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对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调查与分析(精选多篇)] 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
 

[对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调查与分析(精选多篇)] 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9-06-04 15:04:23 影响了:

第一篇:对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调查与分析

对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调查与分析

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那么我市大学生的理财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理财观又是如何?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在苏州科技学院随机邀请的50名学生作了份大学生理财问卷调查。 背景知识:什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调查的对象、时间、方式

(一)对象:我院大学生

(二)时间: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二、调查情况:

1、大多数愿走理性消费路线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另外,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

一。 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形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基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来源是家里人

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经盈利10%了。

三、原因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一)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相关的文章。分析(二)学校问题: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分析(三)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

第二篇:对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调查报告

【摘要】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那么我市大学生的理财水平是怎样的?他们的理财观又是如何?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在苏州科技学院随机邀请的50名学生作了份大学生理财问卷调查。

背景知识:什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的范围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护钱即保险与信托。

一、调查的对象、时间、方式

(一)对象:大学生

(二)时间:20xx年8月

(三)方式:问卷调查形式

二、调查情况:

1、大多数愿走理性消费路线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3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也玩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另外,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在消费中也玩张扬个性,爱上了高消费。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 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从银行透支,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大学生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5、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约有90%的调查的大学生作过兼职工作,56%正在做兼职。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财务本金,为日后的消费等方面埋下伏笔。无疑,这种新兴的大学生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高级阶段。

在调查中也有同学自称为“理财达人”的。他在校园做业务代理,网上开店,趁今年股票形势好,开户成为新股民。在询问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并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解投资市场,为今后的个人理财积累一些经验,投资额基本在5000至1万元,资金来源是家里人从炒股资金中抽出来额外提供的,在现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经盈利10%了。

三、原因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析(一)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难怪有很多家长反应,孩子打电话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要钱!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分析(二)学校问题: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分析(三)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

第三篇:大学生理财能力调查与分析

黄 淮 学 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论文)

题目: 大学生理财能力调查与分析

系别:年级、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4年6月2日

引 言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多强。理财已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尚未独立,还需父母资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强烈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高消费群体。对大学生消费出现的诸多问题。理财这堂必修课迫在眉睫地摆在了大学生面前。通过对几大高校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在理财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1 大学生理财的目的和重要性

1.1什么是理财

通俗地说,理财就是赚钱、花钱、省钱之道,也就是如何进行打理钱财。有句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大学生来讲,理财的核心就是八个字: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生财并不是大学生理财的最终目的。

1.2(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haOword.cOM)大学生理财的目的和重要性

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大学生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人世界的包括许多时期,而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理财的初步阶段和黄金时期。大学阶段财商的培养只是锻炼和演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财习惯,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当代大学生的理财消费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80、90后,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社会资源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代大学生正在冲破传统的理财消费意识,形成新的理财消费观念。据调察,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具有理财观念,绝大部分并无理财意识,而且缺乏实际行动。 相对于大学生消费的超前,理财意识并没有超前。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习惯,会把每个月的盈余存到银行里。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月光族”,他们对自己一个月用多少钱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了就向家里要”。少数大学生会每个月给自己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不少被调查者甚至表示,经常会出现到了月底要急急忙忙向同学借钱的情况。更有少部分大学生,拥有多张信用卡,向银行借钱消费,但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他们,很难保证按期还款,有的甚至成为“负翁”。

2.2当代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和消费支出

2.2.1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

大学生理财集中体现在花钱、省钱及挣钱方面。作为一个没有正式收入的成年人,大多数大学生的理财消费观念正在趋于成熟和理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大学生上大学所花学费

获取渠道和方式,包括学校的奖学金、困难资助、勤工俭学、家庭资助等。父母提供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占88.4%;依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占15%;只有3%的学生利用勤工助学、做兼职的方法获取生活费和零用钱;15%的学生利用的是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

2.2.2大学生消费总支出

大学生消费支出在350¥——500¥的占大多数,占总人数的60%;350¥以下的占18%,而消费总支出在500¥——750¥,750¥——1000¥,1000¥以上的依次递减为15%、10%、7%。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伙食消费仍是主要消费支出。二是学校消费支出,如订阅书报。学习用品、考证费用、电脑网费等,三是生活用品消费,如鞋、衣服、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四是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支出,如生日聚会、老乡会、旅游支出、恋爱消费等。值得指出的是,生日聚会和恋爱消费的比重正在越来越大。

3造成大学生理财现状的原因

3.1家庭原因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很少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消费观念,从小到大,一手操办孩子的一切。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又有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的心理,往往容易迁就、娇惯、溺爱孩子,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长大后,大多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

3.2学校问题

学校只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理财观念容易出现武误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万事达卡发布的“2014年大学生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认为学校没有提供适当和足够的个人理财教育的占72%。对大学生专门的理财教育,可以说是各个高校的全新课题。

3.3社会问题

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很多人将朴素视为寒酸,将奢侈视为豪爽。同时,电视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广告、明星的示范作用,引起追星族的盲目模仿。很多广告词能够在短时间里转化为消费的日常语言,如“我的地盘,我做主!”等。校园外不良环境(如网吧、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3.4自身问题

理财师表示,不少大学生不是没钱花,而是不会花钱。马克思教育我们,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上述现状,大学生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攀比心理,随大流心理等。很多大学生生活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是需要还是想要,如果周围有同学拥

有某物而自己没有,就会有缺失感,而不考虑事物本身是否有用。还有,有的学生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名牌效应,买衣服鞋子非专卖店不去。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理财观念,钱没了就向家里要,平常大吃大喝,生日聚会有的甚至不惜举债而办。另外有一种现象是针对男学生的,出现了“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的现象。受大男子主义影响和自尊心的缘故,男同学在恋爱中为博女友一笑出手阔绰,而自己却省吃俭用。

4培养及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方略

4.1个人主观方面

外因具有重大的影响,但只有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还必须是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理财观念决定着人的理财心理和理财行为。

4.1.1确定财务状况

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理财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物价水平,针对当前自己的财务支出,认识到自己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如果学生不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稀里糊涂地花出去的话,建议学生列一个清单,建立一个个人财务账簿,记录平时自己的各项支出。成功人士必须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大富豪洛克菲勒是连8分钱的邮票费用也要记录的。时间上一3个月为宜。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4.1.2树立个人理财的目标规划

树立个人理财的目标规划,制定每月的支出计划。做事必须有计划,胸有成竹才能成功。规划自己使用金钱的方法,管理自己的财富,以达到财务自由的状况。学会理财,提高一生中拥有、使用和保护个人财富资源的效率,提升个人人际关系。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

4.1.3甄选合适的理财方法

大学生理财方法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大学生理财投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由于资金有限、缺乏社会经验、考虑问题还不成熟等因素,大学生投资理财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投资起步期。专家认为:大学生投资理财的方法很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最重要。投资可启用小额资金。尽管大学生做投资具有一定风险,但作为一种大胆尝试,能为今后的个人理财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对于他们理财意识的扩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4.1.4养成储蓄习惯,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2014年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遭到重创,但是有一个很不相称的现象令世界领教了储蓄的好处,那就是大量中国人拿出自己的储蓄,购买了很多打折促销的商品,由此储蓄的好处可见一斑。把平时节省点钱存入银行,毕业后会有一笔不小的创业基金的。

4.1.5勤工俭学,积极开源

常有人说,钱不是省出来的。与其节衣缩食,不如大力开源。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了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相当活跃的群体,很多领域运用可以运用自己的能力,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如做家教、撰稿获取稿费、搞促销等。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4.2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由于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弱,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腐蚀,一步一步走向堕落。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积极分子,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相应的年龄段接受相应的理财教育,应该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4.2.1家庭方面:

古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应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提高子女的理财能力。在平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知道每一粒饭来之不易。教育孩子养成储蓄观念,并合理利用自己的储蓄。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树立理财观念。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4.2.2学校方面:

理财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曾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大学生不满理财教育现状,尽管使用借记卡和贷记卡的大学生比例已有明显增加,但仅有14%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提供了足够的理财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开设专门的理财课堂等途径,承担起树立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的重任。

4.2.3政府和社会方面:

鉴于电视、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使新闻媒体宣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风气,也符合我国国情。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机、音像制品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银行等部门可以针对学生开办一些鼓励学生理财的业务,开展一些宣传金融常识和教育储蓄的讲座。使经济较宽裕的学生尝试进行一些金融理财投资,如股票、基金等。

从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消费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坚决杜绝.都还不清楚.总体上说大学生的消费还处于一个成长健全的时期。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只是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前的演练,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所以,多数人只要有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等到今后走出校园,与普通人相比,一定会表现出高人一筹的财商来。

第四篇: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理财状况调查与分析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理财观念越来越强,理财日益成为人们合理支配钱财的必修课程,并以此来提高理财能力。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个人理财方面的能力十分缺乏,不能对自己的财富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消费,当然就更谈不上参与投资获得收益了。作为未来社会中的经济精英,如果连自己的经济状况都无法有效把握,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那么大学生理财情况如何呢?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观和理财能力,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

背景知识:什么是理财?

