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刘思佳气质”与生活的强者:强者气质
 

“刘思佳气质”与生活的强者:强者气质

发布时间:2019-04-07 04:43:23 影响了:

  某钢厂运输队有这样两位青年:一位女青年是刚上任的副队长。她原是“**版”的年轻干部,十年动乱轰毁了她的生活信念,在痛苦的精神裂变之后,她立志开拓新的人生之路。于是,她变了,变得令人费解:从思想到语言,从风度到装束……另一位男青年,性格奇特复杂,他自认“命苦”而不甘沉沦,勤于思考又多偏颇,“好起来比谁都好,坏起来比谁都坏”。他一方面是十万公里无事故的好司机,重金悬赏的“八卦图”作者,舍己为人的“救火英雄”,“同时又是一个坏小子,而且是坏小子的头”。在世人眼中,他不象一个正经的好人,可又抓不到他坏的把柄……
  这两位青年就是蒋子龙同志优秀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里的主角解净和刘思佳。他们卓尔不群的风度性格、所作所为,在广大青年朋友中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独特的“刘思佳气质”,在青年中具有更大的魅力。人们通过刘思佳,通过对刘思佳和解净的比较,窥见了当今时代作为一个生活的强者所需要具备的某些基本性格和必须扬弃的思想弱点,从而得到了深刻的人生启迪。
  刘思佳,这个生长在乡村的“土孩子”,上小学时转学天津,备受城市学生的捉弄,个性变得孤僻乖戾,刚毅顽强。他似乎具备了“强者”应有的素质,又因上不成大学、当不成电工,经历着幻灭之后的失望和痛苦。新时期的变革进展缓慢,客观现实又往往不尽人意:鲜花和腐草,蜜蜂和苍蝇,美善与丑恶,时常呈现出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环境的局限和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和谐,导致了刘思佳的两重性格:一面,他内心具有青年人那种炽热的追求,工作认真,对生活保留着向上的热情;另一面,由于思想好走极端,对马列主义知之甚少,所以思考虽多却有不少偏颇迷误,为了慰藉“孤独的灵魂”,将愤世嫉俗的处世态度,罩上玩世不恭的外壳,在痛苦中自我陶醉。
  刘思佳的性格在当代青年中有一定的典型性。一些青年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因此精神上的空白不自觉地被一些虚伪的并非真理的人生哲学所填充,使他们思想上真假共存、善恶并蓄,既有进取、向上的思想气质,又有糊涂的思想状态。正象马克思说过的那样:对旧道德的批判,如果没有新的批判的道德,只会出现精神报复。这就导致了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外在行为与内心不相一致。刘思佳就是这类青年的代表。它告诉我们,当代青年面临的是如何重建生活信念和选择生活道路的问题。是浑浑噩噩地钻进六平方米的小窝,学会用世俗的手段谋求生存或者以冷嘲热讽的手段对社会消极报复,还是不屈不挠、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和目的?将幸福和欢乐系于振兴中华的伟业,将聪明才智融于澎湃的改革洪流,是当代青年生活道路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衡量强者和懦夫的起码尺度。
  透视解净和刘思佳性格的演变,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生活的强者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征:
  (一)直面现实,勇于正视自己身上的“伤痕”和弱点,充分认识历史的责任,积极进行新的自我改造。解净和许多同辈人一样,有顺逆沉浮的切肤之痛,“遭受过前辈人没有经历过的精神崩溃和精神折磨。”但是,坎坷和挫折对于强者并非意味着灾难,通过思考、探求,它可以给人们经验和启迪,以确定新的人生理想。解净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后,意志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明确了,毅然同“昨天”诀别,主动要求到基层去,脱胎换骨,开拓新路。解净的这一抉择恰恰是某些自怨自艾者所缺少的气质,也折射出刘思佳性格的不足:不甘沉沦而又未能彻底摆脱平庸,勤于思考而又未能明确划清新旧界线,注重实际而又未能深刻认识现实,立志变革而又未能真正感受时代脉搏。因此,涌动在他心灵深处的岩浆往往笼罩上冷漠荒唐的外壳,使他缺乏那种自觉追求信仰,进一步探索社会和改造环境的勇气和力量。——这,正是时代的强者必须扬弃的弱点。
