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儒家的孝文化和留守孩心中的孝观念】 儒家核心观念
 

【儒家的孝文化和留守孩心中的孝观念】 儒家核心观念

发布时间:2019-07-24 09:44:20 影响了:

儒家的孝文化与留守儿童心中的孝观念

作者:肖路楠

目录

目录·····················································-1- 摘要·····················································-2- ABSTRACT·················································-3- 引言·····················································-4-

一、 传统社会中的儒家孝文化·····························-5-

(一)儒家孝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内涵······················-5-

1、西周时期儒家孝文化的萌芽·······························-5-

2、春秋、战国以后的儒家孝文化····························-6-

(二)儒家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7-

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9-

三、留守儿童心中孝观念的变换·····························-10-

(一)留守儿童孝观念发生变化的表现·······················-10-

(二)这种孝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11-

(三)这种孝观念变化所产生的影响·························-13-

四、我们的解决策略·······································-14-

五、结论·················································-16- 参考书目················································-17-

内容摘要: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是当时的基本社会单位。而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是维护这种传统家庭结构的思想基础,保持了家庭结构的长期稳定,使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而一直没有中断。孝文化所倡导的“为祖先尽孝”、“善事父母”等观念无疑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呈现出“养儿防老”、“老有所终”的和谐景象,子女都很尽孝。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引入了市场经济,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进而渗透到中国人的意识观念。甚至连封闭的农村也深受影响,广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纷纷外出务工。这虽然能增加家庭收入,但也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即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他们心中的孝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孝文化 家庭结构 留守儿童

ABSTRACT :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e family which Organization of smallholder farming men and women is the basic unit of society.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n Confucianism is to maintain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this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maintaining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family structure,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continu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as never interrupted. Advocated by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for the ancestors . good things such as parents undoubtedly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the community showing a "raise children to old age, the worthiness final" harmony scene, children are filial piety. Howev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 market economy,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China caused a great impact, and then penetrate into the concept of human consciousness. Even closed in rural area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in pursuit of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have migrant workers. Although this can increase the family income, but it also pings a very serious consequences, namely the gene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ir minds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and thus lead to some social problems, which should cause us concern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ren left behind

引言

在工业革命前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前提下,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延续两千余年,并在很长一段时间走在世界的前列,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对于这个历史现象,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丰硕,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文化上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对百姓进行思想控制①。为了维护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统治者和儒者大力宣扬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孝文化,用这种固态化的伦理道德模式来束缚人们,达到维持社会稳定的目的,整个国家都在一种有秩序的模式下运行,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尽其,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对于儒家的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的作用我想通过查阅书籍来深入探究。

虽然说留守儿童的产生是近三十年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研究,学术界在最近几年出了较多的成果,但多半是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其健康教育的问题。而我在大四实习期间,在于都二中高一(16)班当实习班主任,与这个班接触的比较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一个更为新鲜的话题,就是调查他们当中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对孝文化的理解,并且与传统儒者们所倡导的孝文化进行对比,发现了其中一些微妙的差异,这在学术界几乎还未有涉及,所以想借这次论文机会把这个话题进行深入剖析。

加上罗勇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史学① 李绍连:《永不失落的文明:中原古代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3页

应当为现实服务”、“论文应该有现实意义”,而我觉得留守儿童这个话题正是体现了现实意义,通过了解传统的孝文化来反衬出当今留守儿童心中孝观念的问题,通过实地调查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正符合罗勇导师谆谆教导的学术价值观。

一、传统社会中的儒家孝文化

(一)儒家孝文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1、西周时期儒家孝文化的萌芽

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近代。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需要一年四季的经济耕作;加上小农经济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投入才能保证农业生产;这些因素决定了农耕经济最需要的是安稳的社会环境,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伴随着农耕经济主导地位的确定,为了适应这种经济基础的变化,在思想文化上,西周的主要奠基者——周公在西周初年就“制礼作乐”,确立了从上到下的等级制度和调节这种等级关系的礼仪制度,使人的所有行为都形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西周时期在伦理观念上以德、孝为基本,“德”的政治伦理意义包括敬天和保民两个个内容,一方面承认天命主宰人事,却又让人事制约着天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孝”是祭祀祖先时所作的奉献,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使族类获得幸福。这是由宗教型文化向伦理型文化转变的开始,儒家思想在西周产生了萌芽,并沿着这条发展线索而逐①① 许凌云、许强著:《中国儒学通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3页

