你一臂之力!
  (杨照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