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语文教学需要多元视角【语文教学也可以多元】
 

语文教学需要多元视角【语文教学也可以多元】

发布时间:2019-07-06 03:56:18 影响了:

  2011年3月18日,省教研室的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对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给予了最专业的指导。借这次机会,我们语文教研组以课题组为依托,在专家零距离的指导下举行了一次校本教研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以《囚绿记》为例,探讨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一篇现代文。在研讨展示和交流环节中,杨倩、邓青峰、史琴、罗玲四位老师作了核心发言。作为研讨活动的主持人,我聆听了四位老师的发言,对他们的发言也作了分析和比较。
  杨倩老师发言的重点放在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上。她将本文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为对“囚”“绿”两个关键词的理解。从分析“囚”“绿”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囚”者的心理和“绿”的状态,引出文章蕴含的深意。通过对杨倩老师质疑,追问,得知她理解的绿的内涵是爱不是自私的,被迫的爱换来的是不屈的反抗。
  之后,邓老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就在这时,问题出现了,我注意到了两位老师都注重对文本的解读,但关键在于他们解读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杨倩老师的理解,侧重于绿的内涵是“爱不是自私的”;邓老师则以为,文章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人民的苦难命运,绿象征着作者和广大奴役的人民毫不屈服的民族气节。绿象征一种希望和光明。他们的解读均能在文本中找到足够的依据,都能做到自圆其说。更何况,自《囚绿记》新选入教材以来,各教学杂志上,网络上,关于此文主题的争议就没有间断过,主要观点不外乎两位老师提到的两种看法。站在这个角度上看,客观地说,两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在教学中碰到的一些至今未解决的困惑:我们的一些文学作品,诸如《锦瑟》《西游记》《三国演义》《陈奂生上城》《药》《雨巷》等,它们的主题基本上都是有争议的;甚至,有的篇目主题争议远远超过两种观点;但不同的说法又都言之有理。如果在教学中碰到这种情况,老师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呢?研讨会上,我顺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老师们各抒己见。史琴老师回避了主题之争,不用传统的方法解决文本,不谈主题,从写作的角度引导学生读文章,归纳思路,在写作上启发学生,让学生把教材当范文,将阅读与写作结合。
  罗玲老师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指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平常的阅读教学与高考脱节。因此,她主张针对高考考点,注重散文阅读方法的点拨,扎扎实实地进行散文教学,提高高考散文的鉴赏能力。
  他们让我豁然开朗。学习一篇散文,探讨主题,只是从一个侧面领略了美文的风景。也许,换个角度,我们领略到的是另一番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避主题,不管是杨倩老师的“爱不是自私的”解读,还是邓青峰老师的“民族气节、希望和光明”观点,都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回避主题,像史琴老师的写作教学,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学生受益不浅。罗玲老师的考点教学点拨法,实在,实用,有效,可信,可行。
  又想起了一句话:“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那么,语文教学中,我们也是可以来一点多元的。多元的审美视角,多元的解读方法,殊途同归,只为增长学生的智慧,温暖学生的灵魂。
  
  姚玉华,教师,现居湖北应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