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要】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论纲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要】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论纲

发布时间:2019-07-21 09:26:20 影响了:

作者:庞仁芝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09期

   【中图分类号】D0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3—0025—12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演进把整个世界剧烈搅动起来,给人类社会发展留下了深深的资本主义烙印。当代世界,除了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属于发达或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存在一个资本主义体系,即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资本主义力量由多种因素促成、按一定关系联结的整体。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一系列发展阶段的产物,较之二战以前表现出许多新的情况,作为世界格局的重要组成而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走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以世界眼光深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由来

  一位西方学者这样勾勒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成为一种真正的全球现象,它第一次接近成为一种世界体系,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正在普遍化。[1](276)这种意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此前的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产物。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演进与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扩张本性密切相关。资本主义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商品生产,资本家必须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外市场更适应资产阶级增值资本价值的需要,因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2] (232) 可以说,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是一项世界性事业,没有它所开拓的世界市场就没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不断扩张世界市场的结果。

  16世纪伊始到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开创时期。在这个时期,地理大发现消除了东西两半球的隔绝状态,西欧国家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随之展开,世界市场的雏形不断显现。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仅在少数国家初步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殖民活动只限于部分地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条件尚未具备。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拓展时期。这一时期,英国等主要欧洲国家和美国发生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不仅增强了原有的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而且使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它们不仅拥有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而且拥有物美价廉的经济优势。“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 (276)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更多的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拓展。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快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迅速发展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取得统治地位,工业化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以重工业为重点的阶段,攫取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欲望更为迫切。同时,垄断势力和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也为资本统治世界提供了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以此为背景,不仅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大力扩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登上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场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全球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也是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过程,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传播到世界各地,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或孤立或闭塞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资本输出成为列强攫取超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0世纪中期以来,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调整时期。二战以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殖民地在内的多数国家的经济活动都显示出一定的世界性,但殖民地经济尚未成为资本循环和增值过程中的普遍环节,某些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超出了国界,而剩余价值的生产仍主要在一国范围内完成。因而,那时的殖民地经济总体上来说是外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的世界性迅速增强,资本的增值与周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随着大规模的资本跨国运动与国际循环的展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生产方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社会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新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进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前提的,它的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世界历史进步过程。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生产方式,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文明发展为工业文明;政治领域,资本主义民主取代了封建主义专制,资本主义法治取代了封建主义人治,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思想文化领域,突破了封建社会对思想文化的垄断与禁锢,出现了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和科学文化的大繁荣;对外关系领域,资本主义把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传播到全球各地,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这种建立在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剥削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深了被侵略国家的殖民地化和半殖民地化,阻碍着这些国家的独立发展,使它们长期陷于落后的状态。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调整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密切联系的整体,但这个体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却在经济方面。在美国前世界社会学会主席、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往往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同义语。战后至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调整变化突出表现在经济方面。

  国外直接投资成为重要纽带。资本追逐最大利润是资本主义及其世界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这一追求的途径在自由竞争阶段以商品资本输出为主,垄断竞争阶段以信贷资本输出为主。二战以前,国际资本转移中的商品资本输出、信贷资本输出即间接投资占大部分。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利息,同时有通过借贷关系控制债务国的用意。战后以来特别是进入1980年代以来,旨在促进投资自由化的国际立法和各国立法加快,生产资本输出即国外直接投资激增,投资自由化成为继贸易自由化之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演进的又一强劲推力。对外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在投资接受国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利用那里的有利条件扩大生产经营活动,开拓当地的资源和市场以获取最大利润,从而使剩余价值的生产越出一国范围而具有世界性。1960-1980年,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8倍多,年均增长率为11%。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1980-1985年增长了12倍,至1990年3月底累计超过2500亿美元。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九十年代总额高达7930亿美元,是八十年代的4.6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商主要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国也曾经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九十年代以来,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各国直接投资总额的1/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直接投资,不仅给投资对象国带去资本、技术和经验,也促进了那里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以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开展的工业化为背景,资本循环的国际化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显著标志,对外直接投资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牢固纽带。