从大学生来讲,个人理财包括:赚钱,用钱,存钱,借钱,省钱等。

我们以问卷调查为主,现场采访为辅的形式针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部分大学生理财能力作了调查并加以剖析,结果如下:

一问卷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0份,回收率为85%,其中男女分别有94,76份,比例约为1.2:1,调查对象是包括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工程管理系,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问卷基本做到了随机发放。本次问卷共设计了16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被调查学生的自然状况,即可支配钱财多少及来源,生

活费支出情况及消费观,理财能力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总消费额及生活费来源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额主

要集中在600-800元的区间内(占48%),500-600元,800-1000元,

1000-1500分别占10%,25%17%,这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体。有特殊

情况建筑成规的学生学习用具开销大,1000元以上占17%左右,而

500元以下(据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的数据)的不到占1%。总体情况

表明大学生之间消费差距不小。80%以上的人生活费几乎全部来源于

父母,仅有7%的同学能承担自己的部分生活费。

2.关于消费在消费方面,70%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主要花费在

基本生活支出上(如吃饭,买必要的生活用品等),但是有部分同学

生活费主要用于娱乐、服饰等,这部分约占10%。在购物上女生比男

生花费多。另外通讯费和学习费用也占一定的比例,而大四学生在准

备就业上的花费占了他们生活费的相当大部分。据统计,90%以上的

同学都不会经常请朋友吃饭,可见这部分所需花销很大。

3.高档消费品 现在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

也能从一定的侧面反映我们的消费状况。在本次调查中,手机拥有率

几乎达到100%,40%的人有电脑,约50%的人有mp3和mp4,数码

相机虽然是更高档的消费品,但其拥有率也达到了20% 。一半以上

的同学为了买这些东西,会自己从生活费中节约一部分钱,25%的同

学买已经拥有的这些东西所用的钱全都是自己节约出来的。还有部分

人全都是向父母要的。这说明在对待高档消费品方面,大多数同学还

是抱着理性的态度。

4.消费观 在买东西的动机上,40%的同学选择会买很便宜的东

西,求廉,而选择只会买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价钱其次考虑,求

实的同学也不少,这部分比例约有40%。只有极少数同学是追随时尚

潮流,求新的,这部分不到5%。80%以上的同学在买自己喜欢的东

西之前,会考虑自己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

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

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

钱,追求物美价廉。

5.关于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显示,大学生“月光族”现象不

算太严重。

6.大多数人理财观念不强,财商欠缺。

7.新理财人异军突起 据简答题回答情况,约有60%被调查大学

生做过兼职工作,35%的人正在做兼职工作。从经济投资学来说,兼

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

三.原因分析

从生活费支出情况和简单理财的能力的调查中可总结出,理财能

力较弱,理财观念较淡薄在当代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分

析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原因。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忽略

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

2.学校原因: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

3.社会原因: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有泛滥趋势,校外

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4.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大学生分辨

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而且部分人还有一定的

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所以自己作主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

花,该往哪里花有些盲目。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

都显示出他们理财能力的缺乏。

四.大学生理财建议

(一)做好整体规划1.计划好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

少,每月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个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

用资金,以应对意外支出,如外出,购书,参加必要聚会等。

.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地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

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以更好的管好自

己的钱财。(二)理性消费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

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

然是当前大学生主要消费观念,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

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品位和档次开始重要起来,所以,大学生们还是要注意理性消费。

(三)养成储蓄习惯可以有计划的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

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的进行支取。另外,

还可以开一个带有自动理财功能的“综合理财帐户”,这样,家

长寄到的钱可以自动转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时候,银行电脑系

统会自动计算,支取损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

效配置。(四)树立节俭意识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

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

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乱花钱。除了大学期间的学费,基本生活

费,建议额外支出费用部分或全部由学生做兼职或取得奖学金获

得。(五)学会精打细算根据统计结果,大学生活的消费

中有很多省钱的小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

物打折卡,买存钱罐存零钱,买东西货比三家。(六)学习

理财知识适当关注社会投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理财

意识和财商。注重培养自己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

有关的消费观。

五.节约生活费小窍门

学:除了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大学生还要拓展哥方面知识。选

修课,各类培训班,考证等待,不要盲目的学,浪费金钱,学无

所成。对于选修课可以旁听;培训班和考证,尽量选择与自己所

学专业相关的参加;提高英语水平,交个留学生朋友,省钱赚友

情。教科书可以买二手的,考试资料向学长借;还要充分利用网

络资源,学校图书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衣服:对于穿的长久的,如运动系列,冬季衣服,可以买品牌的。

其他不必买名牌,到淘宝小店,抓住季节更换的打折季节。室友

之间衣服可以换穿,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食:尽量在食堂就餐,可以和室友“拼菜”,早餐要保证,晚餐尽量

少吃,把花在饮料,冷饮上的钱用来买水果和牛奶。

住:学校宿舍很实惠,记得随手关灯,水龙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

费,晚上全寝室一起去上自习。

行:建议互助旅游,兼职旅游。

六.根据分析,本次调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差

1.调查范围有限,只调查了部分高校的学生,统计数据可能与实际

情况有偏差。

2.问卷回收率偏低,只有85%。

3.问卷设计缺少科学性,有的问题不严密。

4.多选题与单选题混杂,统计有误差。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类2班

王凤婷

11201490236

第五篇:大学生理财能力与调查分析

大学生理财能力调查与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理财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作为未来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如何增强理财意识、如何进行理财是一件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又因为受的教育和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性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的理财意识薄弱,理财知识匮乏。针对上述现状,本文拟在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理财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一些指导下的建议,未毕业后参与经济活动打下理论基础,并积累一些实践经验。本文分为四部分:先指出大学生理财的重要性,再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现状及其原因,最后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指导。 1 大学生理财的目的和重要性

什么是理财?通俗地说,理财就是赚钱、花钱、省钱之道,也就是如何进行打理钱财。对大学生来讲,理财的核心就是八个字:量入为出,开源节流。生财并不是大学生理财的最终目的。理财是一辈子的事,大学生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人世界的包括许多时期,而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理财的初步阶段和黄金时期。大学阶段财商的培养只是锻炼和演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财习惯,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当代大学生的理财消费意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80、90后,这个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社会资源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代大学生正在冲破传统的理财消费意识,形成新的理财消费观念。据调察,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具有理财观念,绝大部分并无理财意识,而且缺乏实际行动。相对于大学生消费的超前,理财意识并没有超前。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月光族”,他们对自己一个月用多少钱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少被调查者甚至表示,经常会出现到了月底要急

急忙忙向同学借钱的情况。有机构对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和台湾等地区的30所大学的2500名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随机调查,70%的学生没有记账观念,会列出详细计算表并很好执行的仅占7%。2)当代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和消费支出大学生理财集中体现在花钱、省钱及挣钱方面。作为一个没有正式收入的成年人,大多数大学生的理财消费观念正在趋于成熟和理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大学生上大学所花学费获取渠道和方式,包括学校的奖学金、困难资助、勤工俭学、家庭资助等。父母提供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占88.4%;依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占15%;只有3%的学生利用勤工助学、做兼职的方法获取生活费和零用钱;15%的学生利用的是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伙食消费仍是主要消费支出。二是学校消费支出,如订阅书报。学习用品、考证费用、电脑网费等,三是生活用品消费,如鞋、衣服、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四是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支出,如生日聚会、老乡会、旅游支出、恋爱消费等。值得指出的是,生日聚会和恋爱消费的比重正在越来越大。

3造成大学生理财现状的原因

1)家庭原因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很少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消费观念,一手操办孩子的一切。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又有不希望孩子和自己一样的心理,往往容易迁就、娇惯、溺爱孩子,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长大后,大多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2)学校问题学校只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理财观念的培养。由于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理财观念容易出现武误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

3)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很多人将朴素视为寒酸,将奢侈视为豪爽。同时,电视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广告、明星的示范作用,引起追星族的盲目模仿。校园外不良环境(如网吧、歌舞厅、游戏机厅)的存在,往往对中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4)马克思教育我们,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上述现状,大学生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攀比心理,随大流心理等。很多大学生生活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是需要还

是想要,如果周围有同学拥有某物而自己没有,就会有缺失感,而不考虑事物本身是否有用。还有,有的学生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名牌效应,买衣服鞋子非专卖店不去。有的学生由于没有理财观念,钱没了就向家里要,平常大吃大喝,生日聚会有的甚至不惜举债而办。另外有一种现象是针对男学生的,出现了“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的现象。受大男子主义影响和自尊心的缘故,男同学出手阔绰,而自己却省吃俭用。

4培养及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方略

1)个人主观方面外因具有重大的影响,但只有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还必须是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理财观念决定着人的理财心理和理财行为。确定目前的财务状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学生理财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和当地物价水平,针对当前自己的财务支出。树立个人理财的目标规划,制定每月的支出计划。2)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由于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弱,很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腐蚀,一步一步走向堕落。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积极分子,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相应的年龄段接受相应的理财教育,应该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应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提高子女的理财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开设专门的理财课堂等途径,承担起树立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的重任。鉴于电视、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使新闻媒体宣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风气,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机、音像制品的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面临严峻的社会压力,我们要尽早树立理财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开端,从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篇:对市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难在何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作为公有企业改革成本的主要承载群体,下岗失业党员在改革与竞争的夹缝中负重谋生,绝大部分成为了城市隐性党员,在基层社区党组织管理的视野中已难找到他们的踪迹。xx市市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说明,要破解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突破隐性屏障是关键,建立教育管理机制是保障。

一、直面现实,认识解决下岗失业党员隐性化的紧迫性

xx市市在全面完成公有企业、事业单位、街道体制三大改革后,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加之城市基层党的基础工作的相对滞后,一度出现了大量下岗失业党员隐性化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口袋”党员比例大。全市133家公有企业和325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共向街道社区整体接转和全程接转党员组织关系3174人,占街道社区党员总数的85%。查找党员前手拿组织关系介绍信不到社区报到的党员有1012人,占接转党员总数的32%。“口袋”党员中,流出党员、在两新组织打工党员、个体工商户党员和待岗党员分别占12%、47%、9%、32%。

2、“花名册”党员正在增多。全市3174名下岗失业党员中,长期频繁流动而不知具体去向的党员有723人,占党员总数的23%。其中xx市市内街道、城乡间流动党员427人,占59%;流出xx市市外党员296人,占41%。这些党员基本处于既不与流出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也不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 ,成了名副其实的装在档案袋里的“花名册”党员。

3、“隐蔽”党员呈扩大趋势。近些年来xx市市非公企业发展迅猛,总数已达3195家,从业人数1.06万人,其中下岗再就业党员705人。这些党员中,有368名党员不愿在企业亮名身份,普遍存有“雇佣心理”,认为自己是“打工仔”,主要是挣钱谋生,主观上有“不作为”思想,行动上不与企业党组织和居住地党组织联系,成为了脱离党组织的“隐蔽”党员。

4、“空挂”党员的隐性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xx年全市“空挂”党员中,隐性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占“空挂”党员总数的61%,超过两年以上的占26%,分别比上年增加了13%、8%。

