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劳动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劳动保障工作 [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04 14:45:55 影响了:

创新思想观念 加快全市劳动保障事业

---------**市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市2008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朱文涛

一、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中央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就业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发挥了基础作用,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城乡从业人员达到269.3万人,年均递增1.8%,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42:31:27变为41:30:29;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各类培训机构培训能力达到5万人;有4万人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市级统筹逐步推开,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人员分别达到16万人、7万人、19万人和6万人;各项保险基金结余6.5亿元;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工资平衡增长,每人年均工资达9320元,年均递增18%;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达到近10万人,城镇从业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到96%,保持了劳动关系的稳定;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一步健全,执法手段逐步完善,力度不断加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建立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近100个,使劳动保障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级;配套完善了10个劳动力市场;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进展快,已完成与省、与县(市、区)联网。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是:中央和省委对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促进就业作为国家实行的长期战略和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把做好再就业工作作为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生产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为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使劳动保障事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随着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经济持续发展,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依法治市工作的不断推进,有利于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改革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经验,劳动保障事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劳动保障事业面临着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第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繁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增加,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仍存在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公益岗位开发措施落实难; 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缺乏创业能力,劳动技能低,就业观念也较为落后,培训任务十分繁重;劳动输出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离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大,各地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平衡、统筹层次低;一些地方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主动性不高,尤其是缺乏建立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协调机制,全责征收责任机制难以落实,不敢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依法征缴社会保险费;一些地方失业、工伤、医疗保险仍未能启动,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越来越重。主要表现在,破产、停产企业职工安置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个别地方企业改革不彻底,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补偿金和拖欠职工债务问题难以解决,劳动关系尚未理顺,存在不稳定的因素,阻碍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

三、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步伐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观念

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我门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指导劳动保障工作,进一步创新我们的思想观念。

1、树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观念。经济发展虽然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可以为劳动力就业创造宽裕的条件,但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自动地、必然地解决劳动保障问题,反而会加剧各方面社会因素相互竞争的剧烈程度。要解决劳动关系问题,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劳动关系工作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2、树立构建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的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劳动关系是围绕着劳动者这个生产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进行的,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前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趋势,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将成为必然,劳动力的岗位变换和就业结构调整也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做到企业能进能退,人员能进能出,职工在岗位转换和失业时有基本生活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3、树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观念。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保持就业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要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广大劳动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的基本要求。所有这些问题,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平、平等、互助、自立等方面的文化特征,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二)加快城乡统筹就业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们要加大“扩大与促进就业工程”的工作力度,以完善和落实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为手段,深化企业改革,统筹城乡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1、要以落实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为主线,推动各级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各级政府一把手工程,级级落实工作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尤其是要把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积极采取措施,突破小额担保贷款、公益性岗位开发、“一帮一”帮扶机制落实难的问题。全面实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在每个镇(街道)建立一个派遣组织或就业服务实体,确保至2010年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0个,促进10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3000人工作任务的完成。各地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要把致力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逐步建立起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结合所有制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要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意区域协调,引导转移就业,扩大就业门路;要积极扶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劳动者寻找灵活就业门路;要进一步调整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就业制度,落实有利于劳动者进城打工、外出务工的灵活就业政策,积极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2、要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新三化”要求,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抓好“新三化”的建设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重点是建设10个“一站式”服务平台,要依托市、县二级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保障部门综合服务大厅,开设“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大厅,设置咨询服务、流动就业管理与失业登记、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专项服务(指为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服务)、再就业服务、劳动保障事务所代理、社会保险经办等基本服务窗口,实现办理各项就业服务业务只进一个门、只亮一个证、一条龙服务。要在重点完善全市10个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认真贯彻《**省职业介绍条例》,完善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充分发挥其市场导向、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转业转岗培训以及劳务代理等服务功能。制订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则,规范非公益性的职业中介组织,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3、完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要按照“六到位”的要求,抓好全市100个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软硬件建设,重点推进劳动保障事务所走上规范化运行轨道,全面开展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要完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规范和服务标准,加强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造就一支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全面开展下岗失业人员管理服务、社区岗位开发、组织实施劳务派遣、扶持就业困难群体、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