步形成的。

2、春秋、战国以后的儒家孝文化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产生,社会生产力取得重大飞跃,小农经济应运而生。小农经济这种家庭个体的耕作方式以其高效的生产效率,迅速取代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以男耕女织为生产模式的小农家庭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这种经济基础的大变动也使上层建筑发生变化,“礼崩乐坏”,周礼的既定秩序几乎被完全破坏,王室衰微,天子威信荡然无存,从原先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此时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①。面对此状,孔子打着“恢复周礼”的旗号,周游列国,倡导“克己复礼”②。孔子治理社会的途径是“礼治”,希望通过仁德的提倡来维护礼制,恢复周礼的权威③。孔子说:“为政以德”,“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为了维护家庭成员内部关系的和谐,维持家庭内部的稳定,从而实现儒者们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夫子主张 “治国八德”,孝字乃首当;孟子提出“五伦”, 把孝推尊为“百善之首”⑤。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⑥”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

儒者们通过在家庭这个基本社会单位构建浓厚的“孝”观念是有其时代背景作为支撑的,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下,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其外部环境相①

② 张帆编著: 《图文版:论语》,北京燕山图书馆,1995年4月,季氏篇 许彦龙著:《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 许凌云、许强著:《中国儒学通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37页 ④ 张帆编著: 《图文版:论语》,北京燕山图书馆,1995年4月,为政篇 ⑤ 朱贻庭著:《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9月,第37页 ⑥ 赵萍编著:《图文版:孝经》,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开宗明义章

对封闭。当时的社会分工是男主外耕田,女主内织布,这也是当时社会主体——农民一辈子所从事的职业。种田的技术和经验在家庭内部代代相传,父传子,子传孙;织布技术亦是如此。所以在家庭内部自发地形成了这么一种晚辈服从长辈的观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反映了这种观念。

(二)儒家孝文化在传统社会中作用

儒家所构建的孝文化则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观念系统化、制度化和固定化,并向全社会大力推广。使社会形成“父慈子孝”、“老有所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① 的安然有序状态,从而保证礼制的稳定,达到“恢复周礼”的目的。儒者们建立稳定社会秩序的主张在西汉以后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变成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如汉文帝、武帝提出“以孝治天下”。以至于近代学者吴虞讽刺道:“以孔子为主要代表的儒者们之所以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

但无论如何,孝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繁衍和发展,起到重大而积极的作用;形成中国民族的精神面貌特征和固有的社会、亲缘关系②。儒家孝道的精华就是要对家庭、家族讲“孝敬”与“教养”。父慈子孝是我国伦理道德的内核,由“孝”进而演绎出“忠”孔夫子认为孝是决定,忠孝两道由个人、家庭及至社会、国家。孔夫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③。 儒家思想认为,生儿育女,不仅是人类自然法则生命本能的表现,而且把养育子①

② 张帆编著:《图文版:论语》,北京燕山图书馆,1995年4月,里仁篇 涂婷著:《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创新》,品牌教育期刊,2011年第2期 ③ 赵萍编著:《图文版;孝经》,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圣至章

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期望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和事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然的爱,与生俱来的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同时子女对父母依恋、感谢与报答也是天经地义的。

孔夫子认为孝文化是维持家庭、社会和国家稳定、发展与安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①。 子女长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容易养成顺从长辈,尊敬长辈的思维习惯,而这种长幼之间的尊卑关系则保证了家庭结构的稳定,“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幼童从小由父母抚养成人,受长辈谆谆教诲,长大后必然对长辈言听计从。长辈年老之后,辈分越高,在家庭的威信和地位也相应更高,子孙也必然要尽孝道,让老者能够“颐养天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出我腹我”②养与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③。因此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④ 。而一个人倘若做不到孝,则必然走向沉沦,“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⑤,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围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唐律》规定,骂祖父母与父母的要处以绞刑,殴者处以斩刑,从而对不孝的种种罪行作出了更具体的处罚。因此孝文化保证了传统家庭结构的稳定,进而为封建王朝的强盛奠定基础,清康熙、乾隆时期,把孝道推崇到了极点,给予孔子、孟子、尊老行为以及百岁老人抬举到一个至高的地位,从而创举了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同样对儒家的忠孝给予大力的赞赏,说:“要能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①

