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文言文之美的眼睛】
 

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文言文之美的眼睛】

发布时间:2019-07-07 03:55:56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本应是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但是当前的文言文的教学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巨大作用,功利性特别突出。学生仅为考试学习文言文,使文言文失去了它本身的美感与魅力,几乎没有了育人的特性。我认为身处一线教师应该首先引领学生发现文言文之美。
  一、 品味文言文之韵律美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方法。文言文的语言大多讲究音韵。比如《爱莲说》、《陋室铭》、《与朱元思书》等等都极富音乐美和情韵美,我们教师可利用文言文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从朗读的节奏、语音、语调、语速、体态等方面加以指导,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方法,从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优美,从而心生爱意,愿读文言文,从而感知文言文之韵律美。《与朱元思书》文章骈散结合,文笔洗练,韵律优美,意境深远,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怎样才能读好这篇文章呢?读出广度。文章起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视野开阔,朗读时目光要缓慢移动环视、仰视、想象看山望天的情景,延长每个字的读音,读作“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读出深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了水的清澈。朗读时要略作俯视状,延长、重读“千丈——见底”,轻读“游鱼——细石”,重读“直视——无碍”。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文言语句的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在读中又领悟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在读中还文言文以活力,读出作者的语气,从语气里体会其真实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
  二、体会文言文之文字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文言文文字简洁、凝练、典雅,所以,诵读之初一定要鼓励、引导学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饶有兴趣进入到体会文言文文字之美的环节中。例如《湖心亭看雪》中描写雪景的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些文字抽象、概括,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扁鹊见蔡桓公》开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其中“有间”是“一会儿”之意。若仅理解到此,文章便索然无味。扁鹊站在这一会儿,干什么呢?是为了仔细观察蔡桓公的神态、举止,才有了后面对病情的判断,体现了扁鹊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病情的判断是建立在自己观察“望”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信口开河、危言耸听。仅“有间”一词就让我了解了古代名医扁鹊的风范,这得益于文言文的凝练、典雅之美。这些例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言文文字简洁、凝练、典雅之美。
  在文言文文字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 “于无疑处生疑”。古文中的好多语言既简洁又精炼,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具有古典简约之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引用古人的句子,潜移默化,举一反三,并创造性地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将大有裨益!
  三、发现文言文之人性美
  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初中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这种美融合了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它们多角度地阐释了不同时期人类的共性,展现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性特质,即人性之美。人性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出身草根却为国为民、却深谋远虑的曹刿,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有刚毅公正的包拯,治军严明的周亚夫;有熟能生巧的卖油翁,技艺超群的善口技者;有倾国倾城、美艳绝伦的罗敷,外柔内刚、深明大义的花木兰……所有这些,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的多彩人生,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文言文鉴赏在发现人性美之余,还应更进一步去探求人性美的根源——思想美,学会触摸人物心灵。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和作者同喜同悲、共乐共怒,如能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醉翁亭记》的欧阳公励精图治,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五柳先生传》中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情操;《茅庐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杜甫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心……让学生走进作品,触摸人物心灵,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人性美,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让灵魂得以净化。
  我们完全可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放手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对文章进行感悟,在对词、句、人、事、景的感悟评点中,在对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品评中,品评出作品之美,欣赏作品之美。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发现人性美。
  四、享受文言文之自然美
  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大了文言文的教学比重,选入了大量的山水散文。这些山水散文出色的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三峡之峻茂,富春之清丽,西山之怪特,以及一楼一亭、一潭一月都得到了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的表现。其中自然美与艺术美珠联璧合。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重要阶段的中学生对大自然更是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如果我们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觅、采撷这一颗颗闪光的珍珠,必将在他们的心灵中产生强烈的震动,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会激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并从中感悟体会人生的诸多教益。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将我们带入一个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的境界,让人陶醉于美景之中;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清晨飘散开来的淡雾,傍晚聚扰来的烟云,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勾画了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要注重营造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愫,让他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作品中那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和思考。
  
  文言文教学,千教万教,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探究文言文之美,在文化上、思想上有所获益。探究文言文之美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耳提面命即可的。只有长时间的审美体验,才能实现人格完善。阅读读文言文,要读出历史经验、人生智慧,这才是最高境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