上述这些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的“口袋”党员、“隐蔽”党员、“花名册”党员、“空挂”党员,不仅是党的政治资源的流失,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而且不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清醒认识解决下岗失业党员隐性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认识到,解决隐性党员问题,是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党的全局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突出重点,逐步构建下岗失业党员科学管理体系

1、调整——从源头上治理。切实防止党员隐性化问题产生,关键是要从源头上做好工作,在企业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在调整中加强党的工作,巩固党的组织。xx市市委主要是做到了“两同步一参与”,即企业在制定关、停、并、破方案时,同步考虑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企业正式实施改制方案时,同步进行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市委部门派人全程参与企业改革,指导企业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xx年2月,原xx市市绢麻纺织印染厂由深圳老板左彪整体买断后,重组为xx市市益林麻棉纺织印染厂。当新企业挂牌成立时,该厂党总支部也批文同步下发、同时挂牌,没有出现组织管理“断层”,避免了党员隐性化问题的出现。

2、组建——在发展中管理。主要针对非公有经济迅猛发展,民营企业一统xx市经济的形势,在发展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一是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变更速度较快,组织内部人员流动频繁的特点,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人指导组建等多种组织设置方式,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共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32个,使党组织的覆盖面达到了100%。二是明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配合公有企业关、停、并、破改制,xx市市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于xx年5月撤消了经工委、财工委、私企工委等7个战线党工委,将这些企业主管部门下属的改制企业党组织关系,整体接转到所在地的街道党工委管理。公有企业改制清盘以来,全市4个街道党工委共接收转入公有改制企业、转体事业单位党组织115个,基本杜绝了组织管理“盲区”的出现。

3、延伸——在接转中建设。公有企业改制后,街道社区已成为下岗失业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其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对此,市委主要抓了两项建设:一是切实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派干部挂职锻炼、公开招聘干部竞争上岗,适时选配一批年富力强、富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干部进入社区工作,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增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力量。二是调整社区组织设置。按照“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党建延伸目标,全市共建立社区党总支23个,小区党支部68个,楼栋党小组182个,做到了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的组织就有党建主题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梳理——在查找中跟踪管理。市委针对下岗失业党员数量大、分布面广、涉及单位多的特点,按照“普遍登记、逐人排查、跟踪寻找”的要求,分“调查摸底、核实衔接、检查验收”三个阶段,采取了六种方式进行查找。一是逐户逐人“问”。各党支部对“隐蔽”党员采取“拉网式”访问,逐户逐人了解党员地点、时间、原因、联系电话,逐一填报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调查表,做到访一户、核一户、登一户、不留空白。二是街道、社区、机关干部“包”。各街道、社区、机关建立干部摸底排查“四包”责任制,即包摸底、包查访、包登记、包台帐,做到责任明确,不走过场。三是发动亲友“找”。对一时不知去向的党员,通过建立党员查找网络,动员家人走亲访友找,邻里互相介绍找,朋友出差、旅游找,做到不漏一人、不掉一户。四是发函寄信“催”。对每一个“隐蔽”党员,市委组织部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发公告催;各街道、社区、机关统一发公函找。五是部门配合“查”。到今年5月底,全市共查找党员3110人,其中市内党员2755人,流出省外党员202人、省内常德市外党员84人、常德市内县间党员69人。通过全面查找,已将所有下岗失业党员纳入基层党组织管理,让这些党员都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

三、讲求实效,探索创新下岗失业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1、适应新情况,建立教育管理机制,确保党员离岗不离党。一是党员下岗前,由所在企业党组织与党员签定《党员下岗责任书》,对下岗职工党员在脱离原党组织后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履行应尽的义务。二是建立了下岗失业党员登记制度。社区党组织对每名下岗失业党员都建立登记卡,登记卡内容包括党员基本情况、原工作单位、现就业单位(或服务处所)、收入情况及联系地址和号码,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要求下岗失业党员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到所在社区党组织口头或书面形式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四是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在街道和社区都设立了下岗失业党员联络员,定期到下岗失业党员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关注新问题,建立教育帮扶机制,确保党员失业不失志。构建对下岗失业党员的管理体系只是个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散在下岗失业党员回到党的怀抱后,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崭新的形象。正是基于这一思考,xx市市委针对绝大部分下岗失业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差,再就业困难,基本生活缺少保障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党政资源,组织开展了“三联三创”主题帮扶活动。这一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市直单位联社区,帮助建好服务平台,共创再就业文明社区;市直单位党组织联社区党组织,帮助加强对下岗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共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直单位党员联社区下岗失业党员,帮助培训再就业,共创共产党员实践岗。目前,全市已结成联创对子1500多个,共解决568户特困党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帮扶316名下岗党员实现了再就业,重新激活了下岗失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搭建新平台,建立教育就业机制,确保党员下岗不失业。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市委共向街道社区下派了8 支扶持再就业工作队,共建立纵横联网的社区再就业服务平台8个,电脑服务网络建到了每一个社区。还开辟了保安、保绿、保洁;托老、托幼、托病;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就业新渠道,使261名下岗党员不出社区就找到了再就业岗位。二是建立培训基地。为提高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的本领和能力,市委先后建立了湖南机电学院、xx市职教集团、市就业培训中心等3个再就业培训基地,4个街道均成立了再就业培训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再就业培训体系。近两年来,已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600余人,其中下岗党员1106人,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1—2门就业技能。三是建立再就业主渠道。通过开发汽车工业、盐化工业、食品工业三大板块,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再就业;开辟城隍庙商贸步行街、不夜城夜市一条街、丰彩超市、广兴超市等就业场所推进再就业。全市共新增就业岗位6510个,其中下岗失业党员再就业2150人,为下岗失业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创造了条件。

4、探索新载体,建立教育活动机制,确保党员无业勿无为。市委重新洗牌整合教育格局,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社区的共享教育机制,推出了一批形式新颖的党员教育载体。首先,普遍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全市4 个街道都建立了社区党校,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党员教育活动室,做到了教育硬件有活动场地,教学有电脑、电视、影碟、录象、功放、打印等一体化设施,软件有图书、台帐、考勤、考学、督学、述学等制度,满足了常规教育的需要。其次,建立社区党员教育讲师团。去年,市委成立了由市委党校教师、市直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学校政治理论教员、社会名人党员、党员企业主等50多人组成的“社区党员教育讲师团”,义务为社区下岗失业党员举办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35期,授课近百次,轮训党员1800多人次。第三,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做到了“三讲清、三结合”,即在教育内容上讲清公有企业改制不可逆转的趋势,讲清企业关停并破的原因及必要性,讲清党组织对关停并破企业党员的要求;在教育的方式上把集中学习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把宣传政策和形势教育相结合,把登门上户和维权服务相结合,开展一对一谈心,确保下岗失业党员在思想上不掉队。第四,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了市级领导联点帮助、市直单位联手扶助、机关党员结对援助的“三级联助”下岗失业党员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再就业党员中,开展“为业主图发展,为员工谋利益,为党旗添光彩”的“三为”主题实践活动;在下岗失业的流动务工党员中,开展“创办一个产业实体,引进一项致富技术,传递一项致富信息,帮带一批群众就业”的“四个一”实践活动;在社区下岗失业无职党员中,开展“在社会当个好公民、在党内做个好党员、重新上岗做个好员工、在小区做个好邻居、在家庭做个好家长、无论在哪里留个好名声”的“六个好”实践活动。通过上述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让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起来,让社区下岗失业党员的形象树起来,让社区群众满意的口号响起来”的显著效果。

第二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关系到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的教育管理

将难以沿用原来的方法和模式。正确分析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一个经常性课题,也是海沧台商投资区广大基层党组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一、近几年来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普遍加强

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来,海沧台商投资区各级党组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上作了些有益的探索,对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推动投资区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党员发展工作逐步规范。

98年以来,海沧台商投资区共吸收新党员83名,其中35周岁以下71名,占85.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3名,占63.8,女党员20名,占24.1。为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党工委组织部专门制订下发了《海沧台商投资区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试行)》,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对象的确定和审查、预备党员的吸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以及党委审批等程序作了进一步明确、详细的规定,并普遍推行四项制度:一是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制度。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先由党小组向党支部提名推荐,凡共青团员则必须经团组织讨论推荐,党支部接到推荐后以座谈、谈话等形式征求党内外民主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支委会进行研究,然后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对群众评价不高,党员反映不好的不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发展党员预审制度。规定由基层党组织确定为重点培养并准备列入发展计划的对象,必须经党委、投资区党工委组织部逐级进行预审。内容包括: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发展党员材料是否齐全,以及手续、程序是否规范等。三是发展党员公示制。为防止发展党员失察失误,规定积极分子入党前都要进行公示,将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培养考察情况等在一定范围张榜公布;公示期间,党员、群众可对公示对象的个人素质、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所在党支部或上级党组织反映,以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四是党支部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制。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让党员充分表达个人真实意愿,要求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吸收新党员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以上四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进取意识,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扩大了民主,加强了监督;做到了把群众公认与《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又较好地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抓培养党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二)党员思想教育不断加强。

在抓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中,投资区各级党组织较好地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用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开展了“双学”、“两思”、“三讲”、“三个代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使每个党员进一步强化先进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坚持以干部党员教育为重点带动一般党员的教育。突出抓了党员领导干部“三讲”和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以及党风廉政教育;坚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党员队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及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风气的形成;三是坚持抓好形势政治、市场经济知识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增强党员教育工作活力。投资区机关及国有企业较好地坚持了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制度,开展了市场经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以及科学技术等系列讲座,把党员思想教育与科学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及业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党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四是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努力为投资区开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针对投资区实际,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海沧形象”、“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假如我是投资者”、“我为招商引资献计策”、“立足本职,为党旗增光辉”、“创先争优”、“效能建设”以及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等一系列活动,这些对于增强广大党员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观念,激发党员先进意识、创新意识,唱响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是寓教于乐,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在抓党员教育过程中,各基层党组织注意运用各种生动活泼、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形式,激发党员接受教育的热情,受到了党员

