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新亮点]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新亮点]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布时间:2019-06-20 04:05:08 影响了: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重视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作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手段被教师充分重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几点物理探究教学的做法,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探究教学;亮点;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我们看出,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而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使学习者在课堂上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促进学生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呢?
  亮点一:巧妙点拨,自我探究形成物理概念
  概念的形成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的过程。初中学生虽然抽象思维能力日益提高,但是学习中仍脱离不了形象思维。为了使学生建立物理概念,首先必须使他们有足够的感性认识,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规律和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引出实验结论,再对结论进行总结、推理概括出来的。比如讲大气压强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剥了壳的鸡蛋和一个玻璃瓶(瓶口稍小于熟鸡蛋),点燃一张纸条放入瓶中,待纸条燃烧一半时,把鸡蛋的小头朝下正好把瓶口堵住。待一会,鸡蛋被慢慢地“吞”到瓶里去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同学们急于想知道的“秘密”。此时,老师诱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出发,逐步接近问题中心,最终揭开秘密的“面纱”,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大气压”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便形成了。
  亮点二:注重探究教学,培养科学探究方法
  物理教学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初步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比如: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针对猜想一,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把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弯曲相同的程度,并弹开同一个纸团,观察到纸团被弹开的远近不同。请回答:(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实验中“弯曲相同程度”其目的是什么?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科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问题,需要不同的探究方法。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
  亮点三: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的第一节物理课有这样一个开场白的实验让学生回家完成。那就是让学生完成让一枚硬币浮在水面上,其实这是一个有关表面张力的问题,很简单,但不掌握诀窍是很难做成这一实验的。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涉及物理,学生通常兴致很高,回家兴致勃勃的一展手脚,但是成功率不高,于是颇受打击。在第二节课,我将实验的诀窍告诉学生,再演示给他们看,他们发现我能够放一个浮一个。然后我要求学生回去再次进行实验,这次大大提高了成功率,有效地在学生的心理树立了这样一个概念,学习物理是有趣的,学习物理更需要手脑并用。
  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任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如:在《汽化》一节的教学中,为了弄清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可设计三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并得出有关结论。问题1.取相同两滴酒精分别滴在课桌和手背上,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取相同两滴酒精滴在课桌上,用塑料尺只将其中一滴酒精展开,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取相同两滴酒精滴在课桌上,只对其中一滴酒精用纸筒吹气,观察谁先变干?这说明了什么?如此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们便立即投入到实验活动中去,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很快自己得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同时,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探究的艰辛与愉悦。
  亮点四: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的课后作业不应仅仅局限在对物理习题的演算上,阅读资料、观察调查、实践体验等课外活动都应成为学生课后作业的一部分,它们是物理教学联系生产、生活的重要方式。如在学完光现象的知识后,学生对影子的印象非常的深刻,教师可以利用光学的一些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知识的探究。比如用手边的器材(尺子、三角板等)测量一根旗杆的高度。学生提出了如下几种测量方法。1.利用软皮尺直接测量(原理是长度测量);2.利用影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用比例求解);3.利用平面镜(原理是光的反射用比例求解)。从以上的几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利用这些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用到的物理知识很多,涉及到长度的测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对物理知识进行了一个综合,把众多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通过本次探究,学生对这几个知识点可以说掌握的非常好了,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探究要循序渐进,既要整体考虑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的逐步达成,又要分别考虑每次探究活动的侧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所有要素对应的探究能力都得到培养,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科学探究任务,而且能使所侧重的探究过程更加深入、具体,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