② 张帆编著: 《图文版:论语》,北京燕山图书馆,1995年4月,学而篇 崔钟雷编著:《图文版:诗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小雅篇

③ 郭齐勇著:《中国儒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85页 ④ 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祭义篇

⑤ 方考岳著:《尚书今语》,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年2月,酒诰篇

自然可以强盛”①。由此可见孝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和所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

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伴随着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到古老的中国,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动。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城市,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但对于广大农村而言,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漫长的近代并没有对其社会经济结构起到根本的肢解作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社会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社会基本单位还是传统的小农家庭,与传统社会并无多大差别。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现代化建设,开启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劳动力人口开始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流动。加上户籍制度松动,城乡二元结构由盛转衰,使得社会转型加快②。

由于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工业的方针政策,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产生了很多的工作岗位;而广大农村则相对凋敝,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工作岗位不足,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农民生活困难。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增加家庭收入,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流入城市务工,从而催生出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国家统计局的一项统计表明,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4亿,其中农村流进城镇的占75%,即在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接近1亿,而且每年以600万人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农民工选择把子女扔给老人监护或者寄①

② 郭齐勇著:《中国儒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01页 周林等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养于他人,使得其子女绝大多数别无选择地留在农村,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沦为留守儿童①。这个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留守儿童心中孝观念的变迁

(一)这种孝观念发生变化的表现

这群儿童的年龄普遍在16周岁以下,这正是感情需求,特别是对于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的年龄阶段。而恰好在这个阶段,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又不能承担起父母在感情培养中的角色,导致留守儿童心中的亲情需求的极度空缺。孩子们特有的强烈自尊心,驱使他们用一种近似封闭的状态将自己与他人相隔阂,隐藏他们内心真正的渴望②。久而久之,养成了极度敏感极度孤僻的性格,在长期的压抑中,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

今年我在实习单位——于都二中高一(16)班的近一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我采访了留守儿童刘美芳,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她与普通孩子的不同,较强烈的自我封闭和戒备心理。她是由爷爷奶奶从小带到大的,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没有文化,无法辅导她的学习,难以承受对她的教育责任,重“养”而不重“教”,放任她自由发展。所以发现她不时产生厌学情绪,经常看课外书,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同时也不怎么跟其他孩子交流,喜欢孤僻的生活,对于课外活动也不热心,经常呆在教室里独自发呆。

而通过对班上另一名被大家称之为“问题少年”的刘三发的采访:他也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他父母在他三岁时就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去广东务工了,爷爷奶奶身体又不好,所以他父母把他寄①

② 张贤明著:《浅谈留守儿童教育》,读写算期刊, 2012年第10期 雷怡安著:《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四川党的建设期刊, 2011年第2期

托在婶婶家里。他婶婶由于工作繁忙,平时几乎没有时间管他,因此他经常跑到外面玩,过早地受到社会环境的侵染,从小就养成了拜金、暴力的负面情绪,进而衍生出偷盗、打架、斗殴和沉迷网络等诸多道德问题。在班上,其他同学都远离他,孤立他,与他产生了隔阂。从我跟他的交流过程中,我看出了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心中的茫然与无助。

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同时,留守儿童心中对传统孝观念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在这个年龄段,父母爱的缺失,使他们心中的感情依靠出现了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和老师,老师们承担起给留守儿童爱的角色。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们和他们的老师朝夕相处,老师们给了他们温暖的爱。由于父母爱的缺失,他们渐渐地与父母疏离了,双方感情上出现的隔阂使他们不再像传统社会的晚辈那样对长辈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他们往往更听从老师的教诲,对长辈的言语则不以为意,甚至跟长辈顶撞。