4、整合培训资源,开展特色品牌专业培训。要按照“调整布局,形成规模,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重点抓好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规划建设,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每年培养输送3000—5000名具有专业化技能人才。要系统推进技校、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改革,逐步形成以职业资格培训为特色的就业培训体系。从2005年起,力争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各职业(工种)达到6.2万人,逐步提高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比例。一是加大办学体制改革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积极发展技工教育产业,继续推进办学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改革,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职业培训机构来我市合作办学;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建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内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一批内容新、水平高、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三是开展特色品牌专业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健全“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机制,开办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牌专业,开展“订单式” 培训,突出专业化训练,使劳动者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确保能够充分就业。四是提升职业技能鉴定水平。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坚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质量控制为前提,以技术支持为手段,全面提升职业技能鉴定水平。

5、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要按照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制订劳务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培训转移投入。依托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创办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重点培训年均家庭收入1500以下的困难群体,每年完成培训转移输出4.2万劳动力的任务,其中中短期培训1.2万人,普通培训3万人,要结合实际,努力开展“四清三培三促进”工作。“四清”即:一是清楚每个村劳动力的现有状况,包括文化状况、技能状况、年龄状况、男女比例状况等情况。二是清楚每位劳动力的去向,包括外出务工、本地就业等情况。三是清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特点和就业意向,包括家庭经济收入、技术专长等情况。四是清楚当地企业用工情况和外地企业用工信息,包括企业的用工需求,用工特点,服务要求等情况。通过调查,做到逐村过关,造册登记,逐人建档,形成农村劳动力数据库,为实施转移就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三培”即:一是开展骨干培训,主要针对师资专业人员、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农村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以此带动面上的培训工作的开展。二是开展中短期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劳动预备制培训、智力扶贫、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对二、三产业就业的适应能力。三是开展普通培训,主要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较高、有一定农业种养技术的人员,开展以农业产业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三高”农业种养技术。“三促进”即:一是促进就地就业。通过抓好“三高”农业创业培训,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就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包装、加工等特色产业,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留在当地参加农业生产,并获得合理的较高的收入。二是促进就近就业。做到因势利导,政策扶持,积极培育乡镇企业发展,以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是促进进城就业。从制度上创新就业机制,制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打破区域界限和城乡差异,打破户口、地域等就业限制,使农民工能够和城里人平等竞争、平等就业、平等生活、平等居住、平等享受社会福利,使其放心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力量。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1、运用法律手段推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实现各项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法规规定的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工作,对拒不参保的单位依法强制执行,并予以曝光。以全方位、多层次、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社会保险法律法规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参保意识。

2、协调配合地税部门完善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办法,核准缴费基数,努力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推动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险支出比例;积极探索基金保值增值的多种途径,形成国家、企业、社会、个人等方面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机制,增强社会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3、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深化社会保险制度综合改革。根据不同险种的发展水平,分步提高统筹层次。按照“先纳入,后规范,再提高”的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方案,统一各险种的费基、费率和计发基数。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步伐,抓紧建立县(市、区)一级医疗保险基金筹集、建帐、支付、审核和职工、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等一套健全的制度,完善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办法,保障职工的医疗需求。做好失业保险制度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并轨,以及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通过制定从失业保险基金提取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费和职业介绍补贴办法,管理使用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就业;积极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坚持保障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巩固发展工伤保险,积极发展工伤(职业病)康复事业;尽快建立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生育保险;完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办法,加快离退休人员与原企业分离;积极探索离退休人员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劳动保障卡发放步伐,争取在二年内完成发卡工作,使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每人一卡,持卡查询,持卡办理业务。

4、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逐步构建统一的由行政监督、内部审计和社会监督的各级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认真贯彻《**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内部审计制度、调剂金管理办法、基金预警机制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依法监管和公开监督机制。抓好被挤占挪用基金的清理工作,认真查处管理、运营中违纪违规案件,防范基金运营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追收企业欠费,防止和解决社会保险费逃废的问题,维护基金的完整与安全。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建设

要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原则,抓好金保工程建设。同时,要注重实效,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效能。重点抓好一个数据中心,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险二个子系统,一个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开通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电话和电信部门1860公共信息查询电话;全面实现县与镇(街道)联网,完成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围绕这一工作目标,重点要加强五方面工作。