的欢迎。概括起来主要有:看—走出去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图片资料展、观看电化教育资料;听—举办专题学习辅导、讲座、报告会;读—开展读书、理论学习活动;讲—上党课、举办读书演讲;唱—开展歌咏、文艺晚会;写—开展征文、学习心得体会评选、交流;乐—举办摄影、书画展;议—召开讨论会;赛—开展党的知识竞赛等等。

(三)党员教育管

理机制逐步完善。

健全落实党建责任制,逐步形成了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为保证责任制的落实,规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双边行为,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和各项党建活动规范化,投资区党工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订下发了《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意见》,对基层党支部各项工作进行了规范;二是针对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成份新,党务知识、经验缺乏的情况,抓了多期党支部工作骨干培训,以集中授课、下发函授作业等方式系统学习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强化职责观念;三是健全和完善党建内业资料,加强了党建信息管理自动化建设,统一了投资区基层《党建工作手册》,加强了对基层党建档案、资料管理及各种登记、统计工作的指导;四是先后下发了《党支部书记上岗培训教材》、《党支部实用文体知识大全》、《党支部工作手册》、《党支部工作疑难问题答询》等一套党建书籍资料,进一步明确党内组织生活、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程序;五是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定期布置、汇报党建工作,交流经验;六是加强督促,不间断地对各基层党总支、支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基层党支部骨干队伍的党建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多数单位党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比较落实,能基本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一次支委会、党小组会,每年二次以上党内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党内选举、收缴党费等都能严格按有关规定程序进行。在坚持"三会一课"的前提下,各基层党组织还根据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改善组织生活简单枯燥的状况,做到形式求新,内容求实,努力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开展机关党组织争创“六个好”、国有企业“学南纺,创‘四好’”、农村基层争创“五个好”,非公经济党组织争创“六个好”活动等等,这些对于强化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促进党员的党性锻炼,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党内监督进一步落实

首先,立足教育,构筑思想防线。认真贯彻中纪委关于“在全体党员中普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的精神,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纪政纪条规,以胡长清、成克杰以及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持之以恒抓好警示教育;开展“三观”问题(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讨论,帮助党员提高认识,加强道德修养,构筑思想防线。其次,建章立制,着力于规范党员行为。各级把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党员的廉政行为,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管理、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前几年,党工委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浪费行为若干规定》以及中纪委“30个不准”等一系列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投资区的实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先后制定出台了投资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廉政建设暂行规定》、《建设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土地批租管理暂行规定》、《项目洽谈管理暂行规定》、《基建工程财务管理暂行规定》、《人事用工管理暂行规定》等六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各级领导干部人手一册。这些制度,规定了投资区党员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政行为准则,对各业务部门涉及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环节,如工程招投标中的议标、标底编审、开标、评标和定标,土地批租中地价报批,项目洽谈中不便拒收礼品的处理,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拨付,项目验收和资料管理,人事用工中的干部招聘、调配和任用,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广大干部群众称之为谁也碰不得的“高压线”。各基层党组织也针对各自实际分别制定、完善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种制度。这些具体制度的执行和实施,对于防腐堵漏,促进党员、干部队伍廉洁从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齐抓共管,全方位地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是建立了三个方面的责任制:一是主要领导廉政负责制。管委会的5个部、办、局和三家直属公司、海沧镇的主要领导都与纪工委签订了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廉政建设作为考核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成绩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规定,投资区党员和干部职工如发生违法违纪的问题,其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问题严重的,其直接领导和所在单位不得评选先进。同时,成立了投资区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公务接待标准监督、治理乱收费、财务清查、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反腐败宣传教育等六个专项工作协调小组,加强领导和监督,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领导干部家属廉政责任制。管委会处以上领导干部家属都与纪工委签订了廉政责任书。规定领导干部的家属,不得怂恿或代替干部接受非亲友赠送的礼品、礼金;不得利用干部的职便对有关单位施加影响,谋取好处;发现干部有不廉的行为,应协助做好思想工作,及时规劝、制止。同时,每年都召开两次领导干部家属座谈会,征求意见,加强教育,促进责任制的落实。三是施工单位廉政责任制。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易出现腐败问题的特点,我们规定凡参与承建管委会投资项目建设的施工单位负责人都要与纪工委签订责任书。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向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送礼;不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宴请建设单位、质监单位的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现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不廉行为时应及时举报,并协助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核实。从而把反腐败斗争的防线设到了建筑工地上。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单一、陈旧。一方面随着信息业的发展,党员接受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单一组织读文件、资料、听报告已满足不了党员的求知欲望,吸引力不强,因而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改进党员学习教育的形式、方法,注入新的内容与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事处处都需要一定财力支持,这在基层党建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难以实现。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所放松。有的基层党组织把党的生活娱乐化,热衷于组织党员外出参观,甚至变相旅游;有开展活动只限于发展党员和党员转正;有的片面强调党员的义务,从政治上、生活上、生产上关心党员较少,大事没有让党员参与讨论研究,使党员逐渐失去了光荣感和自豪感。个别支部对组织党员学习不重视,没有充分精心准备,集中学习只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流于形式。三是党员管理与人事管理脱节,管理工作的责、权、利不一致。目前党员组织关系与人事关系分离现象很普遍,因而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缺乏直接有力的管理、监督,甚至有的支部书记对一些党员几年未曾谋面。四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制度管理、约束滞后。一些党支部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仅仅停留在倡导层面上,往往都是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提出泛泛空洞的要求,至于应如何具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会产生何不利后果等,则缺乏明确的带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规定,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长期停留在可发挥也可不发挥的被动状态。五是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不扎实。应当说,过去几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贯彻中组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使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淡化,评议的内容、方式、方法没有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调整、改进,年年搞评议,年年都是老一套,使这项工作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渐渐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甚至代之以年终总结或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而没有认真落实。六是党员队伍“出口”不畅。主要是党员评价标准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一名仅有参加党的会议并交纳党费,大错不犯,表现平平的党员来说,其先锋模范作用如何评价?七是党组织关系调转渠道、手续不规范。不少党员委托他人办理组织关系手续,个别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给党内统计带来难度。特别是由于党籍档案与人事档案分离,有的预备党员已严重超过预备期了,原单位党组织仍不负责地将其转出,给接收单位党组织工作造成困难。八是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有的党务干部不够安心,认为做党务工作空对空,难度大。基层党务工作者普遍年龄偏大,年轻干部感到做党务工作无职称、无技术,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特别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主管中不愿意当党支部书记的现象不少,企业党务工作者也有被视为无关紧要的配角的问题,特别在非公有制企业,抓党建被认为是纯粹义务的一项负担,加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四难”(即支部难组建,活动难开展,关系难协调,作用难发挥),因此抓党建的积极性和效果都受到很大影响。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党员教育管理滞后、低效,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了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运用各种活动载体,如发展电化教育、开辟网络党建等,创新工作机制,以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主动性、生动性、科学性。基层党建工作经费要给予充分保障,党费开支范围应有一定灵活性。实践证明,党员和党组织属地管理的模式应充分肯定,但有利也有弊,应针对问题作适当调整,以增强党员管理的力度。二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格执行党章有关规定,从源头、制度上切实加强监督,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疏通党员出口。如明确规定从事封建迷信或信仰宗教的,参加非法组织或参与集体上访闹事的,有各种违纪行为的,本人要求退党的,无不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因私出国出境严重超期不归的,以及其它在土地、文明、治安管理等方面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等等,都应给予相应处置。三要将党员管理与人事管理结合起来,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管理应与其人事代理及委托挂靠单位相一致,以增强党员管理工作的效果;各级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应同时随附党员基本情况,尽量减少他人代办组织关系接转的现象。四要建立党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严格规范的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人的约束,按照科学、严谨、规范、配套的要求,既要从宏观上确定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各级、各部门党组织的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有责任、有目标、有要求,齐抓共管的格局;又要从微观上对党委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责任定位,严格考核,使每一个班子成员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从组织体系上为形成抓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五要焕发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生命活力”。民主评议党员是通过制度建设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是党员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特别在当前全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运用民主评议的手段,促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因此,要大胆探索民主评议党员的新路子。在形式上改,民主评议可以面对面,也可以背靠背;可以口头评,也可以书面评;可以相互之间评,也可以列出重点评;可以上评下,也可以下评上;可以党内评,也可以党外评。在内容上,要按照党员标准,结合实际,列出针对性的评议内容,不同单位、对象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不能搞“一锅煮”。在时间上,评议时间应由基层党委自主确定,可在年末结合总结评,可在年中结合“七一”表彰评。六要把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摆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强党务后备干部的培养和党务干部的交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支持党务干部,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机构改革中注意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务工作者应有适当的待遇政策、规定。

第三篇: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围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深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育和管理上还存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加强。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以提高党员素质为目的,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我们坚持以提

高党员素质为目标,着力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来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治本之策,长久之计,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类办班、因需施教,分级负责的办法;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法律法规和党员教育管理知识等。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上,坚持“以岗定责、分类管理”的原则。一是对机关党员按照其担任的工作职责实行以岗定责,搞好本职工作;二是对干部党员按照其职责和分工,实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三是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作用,为人口计生和卫生工作谏言献策。

(二)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教育管理行为。

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员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党员的自身行为。修订完善了党员定期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党支部每月能够正常开展一次以上活动,一月集中学习一次以上,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一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丰富了组织生活,提高了党员的自身素质。

(三)完善党建责任体系,强化教育管理职责。

我们把加强领导作为党员管理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一是落实党建及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人。随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做到常抓不懈,避免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在对党员教育管理中,在明确教育对象、教育时间、教育内容的同时,不断探索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强化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三是注重队伍的培训。吸收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了组织,锻炼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我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整体素质不高。二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明显,有的甚至混同于一般群众。三是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

三、工作思路与对策

根据我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一条主线”(以“三个代表”为主线),抓好“二项工作”(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学理论、学《党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党员先进性标准的时代性,用发展的观念,建立一套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新面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常抓不懈。要加强党员的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每个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解决能否代表、如何代表的问题。

2、抓好“二项工作”。一要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提高活动,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党性修养,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性修养等方面教育,用《党章》统一思想,用《党章》规范言行。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从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来抓。一是严把入口。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在不断健全、完善、确定发展对象联系人、发展对象定期

