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带泥的文学野花】文学野花的作者
 

【带泥的文学野花】文学野花的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21 03:54:40 影响了:

  繁音曼节的湘西民间词  当你为湘西优美的山水、奇异的风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谣所陶醉的时候,你是否知晓: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还悄然开放着一种更加神秘有趣的文学“野花”——湘西民间词?
  湘西民间词主要不是用于歌唱而是用于吟诵或对诵,当地把它叫“对词”。“对词”与“对歌”都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艺术”。“对歌”常为放开嗓门让山谷产生回音;“对词”则以“吟诵”的形式来倾诉衷情。由于“吟”跟“唱”的区别,这种词与一般歌谣迥异。且看这首《又团圆》:
  郎在高坡高界飞崖陡壁唱山歌/姐在琉璃瓦屋坐在高脚板凳绣花绣朵绣绫罗/唱得我姐脚懒手懒冒有劲呗/好像织匠呗难抛梭/绣得楠竹尖尖水竹尖尖烟竹尖尖接上天罗/郎就做个剌榔子藤藤枝枝挂挂丝丝纽纽要来缠/记得那年那月那日时皇桶炸箍惊散了/今年今月今日今时破篾织箍又团圆
  词中所写景物、风土人情皆为当地实有,但写景乃在抒情,它诙谐地表达了一种男女相恋之情。词的意象源自乡间常见的山水、植物、动物,以及人们劳作生活的的工具和自身情态。这是真正长在泥土深处而且泥味十足的艺术。
  虽说泥味十足,却它又有艺术之美感。特殊的长句形式,加上叠词、衬词的巧妙运用,吟诵起来繁音曼节,变化有致,颇具音韵美。
  湘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共同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这种民间词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之中。侗族把这种词称为“垒”,有些地方也叫“排话”。不管如何叫它,其所指形式皆为同一类型的民间词。比如侗族的这首《今朝相逢》:
  黄土打墙团团转转细细看来好像两层天/今朝相逢妹看你哥说话吞吞吐吐离一边/一壶美酒哪晓有人偷偷掺了一瓢清凉水/一碗蜂糖哪晓有人心中不满暗地伴黄连
  这种叫“垒”的民间词跟当地汉、苗、瑶等民族的“对词”实在没有太大区别,句式同样是长短不一,都以长句为妙,有的句式长达二三十字。
  湘西民间词总是杂糅着山乡奇景异俗与当地人别样的情愫,读者常常被它带入另一个生存境界。一首《生死共泥》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朴的男女情爱:
  当初俩我立愿栽花唯愿五日一风十日一场雨/天从人愿花树成双开花结果你看我笑我看你笑笑嘻嘻/俩我手捧香炉跪在落阳桥上凭天凭地断生断死断阴断阳结伴不分散/有情有义连个好朋好友树高万丈叶落归根生生死死共堆泥。
  有时候,古老和古朴也是一种清新,只看我们如何去读。
  俚俗漫溢的神智诗
  最早认识神智诗是在湘西怀化,一首题为《长夜》的怪诗引起了我的兴趣。它写得有长有短,有横有侧,有粗有细,有反有倒,有正有斜,简直像三岁娃娃的信手涂鸦,可你读时却须以看图会意的方法来理解。
  此诗可解读为:
  长夜横枕门半开,小妻反身(转身)月儿歪;
  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从不来(无人来)。
  此诗描写一妇女对丈夫未能如期归来,甚至连“口信”也未捎回的责怨之声。诗中骂丈夫为“短命鬼”以及全诗粗俗语调正合当地山野村妇之个性。其中“到”与“倒”、“干”与“肝”、“长”与“肠”谐音。乡间秀才根据这类诗借助汉字象形会意和形为谜面、意为谜底的特点,将其称为“谜象诗”。
  “谜象诗”,没有从书上查到,但它跟“神智诗”应该属于一个品种的不同叫法。在湘西乃至湘、黔、桂、川、渝、鄂、赣等诸地民间都流传着,其范围之广,大概是受了苏东坡一首“神智诗”诗的影响的缘故。
  据说,北宋时期辽国有个使者来到汴京,目空一切,吹嘘自己能诗善赋,用他们创造的辽文写诗,考倒朝廷的文武百官。因为辽文是从汉字变化而来,看起来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苏东坡为了压一下他的傲气,说:“赋诗易,观诗稍难”,辽使大笑,认为宋朝大文人说这样的话真外行。谁知当他看到苏东坡写的诗,无论如何也读不出个所以然来,终究服了输。此后他再也不敢向人炫耀自己的“诗才”了。
  原来,苏东坡所写的是跟民间“谜象诗”一样的一首诗,题为《晚眺》:
  此诗的读法是: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后来,文人们把这首七言绝句所用诗体叫做“神智体”,意思是靠心领神会和智慧来“破译”。就其实质而言,它和回文诗一样,是“难能”而不怎么“可贵”的东西,你甚至可以说它有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但由于它“以义写图,使人自悟”,兼有会意的性质,可谓“察之于未形”,对于训练人们的思维还是有一些作用的,同时又是一种智力游戏方式。
  娱乐也是平民百姓所需啊!
  九百多年过去,在文人创作中越来越难读到这种游戏味颇浓的“神智诗”了。尤其是经历文革那种“凡诗必充满斗争火焰”的岁月,这类诗几近绝迹,而在民间它却没有消失。
  至于《晚眺》和《长夜》,究竟该叫做“神智诗”还是“谜象诗”,其实都不怎么要紧。要知晓的是它们皆具游戏味,前者漫溢着浓郁的乡间俚俗气息,后者洋溢着文绉与雅致。
  是文人借鉴了民间,还是民间模仿了文人?这恐怕不是我辈能够弄清楚的了,但在这同中相异和相互影响的微妙趣味中,我隐约地感觉到到在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之间始终存在一条斩不断的纽带。
  以上二则分别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9.10;《农民之友》,1994.3.3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