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依法治国与法治思维【从依法治国到法治思维】
 

依法治国与法治思维【从依法治国到法治思维】

发布时间:2019-07-24 09:26:14 影响了: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思维

赵迎辉 钟丽娟

 2013-01-04 16:10:32 来源:学习时报2013年01月04日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而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从依法治国的笼统概括到法治思维的具体运用,这标志着我们党治理方式的重大进步。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思维,是从世界观层面到方法论层面的一次深化。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对治国方略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从世界观的层面揭示了党对治国理政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整体把握。法治思维则是“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从方法论的层面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手段,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只有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处理问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尽快实现。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思维,是从制度建设到理念培育的一次升华。依法治国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注重制度规范的建设、法律体系的完善,从而确保国家各项事业都有法可依。法治思维则是按照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强调法治的逻辑和视角。法治思维的养成不仅有赖于有法可依,更多地取决于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法治环境。卢梭曾经说过“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的现实条件下,树立法治思维,培育法治理念,营造法治环境,在全社会树立法律尤其是宪法的至上权威,将法律“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从依法治国到法治思维,是从政府主导到民意推动的一次飞跃。依法治国偏向于通过法律的确认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更多地强调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以及构建法治所需要具备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伊始,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几十年下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广大群众的法治思维初步形成,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跟广大群众不断勃发的法治思维相对接,可以更好地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法治思维作为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实现法治最直接的条件,同时也是法治建设的目标和归宿。法治思维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充分体现了法治的多元化和民主性。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思维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理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人们理解法律的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方式才能不断走向进步,并最终实现向法治的转变。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