第四篇: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围绕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深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党支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育和管理上还存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加强。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以提高党员素质为目的,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我们坚持以提高党员素质为目标,着力建设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来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治本之策,长久之计,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类办班、因需施教,分级负责的办法;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法律法规和党员教育管理知识等。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上,坚持“以岗定责、分类管理”的原则。一是对机关党员按照其担任的工作职责实行以岗定责,搞好本职工作;二是对干部党员按照其职责和分工,实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管理;三是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作用,为人口计生和卫生工作谏言献策。

(二)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教育管理行为。

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员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党员的自身行为。修订完善了党员定期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党支部每月能够正常开展一次以上活动,一月集中学习一次以上,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一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丰富了组织生活,提高了党员的自身素质。

(三)完善党建责任体系,强化教育管理职责。

我们把加强领导作为党员管理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一是落实党建及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人。随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做到常抓不懈,避免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在对党员教育管理中,在明确教育对象、教育时间、教育(版权归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内容的同时,不断探索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强化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三是注重队伍的培训。吸收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人员加入了组织,锻炼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我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总体上看,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整体素质不高。二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明显,有的甚至混同于一般群众。三是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

三、工作思路与对策

根据我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一)基本思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一条主线”(以“三个代表”为主线),抓好“二项工作”(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学理论、学《党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党员先进性标准的时代性,用发展的观念,建立一套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新面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常抓不懈。要加强党员的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每个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解决能否代表、如何代表的问题。

2、抓好“二项工作”。一要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提高活动,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党性修养,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性修养等方面教育,用《党章》统一思想,用《党章》规范言行。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党员教育管理要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从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

第五篇:下岗与失业

下岗与失业的区别 (2014-12-16 17:18:54)

转载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随笔/感悟

感悟随笔

为什么咱们中国大陆管被工厂解雇后的失业状况叫“下岗”,西方国家管失业就叫失业?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西方社会是自由民主社会,创业、开业、择业等都是自由自主的,招雇和被雇双方是双向选择,是相对自由自主的(当然没有绝对的自由自主),就好似生活在自然世界的动物,它们四处捕食、迁徙,哪里适合它们生存,它们就到哪里。这棵树上有桃子,猴子就爬上这棵树;把这棵树上的桃子吃完了,猴子就跳到另一棵树上,或许这棵树上的桃子还没有摘完,猴子就早已跳到另一棵树上。人类就不能是跳树了,中国人把人的这种谋职行为称之为“跳槽”。猴子不能要求一棵树上有摘不完的桃子,使它能一生呆在这棵树上而不必费力地再去其它的树上寻找食物;而树也不能要求猴子没有了桃子也不许跳走,就在它这一棵树上吊死。猴子爬到一棵树上摘桃子吃好比是有业,猴子四处寻找有鲜桃子的树的过程期间比作是失业。中国大陆的情况不同,毛共夺得江山之后,共了人民的产,把人民“解放”进了一个一个圈着的单位(现在全国好多个单位都在拆院墙了)和一个一个的生产队。在毛共领导下,人民过的是“按需分配”的生活,他们的位置都是由各级领导安排的,尤其是城市人口,每个人都安排了岗位。就像螺丝钉一样,每个螺丝钉都有固定的位置,而且二十多年一直固定在那个位置上。想换个位置呢,很困难,得需要若干个等级的领导签字,盖章,然后才能互调螺丝钉的位置。有的夫妻长期分居,一调就是二十年也调换不过来。那时候,居室、粮食关系、副食证供应范围、限定的煤店等都在其岗位周围。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有固定的岗位、食物分配及发放点——麻雀安排在一号笼子里,布谷安排在二号笼子里,鹦鹉在三号笼子里,狮子在四号大笼里,羚羊在五号大笼里,猴子按排在一号院,猩猩安排在二号院,长臂猿安排在三号院,狼安排在四号院??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有固定的岗位,它们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被分割开来的,互不侵犯。狮子与羚羊可能只有一墙之隔,咫尺之距离,但狮子也捕食不到羚羊。而在自然界里,动物们是混在一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如果动物园不实行改革开放(现在时兴建野生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从生到死是一直有固定岗位的。一开放,把所有的笼子或围栏门一打开,动物园里的动物就失去了固定岗位。羚羊一直是在五号院子里的,一改革开放,它们就不能不“下岗”分散去别的地方谋生了,它们原来的“岗位”如果不遭到了狮子的侵犯,就可能遭到狼的侵犯或别的动物的侵犯,它们是不能再固定在那里了,除非动物园园长不把它们的院门打开,让它们受到特别保护,如电力、邮电、石油、

铁路运输、有色金属的门至今没有开放。我们听说中国大陆有大批纺织工人、制造业工人下岗,几乎听不到有多少电厂工人、邮电工人下岗。在自然界中,在丛林里,我们说不出哪些树是属于麻雀的,哪些树是属于布谷鸟的,哪些树是属于猴子的,哪些树是属于长臂猿的,它们没有固定的岗位。“下岗”是国企改革后解雇工人时的专有名词。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的员工这个辞职了,那个跳槽走了,这个被解雇了,我们就不说他们是“下岗”了。

虽然说下岗和失业的结果是一样的,但下岗后面是等待的“????”,而失业后面是四处求职——再就业——求职——再就业。长期饲养着的猴子,你把它放生了,它也走不远,它总是在你周围,总是希望你多少还能扔给它些瓜果食物;野生猴就不同,野生猴就没有这种依赖心理,就是自顾自地在山林间四处寻找食物。下岗者原来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长期接受“按需分配”的物质——而且从前每到逢年过节还增发一些如米、面、带鱼、苹果等物质,突然间让下岗了,不再按生命所需分配给物质了,真的有一种末日的感觉。但下岗者大多还是住在原单位宿舍中,他们还是生活在原单位周围,人际关系还是围绕在原单位周围。他们的心中既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却又总是怀着总有一天还会被原单位安排上岗、还会像螺丝钉一样被拧上固定岗位的希望。因而下岗工人大多怀有一种既委屈而又希冀的心态,他们多偏向于被动等待。他们大多不像失业者那样再去到处寻找、去应聘,与在岗者相对应,他们只是不在岗上的人,而且最初多是由原单位给他们发着百分之多少的不在岗的工资,而不是由社会给他们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有外资、合资或民企招工的机会他们也不去,他们总是怀有有一天续接原来的岗位的念想。失业者则不同,失业者在一棵树上被排挤下来或主动跳下来了,他们就找到下一棵往上攀,下一棵没了果子他们又找到再下一棵攀,再下一棵没有了果子他们就找到再再下一棵往上攀——他们是主动地寻找和选择,所以说下岗不能等同于失业。

也难怪政府的公文中只提下岗工人再就业率而从不统计失业率,也不好统计,再说还有那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呼啦啦的像潮一样的涌来,呼啦啦的像潮一样的退去,说他们是失业者吧,他们还都有一亩二分的承包地;说他们有业吧,他们涨潮一样短暂的涌向城里做工,像落潮一样的退回到乡下,他们该算什么业者?实在是不好统计。第一圈螺旋的旧奴隶社会的农奴,他们从农奴主那里领取一块份地,完成了份地,再种自己的地。第二圈螺旋,人均就没有那么多的可耕地了,农民只能从党领导那里领取很小一块承包地,私田是没有的了,靠种地是难以养家糊口了。现在种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有大量的农闲时间,为了增加收入,就到城里去打工了,打工就相当于过去种私田了,比如若是去挖煤,收入还蛮高的呢。因为农民工大多有承包地,虽然他们数量相当多,有数千万,却也称不上是失业者,可也算不上是有业者,故中国的失业率也是不好统计。

即使是兽中之王,当它老了的时候,它也不再向往自然界的海阔天空的自由了。即使它明知道当它进入铁笼之后,身后的门便会牢牢地关上,它也会钻进铁笼里去吃那些分配给的食物,因为它已经不再能有猛虎下山的动作了,它已没有了锋利的牙齿,它已经捕猎不到猎物了。从1949年到1978年,多少在猛虎之年龄段的青壮年人的大好时光在“笼中对”、“窝里斗”中度过了。当邓共开放“笼门”之后,他们哪里愿意出来呀,他们每人都手把着各自的栏杆不愿意“下岗”啊。可是笼中又没有多少可供“按需分配”的食物了,不减员又怎么行呢。

警犬是怎么驯化成的?警犬能够按人的指示跟踪、追逐、扑咬目标,但若是把警犬放到野生丛林中,它们能生存下去吗?能生存多久?它们被训练的异常灵敏,警惕性特高,追踪能力特强,它们特别听训犬师的话,训犬师叫它们扑向那里,它们就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地扑向那里,咬住目标不放松,不管受到多大的伤害,宁死不屈。但它们的寻食、捕食及建窝组家的能力几乎没有了,它们在自然世界的生存能力没有了。

“始建国”时期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政治嗅觉被训练得异常灵敏,“阶级斗争”的弦绷得非常紧,警惕性特高,他们的打小报告、跟踪监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能力特强,他们特别听伟大导师毛主席的话,毛主席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向哪里,“誓死保卫毛主席”,“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但是,他们的生存能力削弱了,在他们正是应该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的年龄段,毛主席培训他们搞了“阶级斗争”,当中国大陆重新转向自由经济社会时,他们就面临“下岗”了。因为,就像警犬已习惯于训犬师定时定量把肉扔进口中,没有自己捕食的本领一样,人们已习惯于“按需分配”,拿着票证买生活必需品,他们没有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没有自由经济社会的生存本领。 “80”以后的人,他们被公司、工厂、企业解雇,找不到工作,我们一般就不说她们下岗而直接说他们失业了。

点击:775回复:6 作者:古镜发表日期:2014-10-14 1:40:00 回复

古镜

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将下岗与失业混为一谈,甚至于认为是政府为了隐瞒失业率的一种叫法。这里有必要再简略的谈一谈“下岗”与“失业”两者之间的不同概念。