1、加强项目管理。各地金保工程要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管理服务中心,抽调熟悉劳动保障业务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机构,建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金保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建设按步骤、有计划、高效率、高质量进行,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和成本预算内按计划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2、加强信息应用。一是扩大联网数据应用,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层次,要尽快将应用范围扩大到就业、失业、医疗、基金监管、异地业务协同管理等方面:二是要把面向社会为公众服务放在信息建设重要位置,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面向公众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服务;三是要加强学习培训,对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交流协作,掌握信息化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3、加强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课题,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切不能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浪费资金。一是整合系统。要下决心逐步把分散建设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险、局域网、各个系统和设备整合成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二是整合信息资源。把劳动力数据、社会保险数据进行有机合理的整合,对一些重复、矛盾、过时的数据进行清理,最终实现同人同地同库。三是统筹整合资金。要引入市场投资机制,利用银信部门参与投资建设,资源共享。各地要把各项信息化建设资金集中用于金保工程建设,所有资金都要集中在行政财务部门,并要结合部门预算和投资计划,抓好资金管理。四是整合技术、人才。目前,我市信息化技术、人才十分薄弱,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同时把现有的技术人员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建设好金保工程。

4、加强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信息化的生命,也是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提高数据质量是金保工程建设的长期任务。数据录入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各地要建立数据抽查制度,定期通报数据,从基层抓起,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数据准确率达到99%以上。

5、加强示范点建设。要建设县(市、区)、镇(街道)金保工程建设示范,统一配套、统一建设标准,以此为依托,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建设。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工资分配监控指导体系

1、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分地区、分行业、分工种的结构性最低工资制度;协调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低收入居民的工资收入水平。

2、加强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全面实施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引导、调节企业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大力推行劳动力市场价位制度,逐步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覆盖全市各地、各个行业、各职业(工种)的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价位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发展;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管理,保障职工获取报酬的合法权益。

3、以税收手段调节劳动者收入,调节地区、行业工资收入差距,限制非竞争性行业、企业工资的过高、过快增长,使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关系趋于合理,体现公**则。

(六)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l、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督促所有企业招用职工均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非国有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依法监督企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解除的行为,特别要妥善处理国有企业因改组、改制、关闭、破产等而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变更及其他问题。建立劳动合同签订与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的互动机制,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及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企业和职工参保缴费时发现企业未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应督促企业及时与职工补签劳动合同。

2、大力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中,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对其他国有企业,重点促进其建立内部协商机制,明确相应的形式和程序,加大职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力度。

3、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按照“重在源头预防、重在基层调解”的方针,逐步建立起企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类型的调解制度,建立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织组成的三方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健全工作制度,协调解决本地区的重大劳动关系问题。健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改进办案方式,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因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4、积极研究就业形式多样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对实行阶段性就业制度和弹性工作制后,大量出现的非全日制工、季节工、短期工、临时工等多种就业形式中的劳动关系的认定、劳动权益保障、劳动争议处理等问题提出对策。

(七)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1、抓好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协助市人大、市政府制定出台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地方性劳动保障规章,着重抓好促进就业、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工资支付和欠薪处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等方面规章的制订出台,形成基本配套的地方性劳动保障规章群体。

2、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听证、行政赔偿、规范性文件备案、执法监察等方式,加强劳动保障部门系统内部执法监督;积极转变行政职能,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协同运作;制订全市劳动保障系统业务基本规范,确保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规范行政、公正执法。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办事项目、程序、依据公开,逐步实现政务全面公开。

3、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以日常巡视监察为主要方式,实行“定期、定人、定区域、定指标”制度,重点对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资发放、执行工时制度和女职工、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投诉举报制度,认真受理举报案件。大力推行劳动年审及社会保险登记年审制度,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完善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实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制度。

4、规范劳动监察办案程序,加强劳动监察档案管理。上级劳动监察机构要对下级机构办案程序进行监督,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目标考评制度,改善劳动保障监察办公条件和物质装备,提高执法监察效率。

(八)完善计划管理手段,加强劳动保障基础工作

1、改进和加强计划工作,编制、实施各项规划。计划必须根据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政策,符合本地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实际和发展规律,突出计划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健全计划协商制度,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重要政策出**要在内部充分进行协商,实施后要加强监督检查,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推动各级政府把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时多考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加强和改善劳动保障统计信息工作,改进统计方法,围绕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加强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完善劳动保障信息公布制度,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和决策支持的整体功能。?