(二)这种观念变化的原因

导致留守儿童孝观念变化的最为关键因素是传统家庭教育环境的变迁。家庭是一种由相互作用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家庭中成员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蕴含的文化、心理、人际关系氛围,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一种教育环境。儿童生活在于父母共同构成的家庭关系中,家庭存在的客观方式构成了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力。当家庭的存在方式发生改变时,某些影响力改变了,对儿童的心中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在新的家庭环境下,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从小不能受到父母的悉心照顾。而作为未成年人的留守儿童在自制能力、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都还处于弱势状态,需要在成年人的监护下生活。关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大量案例表明,较之

父母双亲的监护,单亲监护、祖辈监护,他人监护等监护在监护的力度和有效性上一般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其人身权利遭受代理监护人漠视,人身安全得不到必要的保障①。在传统家庭的结构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开展互动的交流,如传授经验、技术以及知识,子女对来自夫在生活细微处的爱护、关怀所产生的依恋、安全等种种感情体验与血缘认同感、家庭利益一致感交织在一起,形成儿童对父母亲近、信任、接纳等情感态度,由此构成有利于长辈与晚辈间心理沟通的积极心理状态、情感氛围。而在留守儿童家庭背景下,由于家庭成员的离散,区位距离越大,沟通和交往上越不方便,彼此间的关系和影响就越小。如中西部地区外出打工的年轻父母大多是远涉东部沿海省份,他们忙于务工赚钱,基本上一年就过年的时候返乡,平时除给孩子寄钱意外,与孩子的书信、电话联系非常少,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大大削弱。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家庭模式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传统的子孙满堂的封建式大家庭逐渐被独生子女的现代式小家庭所取代,“子女优先”、“子女偏重”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开始左右我国家庭关系,独生子女一跃晋身为家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成为家庭的中心,众人呵护的“小祖宗”,孩子说什么就给什么②。就连传统社会中地位最高的祖父、祖母,为了照顾自己的宝贝孙子、孙女,不惜自己年迈的身体,主动承担起照顾小孩的责任,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过多的关心和关注使留守儿童变得任性、自私和骄横,甚至目无尊长,完全不把长辈放在眼里。传统孝文化的“长幼有序”完全颠倒,留守儿童们心目中长辈那份威严俨然①

② 周林等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叶文振等著:《我国家庭关系模式演变及其现代化研究》,厦门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已经不存在了。

(三)这种孝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留守儿童心中孝观念的变化所导致的问题是严重的,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对父母的态度发生很大的改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高一(16)班总共69名学生,根据口头调查,发现其中有42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占全班总人数的60%。他们基本上都是住校生,生活上很缺乏引导和关爱,在学校的生活条件比通校生差很多,食堂的饭菜质量低下;他们也必须学会生活完全自理,如洗衣服、叠被子之类的,小小年纪就得承受比同龄人更大的生活压力。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在面对同龄人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情绪。他们与父母的亲情关系逐渐疏离,他们心中对父母的态度埋怨多于感激,责备多于体恤。在面对父母时,往往缺乏必要的尊重,动不动就大喊大叫,没大没小,甚至跟父母顶撞,辱骂父母。而他们的家长由于对孩子的亏欠心理,往往纵容孩子们的“不敬”行为,不仅不严厉禁止,反而宠爱有加。这更让留守儿童心中歪曲的孝观念变本加厉地发生扭曲,与传统的孝文化渐行渐远。

现在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学习较差、性格有缺陷、心理障碍、价值扭曲,已经让父母和学校老师们很头疼了。更严重的是,因为传统孝文化的动摇,在农村养老问题上,青年人赡养老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已出现了诸多遗弃、拒养和虐待老人的现象,这与传统的孝文化发生了严重的背离。在当今的农村社会,因为不孝导致的家庭矛盾日益尖锐①。老子说:“大道废,仁义出。”现在在农村里只要看到孝敬长辈的事例,政府就会大力宣传,这从反面说明了传统孝观念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 ① 王殿卿:《“孝”与当代“孝育”》,国际儒学期刊,2004年第0期

