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奥州小路之立石寺赏析:春江花月夜赏析
 

奥州小路之立石寺赏析:春江花月夜赏析

发布时间:2019-03-30 05:04:14 影响了:

  摘 要:松尾芭蕉所创作的纪行文《奥州小路》是一篇不朽的佳作,文章主要对其中一章节立石寺进行分析,分析其文学价值及日本当时对汉诗文的吸收继承及革新。立石寺这一章节充分体现了芭蕉深厚的汉诗文功底及其闲静寂雅的俳风和心境。
  关键字:奥州小路 松尾芭蕉 立石寺 蝉声 寂
  《奥州小路》被誉为日本纪行文学的最高峰,作者是“日本俳圣”松尾芭蕉。松尾芭蕉是日本元禄时代三大文豪之一,堪称旅途中的俳人。芭蕉在元禄二年(1689年)三月二十七号在弟子河合曾良的陪伴下从江户出发,历经半年时间,行走六百里(2400公里),经过日本的东北、北陆地区,最后于元禄二年九月一号到达大垣。最后,于元禄四年回到江户,根据这次旅途,完成了他的最后一篇作品《奥州小路》。
  《奥州小路》这一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俳句,优美的行文渗透出了芭蕉深厚的汉文学功底。在这其中笔者最感兴趣的为《立石寺》这一章节。
  立石寺拥有绝美的景色和奇岩怪石,乃是天台座第三世座主慈觉大师860年创立的寺院,当地人称之为山寺。天台宗是以《法华经》为基本经典的、由中国的天台大师智顗集大成的佛法宗教之一。宣扬诸法实相、法华一乘。日本平安初期,日僧最澄把天台宗传入日本,并且将禅、戒、密教合于一炉,独树教理于一帜。1)
  芭蕉在途中行至尾花泽,经别人推荐说山形县内的立石寺值得一睹,芭蕉便从尾花泽折回。而芭蕉所描述的立石寺让笔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面是芭蕉描写立石寺的汉语译文2):抵立石寺时,日尚未暮,便先于山麓栈房定下宿位,然后登山上正殿。但见岩上有岩,重迭成山,苍松古柏年深,土石日久苔滑。岩上诸殿宇门扉紧闭,不闻一丝声响。绕崖边爬上巨岩,参拜佛堂。此时全山静寂,万籁无声,佳景悠幽,使人心澄如溪。
  漫山一何静 唯有吱吱蝉儿鸣 声透岩千重
  在这短短的几句描写中,笔者对芭蕉翁的汉文学功底深感佩服。文字虽少,却出现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子。比如“岩上有岩,重迭成山”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岩に巌を重ねて山とし”,这句便引自唐朝禅师寒山的诗句:“寒山道,无人到。若能行,称十号。有蝉鸣,无鸦噪。黄叶落,白云扫。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其中的“石磊磊,山隩隩”。后面的“苔滑”也是引自中国的唐朝寒山子的诗句“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可见芭蕉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最后,芭蕉作的这首俳句乃是点睛之笔:“閑さや岩にしみ入蝉の声”。笔者认为这句俳句非常有趣,它经过芭蕉的再三推敲才创作而成,在修辞方法上可看作是炼字。最初的方案为“山寺や石にしみつく蝉の声”(山寺中,蝉声附在岩石上),山寺本身就是已经存在的,所以没有必要刻意把它放在俳句中,句子中缺乏一种情趣。而动词“しみつく”是“染上,沾上”的意思,这样的表现让人感觉岩石过与坚硬。芭蕉再一次进行思索,改为“さびしさや岩にしみ込蝉の声”(漫山一何静 唯有吱吱蝉儿声 渗入岩千重),芭蕉认为动词还是欠佳,“しむ込”的意思是“渗入,渗透”,而这又给读者岩石过于柔软的感觉。最后,芭蕉仔细斟酌过后改为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句“閑さや岩にしみ入蝉の声”,的确妙不可言。而关于“蝉”,大家对它的争议也是不少。首先蝉的数量,到底是一只,还是两三只,还是数量很多。关于这一点,笔者觉得,在这幽静寂雅的佳境中,只是一声蝉鸣便可以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禅佛共鸣。而关于禅的种类,有关学者曾经就到底是鸣蝉(アブラゼミ)还是秋蝉(ニイニイゼミ)展开研究争论,而在笔者看来,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素材未必都是真实出现的,或许在这里,芭蕉仅仅是为了突出这天人合一的情景,突出这静寂的山中环境而故意塑造出来蝉,其种类是什么蝉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芭蕉运用这一事物凸显出来的文学意境。
  这首俳句在奥州小路中堪称数一数二的佳句,前面芭蕉已经提到“此时全山静寂,万籁无声,佳景悠幽,使人心澄如溪”,而这里出现了蝉声,或许就是这寂静,这使人心澄如溪的佳景才能让人听得这蝉声格外清晰,而这格外清晰的蝉声也更加衬托出来这幽静闲雅的环境。这与南朝梁王籍曾经写过诗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动衬静,更加显现出环境的寂静,以及芭蕉心境的寂静。在这样的情境中,人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芭蕉到达立石寺的时刻是傍晚时分,在山寺中参拜佛堂,凉风习习,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顿悟美,追求彻悟心境的精神体验,这是何等美妙的享受。
  这样幽静的描写把人带入了一个寂静如画的情景中,也正体现了芭蕉“闲静寂雅”的高雅情趣。纪太平曾经分析过芭蕉的蝉声,在他看来,“在这首俳句中,无形的声波穿过有形岩石中的无形空间,诗人的心也随之由静而动,由动再而转入了更加深沉的寂静直至与绝对的沉静。这绝对的沉静,已不再是蝉噪前的静寂,而是一种物我一如、动静不二的禅寂情调的体现,也是展现在世人心中永恒透明的世界和广阔无垠的宇宙。有人把这清澄透明寂静的世界和广阔无垠的宇宙称为禅的世界。而此时的俳句中的蝉,也可以说就是诗人的化身。”3)而笔者深感这句句都是真理,这小小的一段文字中,的确体现出芭蕉在旅途中永恒追求彻悟心境,追求天人合一,追求禅的世界。
  注释:
  [1]关于天台宗的解释引自《日汉大辞典》 作者:日本讲谈社 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6月1日初版
  [2]此段翻译引自陈岩在日语知识(97.7)译苑百花栏目中关于立石寺一章的翻译,以下翻译均属作者本人创作。
  [3]引自《从松尾芭蕉的《古池》类俳句群看中日文化的关联》一文 纪太平 外国文学研究 200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日本讲谈社.日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1日初版
  [2]陈岩 立石寺[J] 日语知识 97年7月
  [3]纪太平 从松尾芭蕉的《古池》类俳句群看中日文化的关联[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年第4期
  [4]久保田淳.『古典文学史必携』[M].学灯社.1993年2月1日初版发行
  [5]阿部喜三男著.久富哲雄増補「詳考奥の細道.増訂版」[M].日栄社刊 昭和54年
  [6]陈岩 奥州小路中的“汉诗”[J] 日语知识 2002(5)
  [7]吴美玉 松尾芭蕉与俳句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5第4期(第7卷 总第26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