  行为主体由国家拓展至国家集团和跨国公司。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行为主体。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不仅广泛干预调节国内经济生活,而且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作用也日趋增强。资本主义国家就各种问题进行双边或多边协商,有的已经制度化、经常化,如七个最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首脑年会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外部力量壮大和发展自己,一些国家联合组成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GDP和国际贸易都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80%。[4] (236)次区域组织也呈现出扩大和加强的趋势。如东盟由1967年的5国扩展到2000年的10国,并于2003年建立东南亚自由贸易区。拉美南方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也显示出同样趋向。这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七十年代是28个,八十年代是32个,2011年达到48个,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重要行为主体。目前,世贸组织的每个成员国至少加入了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战后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原材料等资源获取最佳经济效益,通过国外生产和销售占领国际市场以攫取最大利润。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有7.9万个跨国公司,79万个国外分支机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5万亿美元,销售规模达到31万亿美元;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产出的40%,贸易的60%,技术转让的70%,国际直接投资的90%。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美国占30.6%,日本占12.8%,法国占7.8%,德国占7.4%,英国占6.6%。[5] 近几年虽然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仍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011年同一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美国占26.6%,日本占13.6%,法国占7%,德国占6.8%,英国占6.2%。跨国公司执行全球经营战略,生产、销售、金融、科技等活动深刻影响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国际组织的干预和协调得到加强。战后国际社会建立的一些国际组织,旨在协调民族国家间的利益和矛盾,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产生了重要作用。联合国(UN)是主权国家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成员国最多、权威性最强的世界性组织,宗旨是维护并巩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实现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道义等方面的合作。60多年来,它既是实现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构,也是各国进行斗争与争夺的场所,成为国际关系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一项临时性的政府间多边国际协定,旨在削减关税,放宽贸易限制,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美国的积极努力下,由23个成员国签订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于1948年元旦开始生效。由GATT而来的WTO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截至2011年底有156个成员国和地区加入。用WTO替代GATT,加强了对世界贸易、资金流动、知识产权、投资措施、非货物贸易等领域的干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也是重要的国际机构。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贯彻这一体系的各项内容,这次会议还确定建立 IMF和WB。这两个组织对国际货币流通及资本流动施以管理与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为货币与资本的国际运动创造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为美国带来巨大好处和利益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乃至政治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UN、 WTO、IMF、WB等国际组织有关规定以及国际法的约束、干预和调节。

  新科技革命强化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进程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联在一起。二战以前,在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支撑下,迅速发展的海陆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加强了资本主义的触角,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恩格斯指出:“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6] (554) 战后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等新科技革命成果为基础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旧式分工不断削弱,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新型分工日趋加强,表现出基础技术化、内容精细化、形式多样化、产品和零部件以及工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伴随国际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向全球扩张。新科技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创新:突破了一般的股份公司,建立了超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得到加速发展;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进入互联网,获得了新的发展活力,参与跨国经营;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新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干预由直接转为与间接并举,放宽和取消对企业的限制,改善了企业活动的宏观条件。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创新,为企业闯荡世界提供了制度保证。19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使企业组织和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的联系进一步增强。

  一些国家在对等的条件下对本国主权进行必要的限制。19世纪以前,各国一般都强调主权的绝对性。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确认,在对等的条件下对本国主权作必要的限制。如法国第四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宣布:在相互条件保留之下,为了拥护和平及其组织,法国同意对主权作必要的限制。意大利宪法第11条也规定:在与其他各国平等的条件下,意大利同意为了建立保证国际和平与正义的秩序,可以对主权作必要的限制。一些国家对本国主权相对性的确认,为这些国家让渡部分主权、参与经济一体化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如欧共体(欧盟)等经济一体化组织,它的成员国都或多或少地向它让渡了部分经济主权。对本国主权相对性的法律确认和对本国主权的一定让渡,密切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

  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主要特点

  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7] (578-579)列宁在1916年提出的这一观点,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粗略地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两类国家构成,一类是先进的、发达的、成熟的、居于中心地位的资本主义,一类是后进的、不发达的、成长中的、处于边缘或外围的资本主义。前一类约有30多个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后一类约有160多个国家,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因而有了“南北矛盾”一说。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点,主要通过这两类国家本身和两类国家的关系表现出来,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历史进程中的发展模式不统一、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发展模式,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反映了该国在特定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因历史条件、经济基础、思想观念、民族宗教、科学教育等情况不同,资本主义各国的发展从来就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二战以后,更因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干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的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不同国家中存在的真实的各种资本主义,对重大的社会问题不会提供单一的答案,不会提供‘一条最美好的道路’。与此相反,资本主义像生活一样,是多种多样的。”[8] (13)

