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我国化工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者]教育事业有哪些方面
 

[我国化工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者]教育事业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19-06-28 03:55:10 影响了:

  李寿恒,字乔年,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的创办人。1898年2月21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今宜兴市)。1918年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科。当时同学中“科学救国”热情高涨,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战胜国而仍不能改变被列强瓜分的命运,是因为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人。乃于1920年8月中旬赴美国留学。1925年7月李寿恒学成回国,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李寿恒一生为我国的化工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创办世界一流高等学府
  李寿恒怀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抱负执教浙江大学之初,即立下雄心壮志,要把浙江大学办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1928年4月他在给学校当局关于创设化学研究与材料试验研究所的建议书中即提出,要使学校中“大批好学深思之士深研科学,于极短期内与西方诸大学相伯仲。”他还要求教师“要有独树一帜、独特见解及自成学派的宏图大志。”对于学生,要求他们一进学校大门,就应该树立“在科学上、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志向。”这就是他提倡的“三志”教育思想。
  李寿恒首先瞄准美国化工教育的先进水平,拟定我国第一个化工系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远大目标。自188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设化工课程开始,至1927年4月我国化学工程高等教育起步,已历39年。当时美国化学工业以及石油工业已有较大发展,化工教育也相应迅速发展起来。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的化工教育委员会于1922年6月至1937年的15年间,对美国有化学工程教育的82所大学进行了严格的评审,合格者有28所,都是美国有名的高校。而那时我国化学工业极为薄弱,更无化工教育的经验,因此李寿恒提出:“以绳美国化工教育之标准,不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但他记取创业维艰的古训,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思谋,要求浙江大学化工系一开始就要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有特色,不求所有方面都超过他们,至少也要同他们并驾齐驱,能互相提携。
  浙江大学化工系开办之初,李寿恒即团结全体教师,开出全部必修课程。到1930年,浙江大学化工系的课程设置与美国同类高校已大体相同。李寿恒多方罗致品学兼优、事业心强、治学严谨的教授到系任教;同时又从自己的毕业生中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从而在化工系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拥有苏元复、吴征铠、冯新德、侯毓汾等名教授。李寿恒积极致力于教学设备及图书资料的建设。1930年化工系即建起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业分析、工业化学等实验室,以后又陆续充实仪器设备,臻于完备。浙江大学化工系的文献资料齐全,化工原理实验室设施完善,闻名国内外。
  李寿恒针对我国当时化学工厂少、规模小、产品品种单调,发展程度不如食品、冶金、兵工、轻工,燃料动力基本资源来自煤炭等状况,他在课程设置及授课时间上作了调整,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美国化工系学生特别偏重物理冶金,而浙江大学化工系则是化学冶金与物理冶金并重。又如数学课程,美国仅修习微积分与微分方程,且微分方程由数学系开课,物理仅修习普通物理与物理实验。李寿恒认为“此为基本训练上之缺陷。”浙江大学则着重图解微分与数字微分之新法,以及图解积分与图解微分方程,并且由受过化工训练之数学家授课。所以学时虽比美国少,而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却不亚于美国学生。再如经济学科,美国仅开设经济学与工厂管理课程,浙江大学化工系则增加了一门工程经济课程,使学生能够“对于世界经济展望,目光远大,批评无讹。”在工程学科中,机械方面则有机械系之机械工学及实验、电机系之电工学及实验。浙江大学历届毕业生遍布全国化学工业、核工业以及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轻工,甚至航天航空等领域,都能适应工作需要,且成绩卓著,就是得力于李寿恒创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
  李寿恒在担任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和主持浙江大学教务工作期间,积极推行科学管理制度和培养良好学风。1936年李寿恒任浙江大学章则委员会主席。他积多年高校教学和行政管理的经验,在竺可桢校长的领导下,李寿恒主持制定了招生、学籍管理、注册统计、学分制、研究生、学校校务会议的组织及代表产生办法,教员和职员的招聘、任职、兼课及兼职,科学研究及工场实习,实验室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购置管理,经费计划及管理,学校组织系统,导师制,校规校纪等等规章制度,形成了从教学、科研到行政、物资、财务、校风校规等互相制约,又协调配合,既有各种通则又有具体实施细则的管理体系。而且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是在西迁途中修改制定完成的。除制定和实施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外,李寿叵还特别强调学校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和培养良好的校风来陶冶学生。倡导学生要有刻苦学习、打好基础的扎实学风;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应有会“运用原则与方法”的良好教学风气;教师要人人参加科研,形成浓厚的科学研究风气。在竺可桢校长领导下,浙江大学在抗战期间崛起,成为同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齐名的高等学府。李寿恒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面对新型的工科大学和国家急需科技人才的形势,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困难,李寿恒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带着教学和科研任务到有关工矿企业进修,请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要求所有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要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要求所有专业都必须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他还领导制定了教师超工作量实施办法和教学法委员会条例;参与制定学校12年发展规划;组织师生向科学进军;统一全校教学计划;组织起新的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体系。他善于总结新鲜经验,早就明确指出办苏联模式的纯工科的学校有很大的局限性,理工结合才是高校发展方向。他实事求是地提出重建数学、物理、化学3个系和工企、化机、铸造等新专业。从1952年至1957年,在李寿恒任教务长和副校长期间,浙江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大为提高,享誉国内外。60年代初,李寿恒受命创建浙江化工学院。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学校又是在浙西山区新建,更是困难重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提出加强基础教学,把最有经验的教师调任基础课教学,自己率先亲自授课,同时举办师资进修班并亲任班主任,用传、帮、带的办法提高师资水平,终于使教学质量基本达到部定要求。年逾花甲的李寿恒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为创建浙江化工学院作出了重要贡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