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民间文化保护“排头兵” 如何保护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保护“排头兵” 如何保护民间文化

发布时间:2019-07-15 03:56:51 影响了:

  一个古镇每年向国家上缴近9亿利税,存在多名千万级别的富翁,普遍性的富庶。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都说经济发达之后最容易使文化产生变异,可这里却完好地保存着诸多传统习俗、民间文艺,富裕不一定会丢掉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证明。这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胜芳,有着众多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者的胜芳,有着传统文化青年追随者的胜芳。
  很难想象在现今如此物质化的世界里,当地有这样一个热心团体,他们在业余时间自发自觉地记录、保护着本地文化遗产项目。“大孩子头”、“玉麒麟”、“逍遥中秋”、“我爱高跷”等可爱的名字,是一个个热爱家乡文化青年,他们常腾出自己的家,义务协助各地来的学者进行文化调研。作为当地闻名的传统文化保护者的集结号手“大孩子头”,更是这些青年的优秀代表。
  “大孩子头”真名叫王晟,他是一名天天和孩子打交道的小学老师,是个真正的孩子头儿。作为“博导”——博士生导游,王晟这几年每年都义务接待来胜芳考察民间文化的研究生和学者,他协调安排吃住,利用业余时间全程陪同专家、学者、学生走街串户地做调查,不辞辛劳。这些年工作下来,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卫士”, 他每天晚上固定读书2个小时,写作1个小时,多篇关于胜芳非遗项目的文章见诸于刊物。六年中,王晟业余精力都扑在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一谈起胜芳文化,这个“大孩子头”就充满了骄傲和自豪,相关话题滔滔不绝。
  永远的遗憾
  说起为什么如此专注和痴迷传统文化,王晟不无感慨。其实,一直受到严格忠孝教育的王晟,小时候看了不少书,但是很多是西方文学。一直到2007年,他还误认为民间文化就是迷信,而一次特别的采访彻底转变了他的观念。那是2007年,由于喜欢诗歌,王晟去采访了当地一位七十多岁的夯歌能手。老人会唱一百多段当地民歌,还会花会里高跷会的唱段,一个个新奇的曲调,一段段优美的歌词,深深地吸引了王晟。他惊异于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一点不逊于西方文学。夯歌是一种劳动号子,几十年前人们盖房时靠人力来砸夯以使地基结实,为了砸夯时力量能够均匀,这就需要几名夯手动作协调一致,所以形成了夯手边砸夯边唱夯歌,这样各地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夯歌体系。现在随着人们居住方式的改变,历史上靠人力砸夯的习俗,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几十年,能唱夯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当时,由于仅仅拿了个笔记本,他记不下来所有的内容,后来就和老人商量用录音机录音。由于工作繁忙,半年后他才付诸行动,可到了老人家里,得知老师傅已经到了肝癌晚期,再也唱不成那优美的曲调。老人的去世给王晟当头一棒,他心想,再不能出现这种遗憾。
  为了把这些民间文化留住,他组织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他们进行文字整理、录音、录像、照相,然后将这些宝贝放到当地的网络上进行宣传。
  走进田间地头
  作为河北重镇,胜芳,现存有大量的民间信仰、乡傩等传统文化,而武术、戏曲、音乐、舞蹈等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多以花会的形式表现出来,光花会在胜芳自古就有“七十二道”之说,言其数量之多,在它们之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达到了千年左右。作为一个千年古镇,这里堪称华北地区民间文化的富矿。
  为了不让类似夯歌老人的悲剧再次出现,更充分地了解民间文化生存现状,从2007年的暑假起,“大孩子头”和几个志愿者自发组织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小队,开始了对胜芳镇内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几年下来,整理出了五六万字的文字材料,照片也有一千多张,还有长达十几小时的录像和录音,甚至一度还动用了镇里唯一的一间录音棚进行音乐的录制。随着走访的深入,他们发现那些传统花会、民间信仰等民间文化遗产现状差异很大,有的蒸蒸日上,有的日薄西山,有的已经消失了十几年,更甚者才刚刚解散。