2、建立健全劳动保障领域宏观调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险参保率和基金征缴率、企业人工成本、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技能人才结构、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争议立案率等指标为主的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工作预测预警体系,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分析,根据劳动保障宏观调控指标开展预测预警工作,进一步做好对劳动保障工作运行的监测,及时发现警情,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安全、有序运行。

3、积极筹措事业发展经费。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人大和社会各方面对劳动保障事业的重视、支持,争取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劳动保障事业投入,同时想方设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面、多形式筹集事业发展资金。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围绕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中心工作,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对重点、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提出资金需求计划,分步安排建设资金。切实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4、加强劳动保障调查研究。围绕本地区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进行调研,集思广益,为制订劳动保障政策、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服务。

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年末岁初,我有幸被县统计局抽调为“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员”期间,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县城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找出制约我县城镇居民增收的瓶颈因素,找准增加城镇居民增收的切入点,结合统计业务工作,我深入城镇住户现场调查统计,取得了我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至目前,全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5516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897元。如此收入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日益发展的生活质量,为此,我通过调查提出一些探索性思考,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县城镇居民收入现状

通过对10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县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可达1644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551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人均消费性支出78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从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全县城镇居民整体收入还处于中等偏下:家庭总收入不足3万元的20户,占调查户数的20%,其中不足1万元的6户,最低收入为3600元;家庭总收入3—4万元的72户,占调查户数的72%;收入超过4万元的8户,占调查户数的8%,最高收入为4.7万元。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2702元,增长10.7%;转移性收入为1851元,增长35.7%;经营净收入为1550元,增长44.2%;财产性收入340元,增长56.1%。城镇居民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占主导地位。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的77.2%。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占据收入构成的主导地位。

(二)财产性收入比重偏小。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占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的2.1%。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渠道为存款利息和出租房屋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保险收益、其它投资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其他财产性收入等均为空白。

(三)经营性收入水平过低。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只占到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的9.4%。城镇居民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导致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长期低位徘徊。

(四)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89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36%,较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居民的食品消费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其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而且,居民在衣、住、行和通讯、教育、卫生、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汽车、电脑、空调、摄像机、液晶电视等高档商品逐步进入城镇居民家庭。

(五)社会保障不断完善。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564人、基本医疗保险19909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825人,同比增加245人,增长6.8%。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有效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占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的11.3%。

二、我县城市居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资政策导致收入差距问题突出。全县落实省、市事业单位工资体制改革政策较晚,导致我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部分兑现较迟,且和兄弟县市比较处于较低水平,致使这一群体职工和机关公务员工资水平产生差距;受历史原因影响,金融、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和税务、环保等省、市条管部门职工工资均高于地方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县城调队抽样调查人群的最高收入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高达最低收入居民的3.6倍,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拉大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就业再就业问题导致城镇居民收入保障乏力。一方面,有限的就业岗位致使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城镇待业人员就业困难,缺乏可靠收入;另一方面,县糖厂、纸厂、制药厂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4050”人员居多,再就业压力很大,多数依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收入水平低下。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大,部分城镇居民生活缺乏保障,收入增加困难。

(三)物价上涨间接影响居民收入增长。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导致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支出增加,抵消了部分收入的增长,实际上降低了城镇居民增收幅度。对一些低收入群体而言,甚至出现了收入的负增长。

(四)经营意识淡薄滞缓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我县多数城镇居民缺乏投资理念,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或生活保障金,股息、红利等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极小,缩小了城镇居民的增收空间。

三、对促进我县城镇居民增收的建议

(一)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镇居民增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战略,全力以赴做大做强以苹果、畜牧、烤烟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煤炭、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旅游、建筑、商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力和竞争力,夯实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着力构筑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的经济平台。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优先安排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完善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城镇居民增收。不断健全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逐步建立正式就业、临时就业、按小时就业(钟点工)、劳务输出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模式,围绕苹果、煤炭、畜牧等主导产业发展,精心策划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县域农产品加工、煤化工、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待业青年尤其是县药厂、糖厂等国有企业下岗“4050”人员就业率。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县劳务培训中心、县职教中心等教育阵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加强劳务技能培训,着力打造“**木工”、“**裁缝”、“**家政”、“**焊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推介,拓宽输出渠道,鼓励支持有一技之长的城镇居民外出务工,全面增加城镇居民的劳务收入。