  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划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第一,两分法。如匈牙利经济学家乔特·玛格多尔的划分:以英、美为代表的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以日、法、德为代表的集体思想的资本主义。又如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阿尔贝尔的划分:以英、美为代表的主张自由主义的新美国模式,以德、日和北欧为代表的注重政府协调和干预的莱茵模式。第二,三分法。如果将欧洲和日本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则可划分为三种模式。如1991年经合组织的划分:美国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市场的作用;日本模式,又称社团市场经济,是一种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强调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强调企业与政府间的协调;德国模式,又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宏观控制,宏观控制的重点是保障生产自由和效率。又如英国学者戴维·科茨的划分:以美、英为典型代表的市场导向资本主义,以日、韩为主要范例的政府导向资本主义,以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德国为典范的谈判或协商资本主义。第三,四分法。如果对欧洲国家进行再划分,则可分为四种模式。如法国学者罗贝尔·博维的划分:市场主导型资本主义,以英、美为代表;欧洲型资本主义,以法国为代表;斯堪的纳维亚式资本主义,以北欧国家为代表;日本式资本主义,以日本为代表。第四,多分法。如1999年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所划分的七种: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瑞典模式、新西兰模式、荷兰模式、东亚模式(东亚中的韩国和新加坡今天一般被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众多的划分方法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反映了它们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涵盖更多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外主流意见主张“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日本模式”的三分法。前者属于自由竞争型市场经济,最大特点是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中者推崇社会优先和社会互助,主张必要的政府干预和社会限制,注重社会公平和有序竞争;后者强调国家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崇尚集团主义和有控制的竞争。三者的经济理论基础、社会历史背景、经济运行机制、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以及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具体体制均存在差异,国家调控干预的方式和程度、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关于三者的区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史密斯作过这样的描述:“美国人根本不想与大家坐在同一条船上;日本人正相反,他们确信集体的优势,并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得像一个人似的;德国人的做法与日本人相似,他们愿意与其他人同舟共济,但是在同一条船上的每个德国人都更想为自己争得一个舒服的位子。”[9] (168)三种模式也有一些共性:主要由私人企业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和投资决策中利润居支配地位,主要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分配产品,等等。可以看出,这些共性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更是多种多样。我国长期跟踪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研究的著名学者李琮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具体形态必然各具特色,不仅存在不同的模式,而且较之发达国家更具有多样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民族特质、历史传统、文化特征、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更显著的区别。此外,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受外部的特别是西方的影响较大,而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受的影响也不同。如拉丁美洲受美国的影响较大,东亚受日本的影响更多,而非洲受欧洲的影响较深。这样,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冲撞,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效应,形成多种多样的经济模式。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由于国家较多,且一些模式尚处于塑造和形成过程,学界一般按地区分为拉美模式、东亚模式、南亚模式、中东模式、非洲模式等。

  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还表现于同一类模式内部。如同作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典型代表的美国和英国,就存在明显区别。法国学者米歇尔·阿尔贝尔在《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把美国和英国相提并论,忽略了一个根本现象:美国没有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英国即使是撒切尔夫人也不能从社会机体中根除其非常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8](14) 再如同属于重视竞争秩序和共决参与的莱茵模式的多数欧洲国家,就可区分为以宏观计划管理为特点的法国模式和以管理职能和分配的社会化为特点的瑞典模式。在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呈现出很大差异,甚至有人认为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在世界银行《东亚奇迹》报告书所涉及的8个经济体中,至少存在三种模式:日本、韩国、台湾的模式与城市经济体——新加坡、香港完全不同,应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这三个东南亚国家可被视为第三种模式。”[10](13)“即使就一个国家而言,在不同的地域、产业、部门,以及不同的发展时期当中,所采取的模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如果除去每个经济实体在表面上的相似之处的话,它们各自内部的不同点就清楚地展现出来了。”[11]