  越深入了解,他们越觉得民间文化的魅力无穷,从那时起,他们就有意无意地关注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当地的非遗项目进行田野调查。从2010年起,王晟利用节假日对胜芳镇周边做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他发现老人们能如数家珍谈起旧时当地民间文化的盛况,可到了今天有些民间文化陆续都消失了。艺人们也都改行了,另谋他路。更为可怕的是,各地的非遗项目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传承了。
  传承“试验田”
  碰到最多的就是“现在没人学这个了”,“我们最愁的就是人,尤其是年轻人”。各个项目无人可传,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里,大部分非遗传承现状就是:几乎都是靠一些老人来维持项目的存活。那人都去了哪里?尤其是年轻人去了哪里了?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村里的年轻人不是去上学就是去城里打工了。村里只剩下了一老一小,形成了“文化真空家乡”的局面。而城里大多数孩子面临学习压力,没有时间去从事民间文化的传承。他调查到原来有个村子拥有传统音乐会,现在尽管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了,钱不愁了,可是村里却没有年轻人来学了,前景颇为不乐观。
  “大孩子头”看到非遗传承困难的症结所在,就从胜芳镇内的一些文化遗产开始了试验。作为一名小学普通教师的王晟,天天接触的就是孩子。在2009年春,他和学校的音乐教师合作,利用MP3采录了一位老者的代表性夯歌,音乐老师学会了教给四年级的学生。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才初步地掌握了这六分钟的夯歌。学校又用泡沫制作了道具夯,并且找到了几位砸过夯的老艺人,手把手教这些学生们砸夯的动作和要领,以及动作和歌曲的配合。又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生们终于能做到像那些砸夯的熟手一样,边做动作边唱夯歌。这种表演唱作为一个节目,参加了学校的“六一”联欢会和镇上民俗展演的演出活动,并为大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表演过,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惜的是这种形式无法坚持下来,因音乐教师的退休而陷于困顿。
  入会的成功探索
  为非遗寻找传承人,王晟一直在寻找、等待合适的机会。2011年元宵节后,当地一档传承了六七百年的跨鼓老会欲寻找一批孩子,跨鼓会要求的是孩子入会,不是老艺人到学校里教学技艺。因为会中有规定,此门技艺不得外传出胜芳镇,故只教胜芳镇的孩子,而胜芳镇的学校中有大量的外地农民工子弟。胜芳跨鼓老会,明初随军队来到胜芳,是一档皇封老会。更为珍稀的是,历经千百年的洗礼,目前在中国,这种以单锤击鼓的表演方式保留下来的鼓乐已经为数不多了,并且胜芳跨鼓老会的鼓曲保留完整,舞蹈六百余年没有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
  知此消息后,“大孩子头”发动班里本镇籍的学生报名参加,前后共有16名学生加入到胜芳跨鼓老会。孩子们以传统的方式进入了跨鼓会,举行了传统的拜师仪式,遵守会中定下的各种规矩,每周的周六、周日下午两点到会中学习钹舞和敲鼓。他们从农历四月份后就开始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如火神祭祀活动、中元节庙会及元宵节花会走街等传统民俗活动,平时服务于当地的白事。孩子们入会一年多来没有一个退出跨鼓老会,都深深地爱上了此档传统老会,每周都会积极地去会里学习,技艺现在已相当纯熟。非遗项目寻找传承人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2011年,“大孩子头”为当地的一档最古老的武术会寻找到了几名传承人。按会里的规矩办事,让学生成为会中的弟子,“有根有派”地传承,保证了项目的延续。
  作为非遗保护者王晟认为,“这些年许多地方都在打造文化,可是与其打倒自己的真文化,而造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假文化还不如传承好自己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现代化发展中的加速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以越是现代化,越要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