(三)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全民创业机制,降低准入门槛,制定出台信贷融资、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以及土地征用、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扶持城镇居民特别是城镇待业青年、退伍军人、残疾人和县糖厂、药厂、纸厂等国有改制企业的下岗职工,大胆投资创业,发展畜禽养殖、果蔬栽培、建筑加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特别是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和中小加工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增加劳动者工资性收入,让更多的城镇居民成为投资者,增加财产性收入。放活兼职政策,允许事业单位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兼职从事第二职业;允许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获得其它合法劳动收入。同时,持续深入开展“三大创业”活动,给职工在证件办理、税费减免、信贷扶持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干部职工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大胆创业,增加收入。

(四)健全保障体系,促进城镇居民增收。立足**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积极推动“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和社会残疾贫困人群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严格保障标准,合理确定保障面;加大保障资金征缴和追欠力度,多渠道筹集并管好社会保障基金。重视解决好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问题,重点是严格执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律法规,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保证养老金、离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解决好城镇低保工作没有经费保障的问题,避免挤占保障资金的现象;解决好物价上涨对低保对象、困难大学生和失地农民的生活影响问题;完善城镇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制度,尽快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分类施保,解决好低保家庭子女就学、医疗等生活困难问题;引导医疗、失业、财产、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体系健康发展,发挥商业保险对城镇居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增强最低生活保障效力,把分散的个人储蓄转化为社会统筹,从而减少城镇困难群体的风险性支出,确保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稳定增长。

(五)提升工薪待遇,促进城镇居民增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保证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情况下,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水平获取劳动报酬,并逐年有所提高;建立健全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对欠薪三个月以上的,企业经营者的工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设立企业欠薪保障基金,对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引发争议的,由企业欠薪保障基金先予支付,再由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追回;建立节假日加班工资支付制度,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职工节假日加班加点劳动取得合法劳动报酬;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指导线制度,每年由政府公布工资指导线,且标准每年应有一定的提升。根据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就工资、福利等职工权益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并签订协议,从而建立工资收入增长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在符合政策、财力允许的前提下,保证行政单位干部职工的住房、车辆、通讯、旅差等合法补贴,并将其纳入工资管理,按时足额发放。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结构工资制,优化职工收入结构,增加工资总额。同时,强化对产生收入差异的不合理因素的有效调控,通过税赋调节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协调城乡、行业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收入在不同收入阶层共同增长,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带动全社会整体富裕程度上升。

(六)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加强市场物价调节监管,建立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处置机制,突出房地产、食品等重点市场,综合采用行政、经济等宏观手段,积极平抑市场物价,有效解决城镇居民收支矛盾瓶颈问题。同时,积极建立规范二手商品市场,为城镇居民已经更新尚有一定商品价值的家具、家电、厨卫设备、交通工具构建通顺的出口,扩大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空间,以科学规范的消费秩序为城镇居民提供有力保障。

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全县当前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探索农村团建工作发展的新思路。9—11月,我与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志愿者小郑先后深入22个乡镇6个村2所中学2户非公企业,走访基层团组织分管领导、团干部、村干部、选调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学生60多人次,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全县乡镇、农村团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为准确地掌握基层团建情况,调研期间,我们还给43个基层团委发放《基层团组织现状调查摸底表》和《基层团干部情况调查摸底表》,让基层团干部填写,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现状

1、基层组织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22个乡镇团委,村级团组织总数为192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7个,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建团数2个。从调查的情况看,各个乡镇和大部分村都设有团组织,明确了责任人。团组织建设,乡镇团委要好于村,相当一部分村子,没有团组织。一些村团组织形同虚设,仅仅停留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上,团支书长年外出打工,偶尔一年回来一两次。村一级团组织,一年内基本没有活动,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在《基层团组织现状调查摸底表》中,有些乡镇上报的只是本乡镇中学团组织,村一级团组织没有一个。

2、团干部队伍

农村受机构、税费改革影响,各单位普遍减编,越到基层,编制越少,在工作不减的前提下,直接导致基层团干部兼职出现。乡镇团委书记大多数兼任妇联主席、会计、劳动保障助理等,少则两个,多则3、4个,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党政领导布置的任务上,没有时间做团工作。民政专干、工会专干、妇女专干等岗位,财政每月都要发工资,唯独团工作是无偿的。从事基层团工作没有相应的津贴和报酬,加之有的单位,政治上对团干部关心不够,对待团干部只注重使用,不注重培养。种种原因,致使团干部工作热情降低。团县委自03年9月以来,一直没有换届,乡镇的基层团委同样如此,汤峪镇团委书记已接近50,还在团干岗位上奋斗,工作激情大不如以前,只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团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3、团员队伍情况