  (二)掌握知识,富于智慧,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使自己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我们有幸碰上社会变革的年代,但是,要做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敢作敢为的“斗士”,做一个社会改革的探索者和扎扎实实的实干家,则需要具有与此相适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本领。解净敏锐地预见到了这一点,她下到车队之后拚命也要“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本领”。正因为这样,她才能够以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眼光,修正升华刘思佳的“八卦图”,她才能够把一个乌烟瘴气、松松垮垮的运输队整顿得井井有条,她才能够逐步感化外冷内热的刘思佳,并使赖皮成性的何顺感到“害羞和不好意思”,使车队的青年小伙们“服气”。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迷惘和盲目,帮助人们重建科学的人生信念。掌握知识,是时代的强者所必须具备的又一特征。
  (三)屏弃“哥儿们义气”,把奋斗的支点系于改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之中。刘思佳有真诚友爱的一面,千方百计地援助经济拮据的老何师傅;同时又有玩世不恭、不够严肃的一面:亲自导演捉弄解净的恶作剧,目睹何顺的二流子行为而不动声色,把解净扔到大风凛冽的荒郊而毫不动心。他凭藉着精明才华和善于驾驭别人的性格力量,以及笼络小兄弟的“哥儿们义气”,使他在运输队成了不是队长的“队长’’。但是,他最终还是成了解净的手下“败将”,连小兄弟何顺也“不够义气”,向解净“告密”了。究其原因,并非刘思佳缺少强者的素质,而在于他颠倒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强者的自尊中夹杂着哥儿们义气和其他不健康的东西。解净却恰恰相反,她在艰难困顿的时刻,从工人群众的信托和关怀中,吸取了信心和力量。她与工人师傅结为一体,集中群众智慧,使强者的坚毅得到了充分的显现。《老人与海》中的渔民桑地亚哥面对成群鲨鱼的袭击,充分显示了人格的奇异力量,但是他终归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势孤力单。强者的自尊决不是表现在居于众人之上以自我欣赏,而应该是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他人,与人民群众系于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精神能量——这是我们从刘思佳身上得到的一点启示。
  (四)“全颜色”的精神结构。从解净和刘思佳身上,我们还看到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既包括“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也包括作为人的精神追求的另外一些内容。他们追求人的“全颜色”,在德、才、学、识、情、貌、体等诸方面,全面改造自己,提高自己,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完美的发展。小说中那位被誉为“时装模特”的叶芳曾说解净是个单颜色的大姑娘,只有“红色”,就象“身上穿的衣服一样单调,别扭”。尽管叶芳对“全颜色”的内涵理解得不对,但是这话却触动了解净心灵:“她也是个姑娘,她也有爱美之心,她也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可是她不敢,怕别人说闲话,她有时甚至眼馋叶芳那种毫无顾忌,我行我素的劲头。她不能,她是有许多顾虑的。”但是,一经解除了思想束缚,解净便甩掉了这些“顾虑”,面对可能发生的议论和误解,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单色结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风度仪表,服饰打扮都添进了丰富的色调。这应该说是她在探索人生价值、选择生活道路中的一个收获。当代中国青年曾经生活在那种“人不成其为人”的动乱年代。因而,他们从封建蒙昧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之后,感到必须对人的价值观重新思索和评价,以求描绘一幅更加科学、使人的个性得到合理发展的生活蓝图。四个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本身就意味着创造一种新的生活,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必然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赤橙黄绿青蓝紫,太阳色彩斑斓,人的精神怎能只有一种颜色。作为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在德、才、学、识、情、貌、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当然,个性的合理发展只有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基础为前提,与人民大众的利益融为一体,才可能有所依托,有所保证。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应当说,“全颜色”的精神结构也是当代生活强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