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国外勤工助学现状_浅析地方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管理机制的建设
 

国外勤工助学现状_浅析地方高校勤工助学现状与管理机制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9-04-01 04:40:16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以玉溪师范学院实证研究为例,在浅析目前地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以促进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勤工助学 管理机制 市场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招生收费制度完全推行,贫困生比例逐渐扩大,尤其像玉溪师范学院这类地方院校,其生源主要来自小城镇和农村,贫困生比例更大。高校主要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生。所谓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学校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勤工助学不仅能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能够全面锻炼大学生,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质,促其健康成长成才,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对校方来说也是一个激励和管理学生的途径,更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整合校内资源的方式。不过,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仍采用传统的勤工助学资助模式,新形势下不能充分发挥其济困育人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通过实证资料呈现当前地方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一、目前地方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现状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勤工助学资助模式,新形势下不能充分发挥其济困育人功能,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用实证资料分析如下:
  (一)校内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岗位少且层次低
  笔者以玉溪师范学院正在参与或曾经参与校内勤工助学的47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严格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40份,回收率达到93.3%,调查对象涵盖了学校的全部专业,样本可以用来推断玉溪师院的全体在校大学生。与此同时,还通过典型个案访谈拓展调查的深度和广度。
  调查显示:有92.1%的同学认为学校提供的岗位类型单一、层次低(主要以劳务为主);有97.1%的同学认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满足“以工促学,学以致用”的期望。有勤工助学需要的学生较多,但岗位有限,这就形成了岗位供需矛盾,学生资助面小。另外,目前勤工助学岗位层次低,难以发挥育人功能。
  2. 资助经费有限,报酬偏低
  据笔者调查,有82.9%的同学认为校内勤工助学报酬低,不能有效缓解经济压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专项用于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按照学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经费,而基金增值和社会援赠微乎其微,来源渠道单一,经费紧张,很难满足更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需求。由于资助经费有限,学生劳动报酬低,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和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这就从受益群体角度制约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因此,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是关键。
  3. 奖励和考评制度不完善,忽视了其育人功能
  据笔者调查,有79.3%的同学认为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存在对学生工作表现考核不到位(没体现多劳多得)问题。这暴露了目前地方高校勤工助学模式中激励竞争机制还不健全,在聘任时和工作考核中都没有体现竞争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让学生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
  4. 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大多数高校一般是将勤工助学工作划归学工部、团委等部门管理,由于受人员兼职及各方面条件限制,使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不规范,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也可以尝试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勤工助学管理组织,让学生自己管理真正锻炼能力。优化勤工助学管理体系,以实现勤工助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二)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有65%的同学选择从事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目前高校对校外勤工助学介入较少, 一般都是学生个人行为, 通过安全可靠的方式获得工作的较少。对上述勤工助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 我们会意识到现阶段的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呈现出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校外勤工助学报酬比校内要丰厚, 但因其特点导致大学生面临的风险较大。
  二、完善勤工助学工作的管理机制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要充分发挥其济困育人功能,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其管理机制。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公司化运行模式”的勤工助学管理组织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学工部勤工助学管理部门下设一个由学生组成的勤工助学管理组织——主要以学生为主并全程管理、借鉴公司化模式运作,按照市场竞争原则而存在。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市场经济浪潮下感受到竞争淘汰的残酷。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也是最生动的实践锻炼平台,他们从中提升的能力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促进其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以学生为主体的勤工助学管理组织分为校内和校外勤工助学管理小组。校内管理小组主要是在学工部的指导下,自主开展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各项工作及领导由学生在校成立的经济实体。校外管理小组主要的工作是管理校外勤工助学活动,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这两个管理小组借鉴公司化模式运作,校内管理小组设立会长、副会长,下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三个部门开展工作。校外管理小组增设人事部、财务部、市场部。由校外企业赞助和提取“通过该组织介绍到校外勤工助学的学生工资中的一小部分”,作为该组织的运转资金和成员的工作补贴。该组织作为中介,联系校外用人单位和愿意从事勤工助学的学生,协调双方工作,同时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服务。这两个管理小组成员属于勤工助学,在校内公开招聘且每一年换一届,根据管理制度竞争上岗。
  (二) 建立网络信息制度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组织应建立管理网站,以改进勤工助学工作方法及提高工作效率,扩大该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勤工助学学生建立人才信息库,有利于学生应聘及校外用人单位招聘。网络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学生网上报名求职、与用人单位在网上合作招聘、岗前培训、追踪学生的工作情况、三方及时有效沟通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