下岗者——按照官方文件说,是原国有企业职工。失业者——是失去工作的社会自然人。

简单的说,原国企职工属于体制内人员,社会自然人属于体制外人员。他们的区别在于体制内人员无权自由的选择职业,也无权选择工资待遇,更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他们是劳动保险金及职工住房储蓄划转基金的合法受益人。而社会自然人则反之。

依据法律文件,下岗者是在原国企交纳了劳动保险金以及职工住房储蓄划转基金而没有兑现的这个群体。

所以,根据政府有关文件规定,企业置换职工身份应与职工本人签订《置换职工身份经济补偿协议书》

下岗只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的政策。在这个过渡中,政府承诺要对下岗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后,由“社会人”变为“自然人”后转为失业。确切的说,这里提到的“变”,不是变魔术,这个 “变”是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既然是“换”,就是双方的事情,就应当有交换的条件。这是最起码的法律常识。具体如何“换”和“变”。法律已做了明确的规定。

“身份置换”的前提条件,就是兑现上述两项基金。

实事求是的说,当初根据劳动部文件提出“下岗”一词时并没有错。因为92年才实行的个人的各种账户,如养老账户、住房公积金、医疗基金等等。但是,老工人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等,所以当时政府提出“老人老办法”,这个“办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身份置换”。这些老工人必须经过“身份置换”,再没有取得“身份置换”前,称之为“下岗”。而身份置换的前提就是将过去老工人购买的劳动保险金等以货币的形式对老工人进行身份置换。说白了,就是将这笔钱退还给老工人(其实这样做本身就是违法的,因为按照有关法律这种单方更改要约行为是要付赔偿责任,不过这里我们不作为讨论的要点)。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住房建设基金的货币转换”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形成了法律。并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早已得到了落实,唯独企业工人没有兑现。而“劳动保险金”的货币转换,再没有经过调查以及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仅凭某些领导人的意志(这是法治国家之大忌)而随着国有股减持的失败导致流产。所以,使用下岗一词,不仅仅是一个失业率的问题,而是存在着一笔数十万亿元的历史欠账。为此,政府再一次违约了,并没有在实行身份转换的条件下,于2014年12月彻底否认了这个身份置换,谎称在七个省市以无下岗职工。

按照市场经济的标准,任何人也不会对“失业”者负任何法律责任(只存在社会责任),而下岗依法政府是要负违约责任的。所以他们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才迫不及待的谎称七省市已无下岗职工。

再简单的说一下,下岗是要兑现老工人曾经购买的劳动保险金等等,按照政府的说法就是“身份置换”。失业者没有购买过劳动保险金,所以也就不存在身份置换的问题。

老工人不但与企业存在着合法的劳动关系,还存在着债务关系。而其他社会没有这种历史欠账。失业只是合同约定的条件出现的一种经济形式,下岗则是属于被掠夺了一生血汗储蓄的“受害人”。失业与下岗之间没有可比性。 人们习惯把下岗和失业混为一谈,这是大错而错。如果承认一个人失业,那么政府的福利部门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如果承认一个人下岗,那么,由政府协调下岗前所在的企业向下岗人员发放最低生活补助金,并安排培训和上岗再就业,如果这个企业破产了,这个下岗人员的最低生活补助金也就随之没了,工作机会也就没有了,只能自谋职业。我国成功首创下岗的方法解决了企业多余人员的问题。

我国为什么用下岗而不用失业来解决企业多余人员的问题呢?因为,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民单位和大集体单位。当初,政府用下岗的方法主要是清退大集体单位的职工,并且,通过实践证明,屡试不爽,进而就用下岗的方法来清退那些亏损的全民制企业的职工。更有高明者,先将亏损而且没有前景的国有企业变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然后,再用下岗的方法清退职工。

下岗与失业,一词之差,天壤之别。

第一篇: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致贫”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于xx年10月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在全国农村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xx年,辽宁省阜蒙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在全县逐步建立,在先期5个乡镇试点的基础上,上半年推广到18个乡镇,下半年进一步扩展到全县的35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制度建立了,其运行的实际绩效到底如何呢?农民是不是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否得到真正解决了呢?近日,笔者对此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辽宁省阜蒙县部分乡镇的农户和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的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它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实举措,然而,实际绩效却不理想,与初衷还有较大距离。农民在这个制度下,并没有真正减轻医疗负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为什么会如此呢?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予以分析。

一、制度运行的实际绩效

制度建立的初衷是要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对该制度的反映并不好。访谈的典型案例如下:

隋某某(阜蒙县平安地镇干沟子村村民,男,62岁):新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给农民带来什么真正的实惠。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多花钱。为啥呢?原因是药价提高了。现在的药价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应该值多少(请你继续关注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钱。与毛泽东时代相比,药价太不透明。过去,赤脚医生是挣工分的,现在的大夫没工分,因此,可能就从这药品加价上挣钱。对赤脚医生或者乡村医院药价的提高,老百姓还没有办法。因为如果你自行买药,医生和医院拒绝使用,或者让同时使用,即用一些你自己的药,然后用一些医生的药,如果仅用老百姓的药,医生说他们不放心。因为现在假药太多,一旦出事,负不起责任。从这个理由出发,老百姓只能听之任之。但总体感觉是,新农合对于农村医疗问题的解决也就那么回事,没有解决太多的问题。

李某某(阜蒙县旧庙镇哈达村村民,女,60岁):医院的服务态度很差。我们家三姑爷出了车祸,在阜蒙县的县人民医院治疗,治疗了10多天,花了4000多元,还是治不好,患者一直说头很疼,疼的热汗直冒,但医院的医生不同意转院,转院不给出手续,一直说县人民医院可以治疗,可是患者的伤痛是看得见的,不可以再耽误,因此,不得不强行转院,转到阜新市中心医院之后,到那里用药很快就见效,住了10几天,花了3000多元,基本上治愈。总体上,感觉县人民医院的医术水平和服务态度都不好,他们又不顾病人的安危,不同意向上级医院转诊,只顾自己赚钱。新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了一点实惠,但是有限。交10元,返回8元的药,但是这些药的药价都比较贵。住院时,医院的水平又很差,只顾赚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杨某某(阜蒙县大巴镇原副镇长,现大巴镇杜代村村民,男,57岁):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落不到老百姓的头上。现在的药价太贵,而且医院在医治病人的时候首先问你是自费还是合作医疗,如果是自费,药价要相对低一些,如果是合作医疗,药价则要贵一些。里外里,一样帐,老百姓咋整也是吃亏,本来可以1000元就能治好的病,到了合作医疗定点单位,就要3000多,就算报销40%,相当于报销1200元,但老百姓花的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个人诊所卖的药可能只是20元钱,但到了合作医疗那里,这药就要变成40-50元,老百姓还是一样吃亏。药价没有人能真正监督,上级来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吃好喝好也就完事了。对于那些被个人承包的医院,物价局的管理就更松了,没有人真正管理,都是弄点钱就算了事。这时代,没有不腐败的干部,所有当官的都是搂钱,没有人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上医院看病没有红包不行,多多少少都得送点,那个衙门打对得不好,都会找你麻烦。主刀的就不说了,麻醉师都得送点礼。新合作医疗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但是却把医院成全了。原来好多乡镇的卫生院都要倒闭了,都开不出支来,搞了合作医疗之后,把所有的医院都救活了,现在乡镇卫生院的效益都好起来了。

从以上访谈看,农民之所以不满意,一个很主要的理由就是他们的医疗费用没有减轻,不仅如此,总体上来说,甚至还有加重的感觉。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等各级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没有改善。尽管得了大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给他们报销一部分,然而,由于医疗费用的高昂,即使让他们承担剩余部分的支出,他们也没有能力。因此,大病还是看不起。另外,对小病来说,很多药品在有起付线限制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下一般是不能报销的,主要是自己买药然后服用。由于药品价格的上升,小病的负担实际上也加重了。因此,他们更觉得处于不利地位。总之,他们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反响并不好,这与对取消农业税、给予农业补贴的高度赞扬恰好相反。

二、实际绩效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分析

农民反映的问题确实吗?经过实际调查和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农民反映的问题不是虚言,药品的价格确实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而医院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确实也不尽人意,而且通过名目繁多的检查项目的收费来增加农民负担的事情屡有发生。为什么药品的价格会逐年攀升呢?医院为什么有动力过分医疗呢?党和国家制定的一项好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什么不能把实惠落实到农民头上呢?与如下三个因素相关。

1、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相关。对医疗服务来说,医患之间有着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事实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各个行业中都会出现,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像医疗服务行业这样严重。提供医疗服务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这种知识还必须要经过专门的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医疗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的身体,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得到认可的资格,那么,很容易给患者留下永久的伤痛。这些专业知识的壁垒导致医生和患者在身体到底有何疾病以及如何治疗等信息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正是由于这些信息不对称,患者才只能相信医生的权威,在是否住院、住院多长时间,是否用药、用些什么药,是否需要做检查、做什么检查,是否需要动手术、何时动手术等问题上,患者没有决策权。从表面上,患者拥有货币,但在实际上,患者基本上丧失了对自己货币和身体的支配权和决定权。根据经济学原理,患者和医生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患者负担医疗费用,医生有义务服务好患者,以使得治疗效果最佳,患者康复。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实际上不能对代理人实施监管,其决策权掌握在医生手中。因此,在医疗服务上,需求者的需求是被动的,供给者实际上诱导或者说主导着需求者的需求。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医生往往利用这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利益的攫取。

除了信息不对称之外,医院设置还存在着明显的垄断,包括信息的垄断、技术的垄断和规模的垄断。实际上,垄断行为也是政府的无奈选择。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卫生资源,国家制定和实施了区域卫生规划,规定在某一级别的地区,医院不能超过多少家,这样做实际上就造就了医院在某一地区的垄断,从而导致医院利用其垄断行为,提供质次价高的服务。但是,如果国家没有这样的区域规划,不对医院的数量和级别进行限制,让多家医院展开市场竞争,又可能导致另外一种结果,那就是各个医院之间达成价格联盟,把竞争市场做成垄断竞争或者是寡头市场,通过价格协议和减少供给量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同样达到区域垄断,这样不仅浪费卫生资源,而且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由于医院具有垄断地位,因此,农民只能接受垄断者的垄断价格,而没有谈判余地。医院的垄断还不仅仅体现在与患者的关系上,还体现在与医疗器械供应商、医用耗材供应商和药品供应商的关系上。面对这些供应商,医院的地位是垄断的。作为唯一的需求方,它籍此与供应商讨价还价,压低供应商的供货价格或者是维持相当的价格以获得垄断利益。因此,作为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可以进行双边垄断。

