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人工智能创作物_“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
 

人工智能创作物_“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

发布时间:2019-06-23 04:21:02 影响了:

  “物感说”的理论核心是“感”,“感”具有双向互动性,“感”而有应。而且,“感”在“兴”先,其哲学思想源于《易经》,感之本源是“气”。作为文学理论之“物感”说,提出于《礼记·乐记》,经六朝刘勰、钟嵘等人的发展,到唐白居易而完成。
  一、“感”的意义
  我以为“物感说”之核心是“感”。我们先看作为“物感说”提出的《礼记·乐记》是怎么说的: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在“乐”的这一产生过程中,关键在人心之“感”、“动”,即“感于物而动”,我以为“感于物而动”的核心是“感”。深刻体察“感”的意义,便可以使我们领会到“感”是一种人的特殊实践活动,即文学创作的本源。
  何谓感?“感,动也。”但此“感”之“动”与人心密切相关,《说文解字·心部》: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可以说“人心之动”就是“感”。又,“感,应也。”《说文解字·心部》:应,当也。从心,雁声。段玉裁注:当,田相值也。引伸为凡相对之称。凡言语应对之字,即用此。也就是说,“感应”必须要有与心相对待的东西才能形成,这种“感”是有所“应”的。可见,“感”字本身就包含着交感的意义。而这个与心相对待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说的“物”。因此,“感”也就是说明了心与物之间的双向互动;既是物感人心,也是人心应物。或者说,既是人心感物,也是物应人心。二者互为彼此,互为感动。
  对于《礼记·乐记》那段话,后世也都是围绕着“感”的意义、特征来阐发的。《礼记集说》(宋·卫湜撰,四库全书·经部四·礼类三)卷九
  郑氏(玄)曰: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日声。形,犹见也。乐之器,弹其宫,则众宫应。然不足乐,是以变之使杂也。《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春秋传》曰: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方,犹文章也。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王道备矣一节,论乐本音之所以起于人心者,由人心动,则音起;人心所以动者,外物使之然也。人心既感外物而动,口以宣心,形见于声。心若感死丧之物,则形见于悲戚之声。心若感于福庆。则形见于欢乐之声。既有哀乐之声,自然一高一下,或清或浊,相应不同,故云生变。变,谓不恒一声。变动,清浊也。声既变转,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谓之音也。音则今之歌曲也。以乐器次比音之歌曲,播之并及干戚、羽旄,鼓而舞之,乃谓之乐也。……
  张氏曰:夫乐之起,其事有二。一是人心感乐,乐声从心而生。一是乐感人心,心随乐声而变也。物有外境,外有善恶,来触于心则应。触而动,故云物使之然。比音,言五音虽杂,犹未足为乐。后须次比器之音,及文武所执之物,共相谐会,乃是由音得名为乐。武阴文阳,故所执有轻重之异。
  由此可见,“感”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文学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离不开“感”,因此“感”是文学创作活动的本源,一切文学活动都由“感”而产生。
  同样作为反映心物关系的范畴,“感”与“兴”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感”“兴”常常连用,亦有以“感”释“兴”的(“诗可以兴”,朱熹注:“感发志意。”)。然细考二字,它们还是存在着不同的。《说文解字·舁部》:“兴,起也。从舁同。同,同力也。”本义是同力举起的意思。初与人心无关,后来引入对《诗》解说,才逐渐产生“托物起情”的意义。因此,不论是从字的本义,还是从心理反应过程来说,都是感在兴先,感而后兴。故《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四库全书·子部十·杂家类三)卷十云:
  盖兴者,因物感触,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义味乃可识,非若赋比之直言其事也。故兴多兼比赋,比赋不兼兴。
  这就是说先有“感触”,然后才有“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其次序可见。
  二、“感”的哲学思想基础
  “感”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周易》的阴阳之学。《易·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虞翻注日:“感,动也。以阳变阴,通天下之故,谓发挥刚柔而生爻者也。”这是说阴阳交感变化而揭示天下万物的化生规律。最能体现《易经》这一思想的是《泰》、《咸》二卦。《泰·卦辞》云:泰,小往大来,吉亨。虞翻注曰:“坤阴诎外为小往,乾阳信内称大来。天地交,万物通,故吉亨。”《彖辞》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何妥注曰:“此明天道泰也。夫泰之为道,本以通生万物。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各自闭塞,不能相交,则万物无由得生。明万物生,由天地交也。”《易·咸·彖辞》中更有明确的阐释:
  成,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以见矣。
  《周易孔义集说》(清·沈起元撰,四库全书-经部一·易类)卷九引述诸家注:
  郑康成曰:山气下,泽气上,二气通而相应,以生万物,故曰咸。
  张子:成,皆也。男女相配故为咸。感如影响,无复先后,有动必感。成,感而应,故曰咸。速也,无所不感者。虚也,感即合也,成也。以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以其能合异,故谓之感。若非有异,则无合天地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梁孟敬曰:观其所感不言圣人之情者,盖圣人之情,即天地之情;万民之情,即万物之情也。
  对此,《易经蒙引》(明·蔡清撰,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五)卷五解释的更为透彻:
  本义云,成,交感也。又日,感有必通之理。盖有感便有应,所应又为感。如所谓父慈则感得子愈孝,子孝则感得父愈慈的道理。故为交感也,如此安得无道理。……盖天下原无无对之物,感字固是对应字。无应亦不为感矣。有感斯有应,感而应则通矣。此感应、感通之别也。二气感应以相与,此二气指刚柔,兼造化人物,言莫非感应也。不可专指人事说。
  三、“物感说”的理论发展
  “物感说”由最初的乐论,发展成为重要的中国古代诗论,则是经汉魏六朝,至唐而最终完成。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感”动、“感”应,而展开对文学创作之论述的,都突出了“感”的双向交流互动的特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