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博鳌“李吴会”凸显的两大关键词等|博鳌亚洲论坛2018主题
 

博鳌“李吴会”凸显的两大关键词等|博鳌亚洲论坛2018主题

发布时间:2019-04-04 04:06:45 影响了:

  中华民族经济,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中“李吴会”时李克强所提出的概念。他说,“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这话是作为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开宗明义”而出现,因为李克强接着说,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相关方针包括推动ECFA后续协商、加快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大力加强两岸产业合作等。
  民生为先,则是吴敦义于同一场合所提出。这是他当场表述两岸关系“16字概念”中的一部分。16字的完整内容为“求同存异,两岸和平,讲信修睦,民生为先”。其中的民生为先,显示了台湾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目的,乃是要创造更多的民生福祉。这也呼应了台湾当前两岸政策以经贸为主轴的取向。
  综合来看,“中华民族经济”和“民生为先”这两个概念,在两岸关系中虽非新创,这次却是首度在两岸高层会晤中被如此鲜明地提出来,其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一定会有深远的影响。只是现在仍需加以探究,该两个概念,各自的内涵究竟为何?还有,两者之间是否能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来扩大两岸双方的交集?
  先看中华民族经济,这名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乍看之下,似乎不易理解其内涵,因为当前大陆、台湾、港澳经济都已和全球经济合流,使“中华民族经济”这样的概念变得模糊。但若联想起大陆一直倡议的“振兴中华民族”一词,则“中华民族经济”这个概念,就有了一番新的境界,和更积极的意义。也因此可以说是期盼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一起来振兴中华民族。
  而吴敦义所提出的“民生为先”,也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概念框架。也就是说,台湾在两岸政策上所强调的民生,不能只考虑到台湾的民生,也应该把大陆的民生考量进去。大陆现在正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照顾民生,台湾执政当局如果有开放的政策思维,一定能助益大陆的民生建设。如农业改良、通讯生技、内需市场建设等,都是台湾的强项,也都能帮助大陆提升民众的生活。相对地,大陆方面也应扩大对台商开放内需市场,让台商在攸关民众生活供应的领域拥有更多发挥空间。
  由此看来,台湾的两岸政策内涵中,原先颇受强调的“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方针,如今似乎可以调整,转为“以两岸互利双赢为主,对两岸人民皆有利”。如能进一步联结到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则这样的政策,将对两岸的和平发展,发挥相当重大的支持作用。总而言之,两岸双方如能以开放的思维,则彼此间的差异点会越来越小,共同点则会越来越大。博鳌“李吴会”上两岸各自提出的诉求,循此可以找到更大的交集,为两岸同胞创造更高的福祉。
  (摘编自4月4日台湾《工商时报》)
  “两岸关系条例”该修订了
  福建省公务机关要招聘台湾人才事件,引起岛内各方的争议。由于目前“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对此有明确规定,台籍人士于大陆公务机关任职确属“违法”,殆无疑义。但这部法令订立于两岸“三不通”的1992年,已经跟不上时代,台当局主管机关有责任提出修法,以符合现状。
  台籍人士在大陆担任党务、军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机关成员的情形,大约有以下3种,第一种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其次是司法机关陪审员,第三种是少数在大陆公务机关任职者,又分行政单位或学术单位,比如大学讲师、教授。只有第三种是有固定薪水。台籍人士列席或担任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最大的作用是提出建言,呼吁大陆保障台商人身安全,建构优良的投资环境;而陪审员则具特殊地位,可以坐在审判席,理论上是“不穿法袍的法官”。台籍人士担任涉台专业法庭陪审员,对在大陆工作、求学、经商、生活的台胞无疑有莫大好处,可以让大陆法官厘清两岸法律认知的不同,避免用法失误、量刑不当。
  “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条文明确,台籍人士在大陆担任公职就是“违法”。但面对当前环境,台籍人士担任大陆无给职民代、陪审员,其实是在保障台胞的权益,既然如此,台当局就该主动向立法机构提出修法,朝野共同协商修订符合实际的“法律”。
  (摘编自4月12日台湾《旺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