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医院的双边垄断地位,决定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了市场失灵。农民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实际上没有选择权和决策权,处于垄断的医院有动力也有能力通过过度医疗来获得高额利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患者由于有第三方报销,则更加成为医生和医院进行过度医疗的对象。

2、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医院之所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利润,就在于政府投入的日益减少。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把医院推向了市场,让医院自己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然而,医院作为一个既提供私人物品,也提供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的组织,不适宜将其完全推向市场,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尤其是中央财政要加大拨款力度。如果医院的资金来源有一定保障,那么,它就没有充足动力去过度医疗。实际上,医院作为一个可以生产产品的特殊企业,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它有很多办法将这种压力转移,中央财政拨款不足,它就从老百姓身上攫取。因此,中央财政支持减小的“快乐”是建立在普通百姓医疗支出加大的“痛苦”之上的。农民之所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反响不好,在于医院利用了这个制度来减缓资金压力。在阜蒙县,这种现象就存在。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很多乡镇医院都“起死回生”,原来亏损的医院现在扭亏为盈了,尤其是私人承包的医院,承包者也从中赚了很多钱。某些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确实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救了他们。这种局面是不利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果让医院发挥应用的作用,并且不通过过度医疗来获得高额利润,那么,政府的投入就要增多,即中央财政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

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来说,中央财政也应该根据各省市情况,作出不同的出资比例安排,否则,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也难有保障。以阜蒙县为例,在辽宁省阜蒙县,新合作医疗的筹资方分别缴纳的费用为:国家和辽宁省补贴26元/每人每年,阜新市补贴2元/每人每年,阜蒙县财政出12元/每人每年,老百姓自己缴纳10元/每人每年,这样每人每年是50元。但是,经济不发达导致阜蒙县的县级财政非常困难,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阜蒙县拿不出这么多钱,上级财政的配套款也就没有那么多。也就是说,实际上,新合作医疗的资金有可能是不充足的。因此,有限的资金完成不了保障的任务,更难以达到既保大病又保一定覆盖率(要求达到70%)的责任。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医疗制度上的改善上出发,还是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上出发,中央财政都应该加大财政拨款的力度。

3、切忌形式主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充分重视,都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该制度的实施也由政府组织、引导,资金依靠政府和个人筹集,但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投入。可见,政府在这项工作中投入了很大精力,目的也很明确。然而,由于过度依赖政府,也使得该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绩效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政府的政策是由大大小小的官员制定并实施的。这些官员构成了一个代表政府的官僚集团。根据经济学原理,官僚集团在管理国家时有着双重目的,一方面它有动力把国家治理好,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它也有动力为自己谋福利,从而使自己过得舒服些,今生无怨无悔。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矛盾心理,才使得地方官员在推行这项制度时容易犯形式主义错误,上级的要求不能不贯彻,但贯彻的时候又不能结合实际,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这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也有所发现。比如,阜新市卫生局xx年一年就下发了700多份文件,但基本上都落实不了,空对空。下发的文件都是指标式的,要求达到什么什么指标,但这些指标的制定没有科学性,也不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存在形式主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管同样不能到位。很多监管实际上就是吃吃喝喝,走走过场。形式主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实施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因此,若要改善制度的运行绩效,须切忌形式主义。

第二篇:关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 调查与思

为了充分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的落实情况,促使今后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与健康发展,确保明年的参合率上升到90%,充分发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的作用,切实解决广大农民朋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4年9月15日至9月20日,文田镇人大主席团联合调查组对该镇农合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自2014年元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农合工作取得了不小成绩,

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基本情况与相关成绩

此次所调查区域内总人口2.2万,微机入录参合总共为14393人,3901户,参合率达到73%。截止至2014年8月31日累计入院124人,产科补助18人,住院总床数637床日,总费用104757元,其中药品费81547元,病人实获补偿金额55360元 (注:其中具体补助比额为:所有发生费用当中,减起付线100元,其余按55%补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实实在在为一部分老百姓解决了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和补偿,同时也对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县合作医疗管理局正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农村合作医疗才刚刚起步,老百姓对它还不是很熟悉,有关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也必然存在不少问题,根据调查,表现如下:

1、宣传不够,老百姓医保意识不强。由于交通欠发达、信息相对闭塞、老百姓思想

观念落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所能采取的宣传工具和条件极为有限,群众对农合政策理解不透彻,对住院审批,经费核补程序不明了,这给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多老百姓有病在身,不是通过住院和合作医疗来解决,而是随便找一个私人诊所马虎了事。即使是已经参加了合作医疗的老百姓也对医院望而生畏,有些群众虽然已经参合,也已经到了指定的卫生院看病,但仍然不主动要求卫生院给予补偿。以至到目前为止,所调查

的2.2万人口中老百姓获得的医疗费补偿总额还远远少于参合自筹资金总额。

2、微机入录错误较多。首先是财政所收缴基金人数与实际参合人数不相符,根据调查显示:文田镇财政收缴参合基金的总共是14760人,而电脑实际入录的只有14393人,比实际收缴的少了367人。其次是村级上报人口证件号码不一致。有些村干部对工作不是很负责,或者业务根本不熟悉,在上报参合人相关资料的时候丢三拉四,错误甚多。再次是户主名字以及参合层次张冠李戴。这使得很多医疗证必须重新核对,无法按时发

放。

3、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落后。首先是硬件设施落后。所调查的文田镇属于新化的边远山区乡镇,经济比较落后,卫生院医疗卫生设备很不齐全,稍微复杂一点的身体检查、手术都没有相应的设备,这对广大老百姓就医很不方便。其次是技术服务水平跟不上。镇卫生院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五官、妇产、心血管、脑、肝脏等方面的临床医师严重缺乏,专业护理人员也很稀少。很多医生既看病又护理还搞管理,身兼数职,忙的不亦乐乎。按规定,合作医疗严格实行网络化管理,而卫生院电脑网络方面的人才也紧缺,

电脑出了故障不会处理,电脑操作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4、群众对医院的信任度不高。很多群众反映医院的费用偏高,收费不合理,但根据我们调查,医院的收费控制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造成群众对卫生院收费存在怀疑心

理的主要原因是卫生院的各项收费标准没能及时全面公布。

5、部分医疗工作者缺乏工作的激情与热心。调查中发现,在卫生院从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普遍反映工资待遇低、工作复杂劳累。也正是这些原因使他们工作缺

乏激情和热情,大多是得过且过,缺少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解决问题的有关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的是一年投合一次、先年12月31日前交钱参合、次年元月一日起开始享受合作医疗服务、期限一年的政策。2014年度农村合作医疗费收缴在即,为了确保2014年的参合率进一步提高,切实为广大老百姓谋福利,特提供如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运转了8个多月,但相对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广大农民群众对其政策还缺乏全面地了解,甚至有相当部分群众对自己参合后所拥有的权利还不知晓。因而,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知晓政策,清楚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程序、权利和义务,自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广大干部职工和医疗工作者要动员自己的家属带头参合,对一些已参合并实实在在获得了补偿的农户要做典型宣传,并动员他们宣传,提高宣传效

果。

2、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需要镇村两级干部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村干部是第一登记人,一定要确保数字来源准确。镇财政所与卫生院要通力合作,摸准村级上报的参合人数。对今年工作中参合人员信息不准确的问题,财政所和卫生院都要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严肃地对待,迅速组织力量完成各种错误信息的纠错和录入工作,绝对不能相互推卸。保证做到已经交钱参合了的一个不漏,没交钱的一个也不能登记,为明年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培训、选聘优秀人才,改善医疗条件。目前,乡镇卫生院的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医疗设备不全,技术人才缺乏,很难适应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看病、治病的要求。稍微复杂一点的病症在乡镇卫生院难以诊治,老百姓只能舍近求远。因此,建议政府将改善卫生院的办院条件作为一件大事,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加强卫生院的硬件建设。目前,急需的是各种医疗设备的添置,各临床科室的建立和运转,长远来看,必须新建住院楼,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医疗技术人员,力争把卫生院建成科室齐全、设备先进的三甲医院,真正发挥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治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主阵地作用,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优化合作医疗环境,增强卫生院收费透明度。农民之所以不信任卫生院,很大原因是医药费收取的透明度不高,对于这个问题,卫生院自身要及时、细致地公开医药价格、住院医药费以及报销补偿程序等等。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增强透明度,让老

百姓医得开心、花钱放心。

5、对乡镇合管办工作人员的管理体制、编制性质、工资待遇、人民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后个人帐户管理(即每人每年8元钱)方法、个人帐户能否抵交下一年的参合资金等问题,以及目前群众反映的补偿比例过低等问题,建议县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及时形成决定,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早日步入规范化轨道,最大限度地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第三篇: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与思考

——xxx党委委员、副镇长xxx

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2014年1月1日启动实施以来,宣传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落实了政府对广大农民的优惠政策,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新农合工作的管理人员,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新型农合制度运行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探讨研究破解良策,才能把这项造福于民的好事办好。最近,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参合群众期望值过高,积极性受挫

各地在动员群众参合阶段,一些单位为追求上级政府下达的参合率指标,在对合作医疗政策了解不深、不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任意夸大参合效果,致使群众对合作医疗报销的范围和比例产生曲解,以为不管看病花多少钱都报销或按某个百分比例报销。而参合群众一旦发现补偿低于期望值时,就会对这一制度产生抵触情绪,影响继续参合的积极性。在入户调查时,发现不少群众对新农合管理者缺乏信任感,怀疑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诸多的思想顾虑,尤其一些农民不把合作医疗当作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健康投资、互助共济和意外风险观念淡薄。