目前,留守儿童规模巨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10年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5%,据此推算,全国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数量约是7500万,比2005年增加1500万①。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依然严峻。

四、我们的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心中孝观念发生的歪曲产生了如此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当代社会孝道现状呼唤孝的建设。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重新构建孩子们心中和谐的孝观念,进而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要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强县城和区域中心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和农村经济的带动力。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门路,离土不离乡,以此来减少远距离外出打工现象。制定相应法规,严格规定外出打工者让子女“留守”家乡的必需条件,从而让留守儿童逐渐减少,孝观念产生变化的行为主体的减少必然会对重构和谐的孝观念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应该关爱、教育好留守儿童。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正确引导,体贴关爱留守儿童,用爱心滋润留守儿童心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也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接触老师比接触父母更加频繁,教师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二任父母,教师细致的关爱可以一定程度上填补留守儿童心中父母爱的缺失。只要①

② 张庆五:《中国流动人口现状》,当代亚太期刊,1998年第7期 邓康礼著:《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期刊, 2011年第2期

留守儿童心中充满爱,他们自然会用爱与父母相处,体贴、感激父母,孝观念的重构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第三: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虽然我作为实习老师,包括其他老师都很关爱这些留守儿童,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都无法取代的。因此,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搭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与父母的交流,让父母意识到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重要地位,让他们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但至少孩子这边是可以把控的,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与父母沟通。父母与孩子无论哪一方主动沟通多了,双方的隔阂就会减少,亲情的温暖也就增加了,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望也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①。

第四:在村里开展思想教育,用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鼓励邻里相互鼓励帮助,在村的家长要帮教留守儿童;利用村里的生产活动,对孩子进行法纪、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及网络知识的教育。在农村建社区图书馆、共建文化宣传栏、共同促进社区事务公示栏,在社区树立孝亲敬老的好典型,给孩子们树立一个道德榜样。社区文化队伍在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和交流中,对孩子们的身心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留守儿童在村社这个小的社会单元里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关爱,增长知识,和常态儿童一样得到健康发展。

第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作为维系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近代以来渐渐被我们忽视和遗忘了,以至于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孝道的内涵。现在要重新弘扬孝文化,在各学校,寒暑假都要举办“忠孝教育”讲座;社会各界要大力编辑孝文化资料,开辟孝文化专栏。让孝① 邓康礼著:《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期刊, 2011年第2期

文化深入到每个孩子心中,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让行孝道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习惯。只有在思想领域的大“改造”,才能真正的重塑留守儿童心中那份遗失了的孝文化。

五、结论

此次论文是先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了解传统孝文化的内涵,了解其在传统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把其与触目惊心的当代孝文化沦落的现状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为了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变现和危害,我一面查询最近几年关于留守儿童研究的期刊,收集大量资料;一面通过在实习基地于都二中高一十六班为期一个多月的精心调查,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从而真实地把握留守儿童的真实现状。我觉得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改变这个不良现状,社会各界必须协调合作,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重新构建起那份和谐的孝文化。我相信只有这样,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绍连著:《永不失落的文明:中原古代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

[2]赵萍编著:《图文版:孝经》,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3]张帆编著: 《图文版:论语》,北京燕山图书馆,1995年4月

[4]崔钟雷编著: 《图文版:诗经》,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

[5]许凌云、许强著:《中国儒学通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6]郭齐勇著:《中国儒学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7]朱贻庭著:《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年9月

[8]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4月

[9]方考岳著:《尚书今语》,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年2月

[10]何晓明著:《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冯天瑜著:《史学五种.2.中华元典精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12]涂婷著:《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创新》,品牌教育期刊,2011年第2期

[13]周林等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14]许彦龙著:《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关系的再认识》,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张贤明著:《浅谈留守儿童教育》,读写算期刊, 2012年第10期

[16]邓康礼著:《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期刊, 2011年第2期

[17]雷怡安著:《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四川党的建设期刊, 2011年第2期

[18]张庆五:中国流动人口现状,当代亚太期刊,1998年第7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