  (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通过剥削雇佣劳动赚取最大利润,因而资本主义各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恩格斯在他的晚年指出:“当英国迅速丧失它在工业上的垄断地位的时候,法国和德国正在接近英国的工业水平,而美国正要不单在工业品方面,而且在农产品方面把它们统统赶出世界市场。”[12] (724) 资本主义在步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美、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先进科技实现了跳跃式发展,经济实力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们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空前尖锐。列宁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第一,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市场统治的必然现象。“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任何一个经济部门,在市场的统治下,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均衡的发展。”[13](103)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7](722)第二,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呈现跳跃性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工业部门和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跳跃式的。”[7](626)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点,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处于垄断地位的国家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资本输出加剧了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某些国家的跳跃式发展,是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第三,发展不平衡导致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可能平衡发展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工业中的危机和政治中的战争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恢复经常遭到破坏的均势。”[7] (553)第四,帝国主义战争使资本主义走向瓦解。“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7] (554)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理论的科学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体上较快,但在各个国家之间仍然是不平衡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方面的不平衡,突出表现为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二战结束到五十年代初,参与二战的多数国家处在经济恢复阶段,而美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取得了绝对优势,占到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0%、对外贸易的32.5%和黄金储备的75%,在资本输出和军事力量方面也位居世界首位;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3%,发展最快的日本和德国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连续遭遇两次石油危机,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陷入滞胀困境,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状态,进一步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1990年代以后,美国的发展速度和实力得到回升,拉大了与日本和欧盟的差距。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受到重创,而美国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几十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较之发达国家仍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据资料,两类国家经济人均增长率的变化,八十年代以前并不显著,进入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为2.3%,而发展中国家下降为0.9%;进入九十年代,二者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迹象,特别是1993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尽管前者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后者。但是,二者的差距由于以前过大,这时开始的缩小并不十分明显。两类国家的人均 GNP,1990年分别为21100美元和940美元,2000年分别为28310美元和1231美元,二者之比在10年间由22.45∶1扩大至23∶1。[14] (259)不仅如此,两类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文章,约占世界人口15%的人占有世界几乎所有的新技术,约占世界人口1/3的人口则与新技术无关。就上网人数来讲,非洲占全球的比重不超过2%。这种“数字鸿沟”,增添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新因素。

  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从经济年均增长率来看,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总体上提高较快,但各国之间的差别很大。1965-1980年,最快的东亚为7.2%,最慢的南亚在3.7%左右;1980-1991年,最快的东亚达到了7.7%,最慢的拉美仅有1.7%;1991-2000年,最快的依旧是东亚,速度仍是7.7%,最慢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仅为2.2%;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新兴经济体持续增长,即使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复苏的近几年也有出色的表现。当然,考察东亚或亚洲的发展速度,不能忽视社会主义中国的作用。再从人均收入来看,低收入国家、中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极大。1980年,前三类国家的人均收入之比是1∶5.4∶48.6。联合国拟定的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为25个,2011年为48个(33个非洲国家、14个亚洲国家和海地)。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是合乎规律的,但也令人震惊。这种现象过去存在,将来也不会消失。

  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一,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战后初期,美国的年出口额为144亿美元,占到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的32.5%。五十年代以来,日、德贸易增速快于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自1971年第一次出现后不断增加。九十年代以来,一些贸易大国的经济衰退以及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加剧了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性。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发达国家一般占60%-70%,发展中国家一般占20%-30%。目前,4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1%。第二,对外投资发展的不平衡。战后,国际投资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不平衡也在加剧。对外投资占世界投资总额的比重,发达国家相对下降,发展中国家有所上升。就发达国家来说,美国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德国和日本所占比重上升较大。第三,货币金融领域发展的不平衡。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为基础,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直接造成了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对称。这个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了不利于美国的新一轮不平衡。在替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形成的牙买加货币体系下,虽然美元依旧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但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地位日益加强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需要,但依然难以解决各国之间严重存在的国际收支问题,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稳定性日益突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在农业方面,战后初期多数国家尚能维持粮食自给自足,进入八十年代后粮食紧缺加剧,并发展为粮食危机,非洲大陆甚至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九十年代以来粮食危机依然没有明显缓解,范围甚至有所扩大。农业的衰退,必然导致国内市场发育缓慢,甚至出现萎缩,从而阻碍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方面,出口导向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发展战略,但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导致了出口型产业过度膨胀和内需型产业相对萎缩,为经济波动埋下了隐患。