2、筹集资金难,管理成本大

目前参合资金的收取尚未形成规范化运作机制,大多数地方每年筹资时突出宣传,集中入户,这样的筹资工作成本高,难度大。

3、就医补偿工作流程亟待规范

有的定点医院相关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单纯看病开方,不综合考虑药品的疗效和是否在合作医疗用药目录之内,结患者增添不少额外负担,再加上审核报销程序非常繁锁,特别是县外就医的补偿、时限更长,有时需1个月左右,群众舟车劳顿,费用无形加大,所以思想上非常反感。

4、监督管理缺位

监督管理的好坏是新农合能否取信于民,保障基金公平、安全的关键。目前我们的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多为管理机构挂靠在当地卫生局,管理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黑哨”现象难以避免,特别是乡镇合管办都是临时抽调人员,不懂合作医疗业务,根本无法实施监督,医疗机械过度医疗、过度检查以及保护性医疗的问题突出,监督不完善,致使一些参合患者的医疗费用比不参合者的费用高,影响到合作医疗资金的使用效率。

5、经办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基层新农合经办人员基本上没有专业人员,多数是临时借调或兼职人员开展工作,有人无编或无人无编的问题普遍存在。随着合作医疗的推进,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一些新农合管理人员政策把握随意性大,管理人员缺乏、流动性大,管理经费和日常经费不足,基层合管办人、财‘物不受县合管办管理,只能在业务层面上给予指导,所以大量繁重的工作很难调动兼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 建议及对策

要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新农合制度实施的长效机制。

1、千方百计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群众参合积极性。

就近几年的补偿情况来看,每年住院补偿的患者约2014余人次,及占整个全镇参合人数的10%左右,所以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并非显著高涨,有部分一年内如果没有人生病的家庭就不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的合作医疗,为此我们应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工作中的方法和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可采用电视讲座、科普赶集等形式宣传,报道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反映广大群众心声,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重点做好对已报销人员的宣传工作,用事实说话,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真正做到“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路上有宣传车,街上有横幅,墙上有标语,乡(镇)有宣传栏,村(组)有公示牌,户户有公开信”。

2、改进筹资方式,建立稳定长效筹资机制。

目前新农合是镇村干部上门收取参合资金,将来可以采取农民定期、定点、定额主动缴纳的办法,或建立由社会团体、乡镇企业、其他经济实体和各级政府多方参与的资金筹集机制,总之,无论采取哪种办法,只要农民愿意、赞同、效率高、成本低,就可以推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科学设计报销程序,真正便民利民。

鉴于目前参合群众申请报销手续繁锁的问题,经办机构应尽量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简倾报销程序,特别是对县外就医的报销,不搞“一刀切”的报销模式,必须注重实际,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便捷的方式拿到“救命钱”,可以尝试乡镇合管办审核完,报县合管办无异议后,直接给患者兑现补偿款。这样,患者不必再东奔西走,让他们及时拿到补偿款。

4、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新农合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我们各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制度运行环境,保障新农合制度顺利地推进。

5、合理整合人才资源,充实和调整新农合管理人员。

管理技术力量薄弱是新农合政策运行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来新农合经办机构应该走乡镇一体化。其好处体现在:一是有利于统一管理,新农合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实行条条管理,人员编制、工资、经费等全部由县合管办管理,不再隶属乡镇,有利于全县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便于新农合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有利于形成合力,推动新农合事业的发展,新农合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应该经过全县统一招考,择优录取,选拔有学历、业务精、素质高、年富力强的知识实用型人才。

总之,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新鲜事务。在中国历史上由政府出资为农民建立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从古至今还是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新农合是一项惠及几亿农民的实事、好事,它的实施已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是符合国情的,也是基本合理的,其效果是明显的。当然也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完善和健全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其顺利推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14年10月

第四篇:关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关于xxx(湖北恩施)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文献综述..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及取得的成果.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大意义.

1.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

2.推动了农村医疗保健工作

3.加强了党和国家对基层群众的联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果.1.新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安全稳健运行,农村卫生组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农民健康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xxx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

(一)政府引导,政策支撑.

1.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文件

2.政策鼓励和引导

3.大力进行宣传工作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机制.

1.政府组织,自愿参保

2.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理赔为主

3.多方投资,互助共济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疗报销流程.

1.医院直接报账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报账

3.所需材料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自愿原则,筹资难度大.

1.宣传缺乏广度,致使部分农民参与意识不够强

2.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

3.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筹集机制

(二)二三级医院“先付制”,农民支付压力大

1.先付制使农民面临经济压力

2.报销存在滞后性

3.高昂医疗费用仍旧使低收入农民受困

(三)转院审批制度,易增加医患矛盾

1.转院审批制度使参保农民转院困难

2.制度执行过程中易产生医疗纠纷

3.医患矛盾频繁,影响社会安定

(四)政策对慢性病补偿病种较少

1.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花费昂贵

2.小病报销费用较低,致使农民降低参保积极性

3.慢性病存在潜在的危险性

(五)市外就医报销过程麻烦,特殊群体医疗负担重

1.异地就医,报销困难

2.在外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员参保存在障碍

3.重症急诊病患市外就医几率大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一)政府主导,强制参保

1.政府制定法律政策

2.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

3.宣传引导与法律手段相结合

(二)理顺新农合报销体系,实时报销便民

1.简化报销手续

2.提高参保范围

3.对于大病在就医点直接报销

(三)取消转院审批手续,适当降低门诊报销比例

1.取消转院审批手续,方便急诊病患转院和医疗费用报销

2.适当降低门诊报销比例,平衡资金支出

3.在允许范围内,进一步便民利民

(四)开源节流,充实新农合医疗基金 1.开源增资,扩宽投资引资途径

2.尽量避免过度治疗

3.规范资金使用

(五)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1.开展医疗下乡活动,让更多的医疗资源贴近农民

2.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农村居民健康生活

3.关爱老年人健康,敬老爱老

(六)加强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规范监管机制,配齐监管人员

2.依法加强执业监管

3.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五篇:同和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与思考

同和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调查与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这对于帮助农民提高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保护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对新型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近日笔者对同和乡新型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

同和乡位于北湖区北部,土地总面积51.1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59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农村人口1946户7230人。经济以农业为主,2014年全乡实现gdp1.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0元。2014年4月同和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正式启动,目前运转态势良好。全乡共1770户622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乡农民的87%。今年4—7月,全乡共有57人报帐,报帐金额总计为62107元,其中最高金额10000元。

二、目前新农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农户的参合意愿不强。同和乡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欠发达,同时乡、村医疗卫生设施简陋、落后,缺乏先进的医疗器具,且医务人员缺乏,他们对农民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卫生需求。从农民自身主观方面来讲,农民健康投资观念、风险观念和互助意识淡薄,对新农合政策持怀疑态度;另外,他们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对参合意愿有一定影响。

(二)向农民筹资困难。同和乡系农业乡镇,农民收入来源有限,部分农民的生活还很困难。再者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国广大农村曾几度沉浮,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瘫痪无力,再到九十年代有始无终,在群众中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不够,农民对其认识不到位。不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不了解,不相信,他们对新农合还处在观望之中,因而部分群众不愿交纳合作医疗基金。

(三)新农合运行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报销的比例和范围过小,封顶线和起付线不能令农民满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补助范围为省卫生厅制定的合作医疗《基本诊疗项目》和《基本药品目录》规定范围发生的住院医药费、住院分娩医药费和特殊病种门诊医药费。起付线为:区属乡镇卫生院100元,区属区级医院400元,本市市级医院800元,本省省级医院1200元。补助比例为:区属乡镇卫生院60%,区属区级医院45%。本市市级医院30%,本省省级医院30%。同时对参合人员住院医药费用补助实行封顶,每人每户补助最高限额为1万元。而且只保大病不保小病,只保生病不保工伤、交通事故和伤残等。二是报帐手续较复杂。看病审批环节多,需要的时间较长,且实行先行垫付制度,由群众先自己支付医疗费用,再统一申请报销。而实际上,许多农民在住院时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三是对外出打工人员来讲,他们享受新农合极不方便。外出务工农民一旦患病,需回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才可以报销医疗费用。如在外地治疗需在住院治疗后2个工作日内报告区合管办,并按规定补办相关手续,造成在外务工人员报销医疗费用劳力费时。

(四)乡村医疗条件有待改善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乡镇卫生院是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群众的定点医疗机构,但是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城镇及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差,设备简陋,治病仅靠“一器两计”(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医务人员匮乏,同和乡现有卫生院一所,设门诊2处,共有

医务人员9人,没有一人有中级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也只有3人。因此,如此医疗条件不可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就诊需求,难以承担为新农合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任。

三、对策及建议

(一)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大力宣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大意义,并以典型事例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使新农合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在实行工作中,既要大力宣传发动,又要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加健康投入。

(二)建立科学的新农合筹资机制。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且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农民的筹资额度;提倡企业、个人捐资等多种筹资方式,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偿标准,壮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力。二是实行资金筹集经常化。现在参合农民的个人交费部分大多规定在每年年底集中收交,但近年来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越来越多,集中收取使外出务工农民经常错过交费时间,也增加了乡、村干部筹资时的工作难度。因而应建立年度内自由交费的筹资模式,或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签订书面协议的形式,在每年发放种粮补贴、农资补贴时代发代扣个人应交费用,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经常化。三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增强农民的自我健康意识和健康投入意识。

(三)逐步解决现行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再是“保大不保小”,对低保对象实行报销补偿起付线“零门槛”;二是对报销金额的限度下调,并增加报销范围。三是减少报销环节,尽量让农民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应有的报销。四是对外出的参保农民,允许在当地的医院先行就医,然后凭相关证明和发票到当地报销,以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四)大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尽快改变乡镇卫生院房屋简陋、设备落后的状况,不断完善医疗条件和硬件设施。二是筑巢引凤,制定优惠政策,选拔优秀的实用技术人才充实乡镇医疗卫生队伍。同时,加强现有医卫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三是加大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持力度,帮助培养技术骨干和实用型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让参合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五)建立健全各项监督。一是加强对医生素质、能力的监督,提高医生队伍素质。二是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和医药价格的监督,防止滋生腐败,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