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萧三与耶娃充满坎坷的跨国爱情] 萧三 耶娃
 

[萧三与耶娃充满坎坷的跨国爱情] 萧三 耶娃

发布时间:2019-06-23 04:43:57 影响了:

  萧三(1896~1983年),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曾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萧子升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他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以后,主持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
  80多年前,当耶娃(叶华)——一个漂亮的德国犹太女孩儿与萧三——一个步入中年的中国革命诗人在苏联邂逅并一见钟情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他们浪漫而炽烈的爱情,其前途绝无平坦可言。
  叶华和萧三的个性和处事方式各不相同。叶华韧性十足,终生顽强减肥,事无巨细都好激动,欠世故;萧三耿直,虽是个浪漫诗人,却能隐忍,懂得历史、政治和党内的规则。俩人都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事业,他们都活泼开朗,善社交,重友情,同时也都很固执。
  “文革”期间,叶华年届63岁、经过7年零3个月的囚徒生活被释放时,宣布的结论是“苏修特务分子,你可以回家了,回去以后接受街道管制”。她只听懂“可以回家了”,因而激动不已。就在同一天,她年已77岁的丈夫萧三,遭受同样漫长的牢狱之灾后听到同样的结论,则藐视威严十足的“专案组”,拒绝在上面签字(二人都是在此5年后才得以彻底平反)。
  她因爱情而目击了历史,交往过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从毛泽东到爱新觉罗·溥仪,从法捷耶夫到布莱希特;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从苏联大清洗到中国“*****”,从希特勒执政到两德统一;无论是在莫斯科、斯德哥尔摩、柏林、布拉格还是在延安、北京、拉萨,这份爱情带她走上独特的人生之路。萧三是她唯一的丈夫。他带她走入新的环境。她享受了爱情给她带来的瑰丽时光,也因为爱情承受了艰辛与磨难。
  叶华和萧三一起走过的岁月中,最沉重的,是那些破碎的日子。那些一个又一个的运动,甚至连中国人自己也常感措手不及。至于叶华,她曾何等地困惑与混乱,何等地恐慌与无助,何等地焦急与无奈,何等地无法沟通!在那个年代里,她使出浑身解数,努力设法理解与适应,挣扎着争取生存。而当这一切结束之后,她又力争恢复如初,并且更乐观更进取。萧三虽是浪漫十足的诗人和国际主义者,但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革命老战士,丰富的经验与阅历使他在风云突变的年代,可以默默承受,不似他的西洋夫人那般懵懂。正因如此,他更明白每时每事的重量,年龄又比她大得多,更增加了他肩上的压力……
  他们一见钟情的当初,欧洲对中国既不了解又充满偏见。耶娃(叶华)义无反顾决定跟随萧三,西方人认为是疯狂,但从爱情的角度勉强能够认可;倒是萧三因此在党内党外很难得到同情和理解,处境不佳。作为活跃在文坛上的诗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经历丰富的革命者的萧三,竟然娶一个德国女子为妻!她甚至不是出生在苏联,而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个全无政治色彩的“游客”!萧三这种“错误”几乎是“明知故犯”啊!从一开始,萧三就不得不向耶娃隐瞒自己遭受的压力和为此付出的代价,这种隐瞒几乎持续萧三的一生。由于这种隐瞒,耶娃也无法充分了解萧三对她爱的“力度”。
  最初,萧三也是无法预知命运给他们安排的种种考验,而党性的要求和政治斗争的严酷环境,长期迫使他们常常无法沟通,有时已经涉及到他们爱情的命运,萧三依然不能给妻子透底。特别是在延安时代,他们的关系出现过严重危机。不过最终,萧三没有因叶华而放弃革命,也同样没有为革命而放弃叶华。他们的爱情在漫长的岁月和风雨的磨砺中挺了过来,没有失败。叶华与萧三用他们一生的事业和奋斗证实了这份爱情的力量。
  叶华和萧三显然意识到,他们的爱情超越了种族、国界,也服从了政治,但他们未必意识到他们实质上超越了更多的东西。倒是今天的人们能知道,他们那时的结合充满一种超时代的色彩,这种色彩穿过他们婚姻生活日常的琐碎、凡人的快乐与忧愁渗透出来——这样本应是未来的事,却发生在他们身上。
  (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们一见钟情——我与萧三》 作者:叶华 本文作者:萧维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