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学中速写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学中速写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6-17 04:14:34 影响了:

  【摘要】 本文对速写的特点、速写的表现形式、速写的整体观察、速写的默写能力的培养、画速写要强调画面中的主观感情因素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节奏;韵律;情感因素;谙熟的技巧;质感;量感;形体结构;意境;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63-01
  速写是画者对自然物象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通过艺术手段提炼概括的表现。其捕捉的是最本质、最传神的那一部分,它大胆而富有节奏的落笔,简练而流畅的线条,强烈而饱满的激情,把人带到无限深遂的意境中去,从而升华为创作的灵感。其特点是简练、概括、取舍。观察时就应放在对物象的主要造型特征的把握上,不受局部细节的干扰,而且要做到“以形写神”。取舍是根据表现的目的决定,并且是以画面的主题和构图需要为前提,由于描绘对象不同,主要有场面速写、风景速写、人物速写、动物速写四种速写。
  按速写的表现特点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研究性速写,它主要是为创作收集素材,深入研究某个自然物象的形态、结构、运动规律。作画时间可长可短,不受时间限制。二、表现性速写,其特点是对客体充满激情和冲动,赋予主观的审美感知,表达画者的主观愿望、情感、情绪。表现性速写又包括:记忆性速写、素材性速写、主题性速写三种。
  画速写时一定要做到有主有次、有虚有实、比如人物速写,主要部分在头、手、关节处,主体部分刻画要深入生动,次要部分刻画概括简略,使画面虚实有致,多样化统一的生动效果。所以画面主体在画面位置的安排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画面主题的表达。要依靠自己的眼力和判断力断定表现物象的最佳作画角度,在构图形式上反复推敲构图要合理平稳,运用构图规律去表现,不同的构图形式给观众不同的艺术感受,要探索适合于表现主题画面构图形式。强化三角形的构图形式,突出横竖方向的对比,运用对比手法营造视觉中心,当然趣味中心的安排是一副速写成功的关键。而且要做到多看、多画、多练,多吸收大师作品的营养,学习他们谙熟的技巧,和刻苦的精神,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
  1 速写的表现形式
  1.1 线条为主的速写
  线条具有生命力,具有极强的节奏和韵律,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各种情绪和意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单是表现了自然物象的结构、形体,而且不同的线条表现了不同的情绪、情感。不同的线条也表现了不同的质感、量感、空间感。线条所形成的节奏感,构成了画面特有的韵律,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2 以明暗为主的速写
  明暗速写一定要注意光线的来源,分清哪是受光面和背光面而且要利用物体的固有色突出明暗关系,以少量的灰色调合黑白衔接关系能使调子强烈而和谐。
  1.3 线与明暗调子结合的速写
  既有生动流畅的线条抓住了了物体大的形体结构,又有强烈对比的黑白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在表现各自的形体结构、体积质感等方面,强化了线与面的关系,增强了丰富的表现力。这是三种速写表现形式中表现力最强和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2 速写的整体观察
  速写需要整体的观察,局部的入手刻画,注意力不断和周围物象及环境进行对比、联系,只有整体的观察才能把握住物体的大的形体结构、大的动势、大的轮廓节奏是表现物体的重点和指导。物体自身各部分之间,都有着某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对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它们是变化的,又是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在符合整体关系的前提下,所应占有的恰当位置以及所要刻画的程度,需要画者准确的把握。只有抓住了整体,抓住了形的节奏,也就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随时控制和调整画面的效果,使画面始终保持多样统一,完整丰富的艺术效果。
  3 默写能力的培养
  只有在深入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培养我们的默写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观察产生记忆,运用记忆进行审美想象,生发出形象记忆,画家按照经验和积累去重新组合完成作品。默写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形象记忆力的重要途径,提高默写能力还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规律、特征形态,只有对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增强默写的能力。
  4 强调画面中的主观情感因素
  速写要画好,首先须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主观意识相结合的过程,要不断的在平凡的生活中获得强烈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要用我们真切的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每件事物,要有感而发,要有真情实感,要大胆而饱含浓情的去表现。在作画的过程中投入我们的全部精力和感受,让我们的作品能感染观众,把观众带到无限深邃的意境中去得到美的享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