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洏”辨] 涟洏
 

[“洏”辨] 涟洏

发布时间:2019-06-23 04:12:34 影响了:

  陶潜《形赠影》诗有:“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汉语大词典》以此为书证,在“洏”条下解释说:“洏,流泪貌。”  今考之字书,“洏”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洏,演也。一曰煮熟也。从水而声。”《说文解字》中此字有两个意思:一为“温水”(“演也”),一为“煮熟也”。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洏……《声类》亦‘胹’字也”,此“煮熟也”义所本。《左传·宣公二年》有“宰夫胹熊蹯不熟”,“胹”为“煮熟”之意。因都和烹调有关系,“洏”为“胹”的换旁俗字,这也是“洏”字“煮”义的来源。从现有材料看,“洏”到了南朝还没有“流泪貌”之意。
  一、有“流泪貌”是“涟洏”而非“洏”
  “洏,流泪貌”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北宋陈彭年的《大广益会玉篇》:“洏,音而,不熟而煮。又涕流貌”。这一说法直接成为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洏,流泪貌”的根据,并为《汉语大词典》所接受。但《大广益会玉篇》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今查与之同时代的《广韵》“之韵”作:“洏,涟洏,涕流貌。”《集韵》“之韵”作:“洏,《说文》演也。一曰渐洏,流涕貌。”可见,“涕流貌”乃“涟洏”之义,而非“洏”的含义。其实,成书更早的《龙龛手鉴》就作:“洏:音而。涟而,涕流貌”。因为《龙龛手鉴》所在的金代“书禁甚严,传人中国者法皆死”,故没能影响到《大广益会玉篇》。
  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辞书常用的“以词带字”的释义方法。如果一个字不能单独使用,则用包含这个字的词来解释,上面几种辞书用的都是这种方法。如果不了解这种体例,就会形成“洏”为“流涕貌”的错误认识。
  二、“涟洏”本为“涟而”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悽洏”条下古直《陶靖节诗笺》云:“‘洏’当作‘而’”。古笺甚是。《文选》王仲宣《赠士孙文始诗》亦有“矧伊嬿婉,胡不凄而”。《赠蔡子笃》诗“涕泣涟洏”条下胡克家《文选考异》认为,“洏”亦应为“而”,并根据李善注引《左传》杜预注“而,语助也”,确定“善必为‘而’字无疑”,“唯袁、茶陵二本载济注云‘湎亦泪流也’,是五臣乃作‘洏’字。今各本所见,皆以五臣乱善耳”。
  这里不但说明了“凄洏”本作“凄而”,从根本上否定了“流泪貌”所据的基础,而且指出“而”是一个语助词。这都是非常有见地的看法。现在看来,“而”和“然”、“如”等字一样,可用作形容词、副词的后缀,表示“……的样子”,如“莞尔”、“燕尔”等等。《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张载《述怀诗》:“心乎怆而。”陶潜《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怅而。”各例中的“而”都是这种用法。
  “涟洏”,《文选考异》认为本即“涟而”。从俗文字的角度来看是增旁俗字。这种情况是很多的。“织成”本为古代名贵的丝织物。受“织”的影响,“成”增旁为“缄”。由于“涟”、“而”经常连用,后面的“而”受前面“涟”的影响,增旁而成“洏”。这个“洏”又恰巧与《说文》中表示“温水”和“煮熟”义之“洏”同形,因此成了一对字形相同,意义上却没有任何联系的同形字。后世不解此义来源,所以误认为“洏”有“流泪”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积非成是,这一用法后来竟被沿用下来。在某些情况下,“洏”变得与“涟”同义,即可以说“涟洏”,又可以说“洏涟”,甚至可以说“洏洏”。陈三立《题顾石公松花江踏雪寻诗图卷子》诗作“蚊鱼喷沫豺虎连,胸茹万古泣洏涟”,清周亮工《胡三元润征裘歌》作“吁吁不定风帆疾,招招舟子泪洏洏”。当然这种用法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原因,前者是押韵需要,后者则是为了平衡句式。既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说陶潜《形赠影》诗中“洏”有“流泪貌”义。
  (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焦作 454011)
  (责任编辑 郎晶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