  (三)经济关系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集中体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前者居于中心,后者处于外围,使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呈现出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实质是中心国家支配、控制和剥削外围国家。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掩盖了不平等交换的方式。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经济关系的不平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领域或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是水平型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一般是垂直型的。水平型分工与垂直型分工相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造成这个体系二元结构的物质基础。在这种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如机器设备、电子产品、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及其他耐用消费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如原油、农矿原料及其他初级产品。战后以来,高、低附加值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如果以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为100,那么1958年降到90以下,1972年降到80以下,八十年代以来的趋势依然如此。根据《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85-1994年,在有统计数据的81个发展中国家中,贸易条件指数有所提高的为21个,持平的有3个,而下降的则有57个。与1995年相比,1999年发展中国家总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5.3个百分点。[15]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提高较快,但就发展中国家整体来说,贸易条件的改善并不显著。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虽然有利于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但可能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失去工业化的机遇。潮水般涌来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严重冲击着发展中国家成长中的现代工业。近些年来,发达国家通过服务贸易特别是知识产权谈判,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自身的条款,在世界分工中取得了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提供者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继续处于生产链条的中下端,不得不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污染环境为代价争取自身的国际贸易地位。

  国家之间依存关系的不平衡更为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经济关系的不平等。一些缺乏工业化资金的发展中国家,五十年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发达国家的援助,七十年代又向发达国家大量借款,八十年代以来开始吸收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因而在资金上长期依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不得不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而发达国家要么借口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种种限制,要么让发展中国家支付巨额技术转让费用,致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只能处于技术的较低层次,技术配件和技术改进往往必须依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九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几乎完全为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进一步加深。目前,发达国家的微处理器、机器人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及社会领域,劳动密集型生产正向技术密集型生产转变。劳动力资源和初级产品资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优势,但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发展中国家的这个优势日渐丧失。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间的联系,但也强化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不平衡,使前者对于后者的依赖远大于反向的依赖。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能够把不合理规则强加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表现了二重性态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像殖民统治下一样,仍然是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因而发达国家乐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又不愿看到这种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壮大起来,担心有一天它们会把自己排除在它们的市场之外,因而想方设法维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种种障碍和限制,企图继续保持它们对自己的依附。

  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和直接后果是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的各种国际经济活动,都是不同形式的资本的运动,即商品资本、信贷资本、生产资本的运动,本质上体现着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和获取最大利润的原则。发展中国家出口廉价资源和其他初级产品,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发展,却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使这里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利润率大大高于直接投资于发达国家的利润率。如一个时期里的小时工资,东南亚国家的某些行业只有0.5美元,而美国平均为18美元,这个差别所造成的国外直接投资利润率的差别可想而知。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显示,本国工业公司在1989-1991年期间,投资于亚洲的平均收益率为23.3%,投资于24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收益率为12%。[9](358)发达国家所实施的重利贷款,不仅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巨额利息,而且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据资料,1996年,贫穷国家每天要向发达国家支付330亿英镑的利息,一些拉美国家每得到1美元的援助,就要用11美元还贷。[14](131)据全球著名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2002年10月的报告,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已达2.5万亿美元,过去10年增加了34%。[15]总之,发达国家利用资本、生产和科技等优势剥削、支配和控制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即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形成了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为一方的两极分化格局。两类国家的人均收入之比,1960年是30倍,1980年是60倍,2000年是78倍。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的人均收入,20个最富裕国家是20个最贫穷国家的37倍,在过去的40年中差距扩大了l倍。2000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讲话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至今仍举步维艰,南北发展差距和贫富悬殊愈来愈大。一边是北方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都普遍受益,世界发展中的不平衡更趋严重。”[16] (1354)

  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一个外围发展依附于中心、中心发展牺牲外围利益的不平等体系,是一个滋生世界范围内两极分化的不合理体系。“完全不平等的全球体制,对全球资本主义来说是内在的而不是一个外在的体制。”[17]当年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积累的规律,即资本运动必然造成社会财富在一极积累而贫困在另一极积累的规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两极分化实际上是这一规律在全球范围起作用的表现和结果。

  四、列宁的有关思想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在十月革命以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地分析了时代的新特征,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战后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历史性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一般的社会分工演进为更广泛的国际分工,为挣脱殖民统治的国家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提供了机遇;资本主义从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国家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大大加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发展、摆脱控制,由政府出面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伴随冷战格局由形成到终结,世界市场由分裂走向统一。诸如此类的变化从不同方面产生着深刻影响,使战后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要求我们深入认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一)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矛盾的基本思想