乡镇政府所在地,目前,还有些年轻人,依托乡镇街道做点小生意,跑个运输等。其它地方,凡是初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家里又没有可依赖的资源,留在家中务农的只有寥寥几人,大多数会选择外出打工,只有在农忙时节,一部分人才会回来。这就形成了团员人数的不确定性,今天,某某可能在家,明天又外出了,团员人数难以准确统计。在农村,平时见到的,只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农村团支部有组织无人,团员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村级团组织大部分时间在唱“空城计”。在家的青年,受社会上各种思潮影响,出现政治倾向淡化,即使有团的活动,他们也不愿意参加,他们认为搞团内活动占用了他们的时间。农村团员情况,总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团组织活动难开展。农村团员大部分外出打工,组织活动无法开展。二是团员管理教育难落实。外出团员远离家乡,犹如断线的风筝,团组织对团员的教育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三是团员难发展。优秀青年外出经商打工,难以“推优”。村里优秀青年又缺乏,出现发展难、难发展的情况。

4、活动开展情况

农村团的活动阵地少之又少,缺乏经费,致使团工作难以开展。乡镇级团委无经费,开展活动时,只能一事一请,按活动申请经费;而村一级团委根本就没有开展共青团工作经费支出的相关政策规定,没有这部分支出,根本就谈不上经费保障。调查中,只有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在重大节日,“五四”、“国庆”,乡镇团委才能要出几百元活动费用。目前,农村团的活动经费还是主要靠团费和划拔两个途径,而农村团员数量本身有限,加上流失严重,团费收缴十分困难,农民团员的团费收入基本空白。基层团委只能有计划性地申请报销,伸手向财政要。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基层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重视不够

计划经济时代,共青团靠得是行政手段来布置工作,那时人们生活不富裕,没有多少业余文化活动,所以共青团的工作能够开展得轰轰烈烈。到了市场经济时代,青年人意识形态多元化,政治倾向淡化,即使有团的活动,他们宁愿自发组织,也不愿意受约束参加。加之受“唯经济论”影响,乡镇共青团活动逐渐弱化,以至团干部认为团的工作只是“锦上添花”,与抓经济大局工作相比,微乎其微,自己先有点“怯场”,影响了共青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一些乡镇领导,没有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来看待团干部,支持团的工作。对团的工作重视不够、关心不够,甚至认为是“副业”,“敲边鼓”,可有可无,没有从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角度来考虑共青团工作,导致共青团的工作没进展,提不到党政领导议事日程上。

2、团的工作不能与时俱进

有的团干部服务创新意识不够,还在“穿新鞋走老路”。一些团干部在设计活动时,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创意,不能吸引农村青年。有的团干部只知道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按部就班搞传统活动做表面文章上,号召团员青年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没有新鲜的东西。动不动就沿用过去的老方法,组织年轻人不是在扫大街,就是到敬老院,空洞乏味,形式老套,不能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没能按照“党政所盼、青年所需”的要求,围绕广大农村青年增收致富、成长成才的需求,抓住一两项可以实实在在惠及广大农村团员的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做,不能满足农村青年的需求,团员青年自然与团组织疏远,不愿意参加团的活动。

3、团干部工作热情不高

由于大部分团干部是兼职,所以主要精力集中在党政领导布置的中心工作上,没有足够精力来思考和开展团的工作。部分团干部对工作信心不足,责任感不强。认为现在团干部既没钱又没权,工作不好做,所以就被动应付,甚至不予理睬。加上团员流动大、流失严重,团费收不上来,又无处化缘,无经费活动开展不起来,因此一些团干部对共青团工作热情不断减弱。

4、团员流失严重

大量农村团员外出务工,造成乡镇团员流失率较高,一些团员从学校毕业后,或外出打工,或没有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游离于团组织之外,相当数量的外出归来团员的组织关系无处落实。在团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团员工作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个村一年到头发展不了一两个团员,更有的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团员,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在农村,团组织找不到团员青年,团员青年也找不到自己的组织,时间长了,团组织就没了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对策与建议

1、实施“党建带团建”