  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名著中,列宁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考察了资本主义垄断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概括为五个基本特征,进而给帝国主义作出了科学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7](651)列宁认为,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也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帝国主义的本质在于抢占和掠夺殖民地、攫取最大限度的超额利润。垄断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但不可能完全地长久地排除竞争,特别是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国际资本力量对比发生急剧变化,原来的均势遭到破坏,争夺资源和市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固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扩大和激化。而矛盾激化所引起的帝国主义战争,造成了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契机。通过分析,列宁得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的结论: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在另一篇文章中,列宁更为明确地指出:“帝国主义是衰朽的但还没有完全衰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但还没有死亡的资本主义。”[18](479)列宁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关于帝国主义矛盾的理论是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列宁的分析表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不仅激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资矛盾,而且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攫取垄断利润、发展本国经济,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自然资源的掠夺并扩张本国工业品的市场。“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感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产地的斗争愈尖锐,抢占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7][645]因此,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自然资源和殖民地的斗争,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与被掠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斗争。

  在帝国主义时期,国际垄断资本家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勾结。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在国外拉帮结伙,推动了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之类的国际资本家同盟的形成。但这种基于掠夺和竞争而形成的同盟不会消除竞争,反而会由于各个集团实力的增强而使竞争和争夺更加激烈。19世纪末20世纪初,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列宁反问道:“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消除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同金融资本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瓜分这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除了用战争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办法呢?”[7] (660)

  帝国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对自然资源和殖民地的掠夺,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遇到了被掠夺国家和地区的抵抗。列宁引用希法亭(第二国际著名的活动家和理论家,早年是活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后来因否定帝国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而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列宁认为,他的早期著作《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作了一个极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在《金融资本》中的论述指出了帝国主义与民族压迫加剧之间的联系。“在新开辟的地区,输入的资本加深了各种矛盾,引起那些有了民族自觉的人民对外来者的愈来愈强烈的反抗;这种反抗很容易发展成为反对外国资本的危险行动。旧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各‘史外民族’千年来的农村闭塞状态日益被破坏,他们正被卷到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去。资本主义本身在逐渐地为被征服者提供解放的手段和方法。于是他们也就提出了欧洲民族曾经认为是至高无上的目标: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作为争取经济自由和文化自由的手段。”[7](682)掠夺与反掠夺、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矛盾的表现,在帝国主义时期表现得更加突出。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矛盾

  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被掠夺被压迫国家的民族觉醒,催生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促使各殖民地国家纷纷宣布独立,宣告了以殖民统治为标志的帝国主义时代的终结。然而,帝国主义时代的终结并不等于帝国主义历史的终结。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矛盾的理论审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没有变,一些国家仍然靠统治和剥削他国人民获得超额利润,由此而来的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仍然存在,并孕育着激化的可能。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来看,各国为了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以高收入吸引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技能劳动力和科技人才,这对本国的低技能劳动力来说却是一场悲剧,并导致国内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据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2010年12月公布的研究报告,始于1962年的调查显示,目前美国贫富差距最大,1%最富有家庭所拥有的财富是普通家庭的225倍,而1960年代这个数字为125倍。西班牙《起义报》2010年载文指出,比利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4口之家的月均收入是7700欧元,但每7人中仍有1人是穷人,每10人中有1人因为无钱而延迟或取消某项疾病治疗,而且拼命工作只为赚取每月1400欧元的收入。[19]进一步看,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还给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带来了危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高福利制度导致的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欧洲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而美国较强的竞争力则得益于本国较低的福利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因此,欧洲一些经济学家早就主张改革僵化的福利制度。然而,降低福利水平的福利制度改革又会引起这些国家人民的反对和政治力量的分化。经济全球化损害了普通劳动者的利益,有可能激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资矛盾。