要搞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党建带团建设”是根本,要主动争取地方党政领导的支持。新形势下,必须有紧紧围绕党政大局,帮忙不添乱,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从人员、经费、组织上给予保障。一是要力争把团的建设纳入党建总体目标和年度责任考核体系,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按照《党章》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县、乡镇两级是党员的团委书记列席同级常委会和党委会制度,使共青团能及时了解本地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党建中的重大事项;三是对乡镇一级团委书记人员的产生,要经过上级组织部门与团县委考核,成绩合格方能上任;四是坚持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五是积极争取活动经费,解决乡镇 “缺钱办事”问题。各乡镇青年数按申请年度财政预算,有条件的,还可给团干部申请必要的补助。

2、扎实推进“1+1+X”模式

乡镇团委更是整个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以按照“1+1+X”模式,建大建强乡镇一级团委。所谓“1+1+X”模式,就是建立9—11人的委员会,设书记1名、副书记1名和委员7—9名,书记可由乡镇党政班子年轻副职兼任,也可选拔政治上可靠、在青年中有较高**和影响的优秀青年担任,副书记原则上设1名,工作需要也可增设,副书记和委员重点吸纳对青年工作有激情、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代表,其中可以有当地学校等领域的优秀基层团干部、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和合作社负责人、青年企业家、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优秀民警、有**的医生等等。团委委员的分布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使团委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达到结构合理、整体优化。

3、切实发挥“村官”作用

随着“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实施,一大批优秀年轻大学毕业生相继走向广大农村。他们不仅是共青团的服务对象,而且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力量,更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的青年后备力量。大学生村官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富有创业干事的热情和干劲,具有创新创造的才能和潜力。为了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发挥作用,就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加大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力度,让这些“村官”们与青年人多交流、多沟通,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农村青年宣传党**政策、大政方针,让农村青年听得懂、记得住,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农村是一片天地广阔的沃土,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积极为农民朋友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句话,农村海阔天空,“村官”们大有可为!

4、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青年聚集方式、聚集地的不同,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基层团组织设置,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团的工作”。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团组织的格局,因为村上已经没有团员了,探索并推行“校村联建”、“企村联建”、“村村联建”等做法,把人数少、活动难的团组织与相邻人数多、活动好开展的团组织联合,也可以与企业、学校团组织联合,实现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种协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的西瓜协会、辋川的白皮松协会、泄湖的樱桃协会、普化的蔬菜协会、三里镇的核桃合作社等等,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其内部建立团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团员流失。以协会促团建,以团建带协会,两者互相协调,互相渗透,协会为青年农民提供共同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实现了技术的共享,信息的互通和经验的互补,在遇到技术、资金、政策难题时,团员青年可以通过协会团组织向上级组织反映,解决实际问题。

5、加大服务青年力度

一是要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从调研情况看,农村青年想的是致富,少的是门路,缺的是资金,难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盼的是服务,他们的第一愿望是创业致富。为此,基层团组织要以青年致富工程做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抓手,深入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和“送科技下乡”活动、 加大乡土科技人才培训力度,在田间地头言传身教,把服务及时送到青年手中。同时,要积极协调,利用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及时向广大农村青年提供最新的、急需的市场供求信息,切实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二是服务农村青年文化需求。要多层次设计活动载体,开展送书籍、文艺节目下乡活动、结合团员青年特点,组织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保持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要抓住冬季农闲和两节期间青年集中、具有节日氛围的有利时机,组织青年开展歌咏比赛、才艺展示比赛等活动,总之,文化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样团的基层组织才能生机盎然,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真正发挥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

6、扩大工作服务对象

我们的工作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团员,要把眼光投向团外,把青年作为工作对象,一般我们团内把35岁以下,称为青年。但这时又出问题了,通过调研,农村16岁至55岁年龄段,基本都在外面,不是上学,就是打工,只是中年人一般在离家近的**市打工,年纪轻的跑到更远的地方打工。把青年局限于35岁以下,农村团组织的工作对象还是有些少。蓝田县特色种植搞的比较好的几个乡镇,比如说泄湖的樱桃、辋川的白皮松、普化的蔬菜等等,这些乡镇的青年人也不多。而依托特色种植成立的一些协会,比如说辋川白皮松协会,许多会员年龄超过40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14-44岁的人为青年、青年联合会规定18-40岁的人为青年。我们可以采取青年联合会的规定,将40岁以下人,统称为青年,便于团组织开展活动时找到服务对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