  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来看,矛盾和竞争主要围绕本国资本获取更大的利润展开,同时涉及经济、科技乃至政治等方面。经济领域的争斗,核心是争夺世界市场和势力范围,形式是贸易战、投资战、资源战、利率战,等等。如在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各国一方面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另一方面批评对方市场不够开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趋下降,竞争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科技领域。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领域和项目,不约而同地成为各国发展重点,因而竞争异常激烈,各国的研发投入不断攀升。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其他发达国家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从1945年到2001年,没有人怀疑世界政治领域存在着我们所说的“西方”或“西方世界”,但自布什政权在全球推行单边主义强硬路线以来,“西方”的地缘政治团结不再是不证自明的命题。他认为,这种现象需要从经济和文化上解释。从经济上看,欧洲和美国同处于世界经济的核心,但欧洲无疑又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而这种竞争在未来几十年将会越来越激烈;从文化上说,美国是欧洲的一个支流,无论在欧洲还是在美国,直到1945年欧洲都是老大哥,而此后的重组把欧洲变成了一个小老弟。因此,从地缘政治意义上说,西方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确实已经极大地削弱了。[20]面对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壮大本国实力,特别是欧洲各国大力加强相互合作。然而,在不少重大问题上,欧盟各国领导人各怀心思,甚至南辕北辙。如近年来为制定共同机制挽救受金融危机危害的欧元,各方存在巨大的分歧,使欧盟的团结一度深陷危机。因此,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成为欧盟一体化建设的远大目标。

  从帝国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来看,后者随着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必然会抵抗来自前者的掠夺和剥削。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制于资本国际大循环的状况。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国际循环中成为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对象,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落入“发展的陷阱”。这种状况一定程度上阻滞了资本的国际循环,已经并将继续对发达国家产生严重影响。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多数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低迷、停滞的状态,政治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1997年爆发于东南亚继而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更加反映出资本国际循环发生在“外围”的阻塞已经危及“中心”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拉大的经济差距表明,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这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进一步扩展、积累和加深。西方资本的全球扩张,既使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有了一定的共同利益,也使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阶级产生了疏离,还使发展中国家内部滋生了代理西方资本集团利益的社会阶层,从而造成了不同阶级外部共生与同一阶级内部分离的现象。另外,不平等交换使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成为西方资本的剥削对象,过去存在于民族国家内部的剥削关系现在扩大至全球。这样,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展开,演化为国际资产阶级与国际无产阶级的对立,演化为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与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阶级的性质。西方学者指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已经造就了一个非常不公正的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不能为失败者提供任何希望和援助的体系,很容易被绝望的行动所破坏。”[21] (10)

  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仍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并没有达到20世纪初期那样激化的程度。所以如此,得力于各种国际协调。国际协调,是国家职能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向国际领域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国际协调、调节主体是参与协调的国家政府或有关机构,调节途径或是通过国际组织,或是通过区域集团,或是通过国家间的磋商。其中,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协调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最大。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国家主权的本性以及多数协调措施约束力的不足,决定了资本主义各国难以达到真正的平等与联合,充其量实现一定程度的妥协,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

  既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性质没有改变,既然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依然存在帝国主义矛盾,那么“帝国主义”这个概念在今天就没有过时。对于帝国主义问题有着深入研究的我国著名学者王金存教授认为:“帝国主义时代”终结后,一种新型的帝国主义即当代帝国主义在它昔日的老宅基上产生了;所谓当代帝国主义,就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控制和剥削世界人民的一种国际性机制;传统帝国主义可以称为“殖民占领型帝国主义”,当代帝国主义可以称为“全球控制型帝国主义”。[14](100,104) 西方国家的一些左翼学者认为,在近现代从殖民国和宗主国中争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纷纷又情愿或不情愿地回归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经济上重新依附于发达国家的同时,政治上和文化上也呈现出一种既独立又直接或间接依附的十分复杂的“后殖民状态”。《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9期载文介绍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认识。弗雷德·哈利迪认为当前时代有五个特征:第一,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的不可阻挡的扩张;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的、好战的特性;第三,资本主义扩张的不平衡性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在世界范围的再生产;第四,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结构不仅表现于经济领域,而且表现于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领域;第五,贯穿资本主义扩张过程的抵制运动和反帝国主义运动。他认为,这五点足以论证当前时代的本质是帝国主义。萨拉·布拉金和格雷厄姆·哈里森指出,帝国主义所推动的非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实现发展的目的,反而给社会造成损害并导致外部支配和外向积累,在理解非洲与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的关系方面,“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比“全球化”这个概念有用得多,在分析非洲现状使用概念时,“帝国主义”远比“后帝国主义”或“全球化”更能接近事情的本质。他们呼吁,那些希望进步、发展和人民幸福的人使用“帝国主义”这个概念,以挑战帝国主义的伪善。

作者介绍:庞仁芝,国防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庞仁芝(1953—),男,山东招远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